胰腺癌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导致其免疫治疗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但近年来胰腺癌已出现多种免疫治疗策略,包括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及肿瘤因子治疗等,有望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
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分享了胰腺癌免疫治疗的机遇与挑战,下面带来最新要点速递。
免疫+靶向+化疗联合治疗
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S-1方案
NASCA研究是一项评估索凡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及S-1方案(NASCA)作为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mPDAC)一线治疗疗效的Ib/II期临床研究,NASCA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5.0%。
度伐利尤单抗+白蛋白紫杉醇+仑伐替尼(ALLEN方案)
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替吉奥
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PAAG)
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杜娟教授团队前台有的一项关于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加吉西他滨(PAAG)作为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其中接受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ORR和DCR分别为50.0%和95.5%,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8.8个月和13.7个月。PAAG方案作为晚期转移性胰腺癌一线治疗,抗肿瘤活性优异,安全性良好,所选生物标志物的预测能力也较为精准。
周军教授表示,以上几项中国研究者牵头开展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研究所取得的ORR较高,但OS获益不显著,因此这些研究方案未来走向III期临床的道路艰难;然而其取得的较高的ORR能使肿瘤迅速缩小,为后续手术切除打好了基础,因此“免疫+靶向+化疗联合治疗”的治疗模式还需要继续探索。
双免疫组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CheckPAC是一项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或不联合伊匹木单抗联合SBRT在难治性转移性胰腺癌(mPC)患者中的临床益处的II期研究,其中接受纳武利尤单抗+SBRT和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SBRT的两组患者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17.1%和37.2%,中位OS均为3.8个月。
而另一项I期研究结果提示SBRT在联合治疗中的贡献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的转化研究以确定免疫治疗与SBRT如何增强mPC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并促进疾病缓解。
KN046(PD-L1/CTLA-4双抗)+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
YH003+特瑞普利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表观遗传药物
SHR-1701+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
纳武利尤单抗+BMS-813160±GVAX
IBI389
PT886+化疗±帕博利珠单抗
TWINPEAK是一项评估双特异性抗体PT886(靶向CLDN18.2和CD47)化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和胰腺癌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的I/II期研究。
ELI-002 2P疫苗
ELI-002 7P疫苗
BNT122
Autogene Cevumeran(BNT122)是一种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而mRNA疫苗能从胰腺癌患者肿瘤中识别出多达20个独特的新抗原。一项关于BNT122的研究将mRNA疫苗与标准化疗(mFOLFIRINOX方案)和PD-L1抑制剂联合应用,发现免疫反应增强与复发时间延后有关。
2024年AACR年会上更新了该研究数据,发现对疫苗产生积极应答的8例患者中6例随访期间未复发,2例复发,中位RFS尚未达到;对疫苗未产生应答的8例患者中7例复发,中位RFS为13.4个月。因此mRNA个体化癌症疫苗作为胰腺癌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能够显著延缓复发时间,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细胞治疗
CLDN18.2 CAR-T细胞疗法
目前,已经开发了针对CLDN18.2靶点的多项免疫治疗策略,包括单克降抗体(mAb)、双特异性抗体(BsAb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和抗体偶联药物(ADCs)。
MSLN CAR-T细胞疗法
TCR-T细胞疗法
总结和展望
受胰腺癌独特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影响,免疫治疗在胰腺癌中的进展一直很困难。
免疫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抗原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细胞的效应以及抵抗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
免疫联合治疗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新药物、新方法在持续探索中,未来值得期待。
本文由《聚焦CA》整理发布;文中图片来源:CA、聚焦CA设计图。本资料为仅用于学术会议或活动的专业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