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很多人都说35岁是个坎,可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个坎好像来得更早一些。不少企业连35岁的程序员都不太敢要,更别说40岁以上的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被市场"嫌弃"的群体,却往往是技术最扎实、经验最丰富的。他们的能力摆在那里,可HR看到年龄就直摇头,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职场年龄歧视,何时是个头?
最近看到一个40岁程序员的求职经历,让我感触很深。这位大叔Python编程能力特别强,十多年的开发经验,做过不少大项目。面试时他要求月薪1.5万就行,结果HR一看年龄就开始压价,说只能给1万,理由是:"你这个年纪了,有人要你就不错了,还要求这么高?"
说实话,这种赤裸裸的年龄歧视,真的让人心寒。要知道这位大叔的技术水平绝对值这个价,甚至可以说是低估了。就拿Python来说,现在市面上但凡能独立架构的开发,月薪2万起步都很正常。
记得我一个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公司招聘Python工程师,来了个38岁的候选人,技术面试表现出色,可到HR面的时候就卡住了。HR私下说:这么大年纪不好管理,而且工资要求太高,不如找个年轻的慢慢培养。
这种思维其实特别荒谬。你找个年轻人培养,且不说需要多长时间,光是培养期间出的错误就够受的。而有经验的老程序员,不仅代码质量有保证,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高得多。
就像一个做了20年木工的师傅,你给1万块觉得贵,转头去找个学徒工给5000,这不是因小失大吗?技术这东西,不是光靠年轻就能干好的。
而且大龄程序员还有个明显优势,就是特别靠谱。年轻人虽然学习能力强,但经常会因为追求新技术而忽视项目稳定性。相比之下,有经验的程序员更懂得在技术和业务之间找平衡。
我认识一个45岁的Python工程师,他经常说:"代码不是写给机器看的,是写给人看的。"就这一句话,就体现出多年经验的价值。很多年轻程序员只顾着实现功能,根本不管代码是否易维护。
可惜现在很多HR和领导都有个思维定势:觉得程序员就该是年轻人的职业,好像超过40岁就该转管理岗位似的。这种偏见不仅埋没了人才,也给企业带来了损失。
还有人说大龄程序员学习能力差,跟不上技术发展。这纯属偏见。真正热爱技术的人,不管多大年纪都在学习。反倒是有些年轻人,干个两三年就觉得可以躺平了。
对于企业来说,与其花大价钱找年轻人,然后花更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不如用合理的薪资留住有经验的老手。这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所以奉劝那些存在年龄偏见的HR,不要用年龄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特别是在技术岗位上,经验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而对于大龄程序员来说,也不要因为年龄就妥协。既然有实力,就要坚持自己的价值。与其委屈求全去一个不尊重你的公司,不如多找几家真正懂技术的企业。
记住,技术没有年龄限制,优秀的程序员永远不会缺工作。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领域,年龄歧视终究会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