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很多公司都存在着明显的职级与薪资不匹配的现象。有些高职级员工拿着高薪,实际工作内容却很简单;而有些基层员工承担着重要职责,薪资却远低于职级。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你发现自己完全能够胜任上级的工作,想争取合理的薪资待遇时,往往会收到"让你干活不是让你当领导"这种敷衍的回答。
最近看到一个职场老铁在网上吐槽:他说公司总监被裁员后,他所有的工作都交接给了他。这位总监月薪2万,而他只有8000。交接过程中他发现,总监的工作内容自己都能胜任,于是就找老板谈涨薪。
结果老板一句话就把他怼回来了:"让你工作又不是让你当总监!你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听完这话,简直让人心寒。明明是一样的工作内容,却因为职级不同,薪资差距这么大。
其实,像这种情况在职场中是很普遍的。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类似的事,他们部门经理离职后,工作全部压在他身上,可是工资一分没涨。他去找领导谈,领导说:"你现在不过是代管,又不是真的升职。"
更讽刺的是,许多公司在招聘高管时开出高薪,但新来的人往往还需要基层员工手把手教。记得以前有个HR曾吐槽说,他们公司新来的总监,连最基本的工作流程都不懂,每天就知道开会指手画脚。
现在很多公司不是按工作能力和贡献来定薪,而是按职级。你干得再好,没有这个职级,就拿不到相应的工资。这就像演戏一样,配角演得再好,片酬也比不上主角。
有些公司甚至会刻意制造职级差距。比如同样的工作内容,高职级的叫"战略规划",低职级的就叫"执行落地"。同样是写方案,经理写的叫"战略报告",普通员工写的就叫"工作总结"。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一个员工问老板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总监比他多拿一倍工资。老板说:"因为他是总监啊。"员工又问:"那为什么他是总监?"老板说:"因为他拿的工资比你多一倍啊。"
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暴露出很多公司管理的落后。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按照能力和贡献来定薪,而不是简单地按职级划分。理论上来说,职级越高,能力也就越强,薪资自然就越高。
就像我另一个朋友所在的外企,他们实行的是"同工同酬"制度。只要你能做这个工作,就该拿这个薪水,不管你是什么职级。这才是对员工最公平的做法。
可惜很多国内公司还停留在"论资排辈"的阶段。你就算能力超群,没有资历、没有职级,就是拿不到高薪。这种做法不仅打击员工积极性,还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员工该怎么办?我觉得要客观评估自己的价值。如果发现自己确实能胜任更高职级的工作,不妨主动跟领导谈,争取实质性的晋升,而不是简单地背锅干活。
如果公司始终不愿意给你应得的待遇,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该换个更懂得珍惜人才的平台了。毕竟在职场中,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你的职级有多高,而在于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们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选择默默接受还是据理力争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