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然而,如今不少地方却出现了村干部不干活的现象,这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乡村发展的根基,令众多村民深感无奈与不满。
为何村干部会出现不干活的情况呢?
一方面,部分村干部缺乏责任担当意识。
他们竞选时或许信誓旦旦,但上任后面对繁杂琐碎的村务工作,却产生了退缩心理。
比如在处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时,本应积极组织村民清理垃圾、规划垃圾堆放点、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可有些村干部怕得罪人,不愿去督促村民,也不想费力去协调垃圾处理设备与场地,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依旧。
另一方面,一些村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乡村工作日益复杂,涉及农业产业升级、电商进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但有些村干部知识水平有限,对新政策、新技术一知半解,面对诸如推广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搭建农村电商平台等任务时,无从下手,只能选择不作为,任机会白白溜走。
有长期关注乡村治理的学者表示:村干部不作为,会使乡村发展陷入停滞,村民的生活改善无望,长此以往,村庄将逐渐失去活力与竞争力。
因为村干部是连接上级政策与村民需求的桥梁,这座桥一旦坍塌,政策无法落地,村民的诉求也无法上传,乡村治理必然陷入混乱。
02
其一,在农业生产扶持项目推进过程中,这是关乎村民生计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大事。
上级部门划拨资金与物资,旨在帮助村民改良农作物品种、修建灌溉设施等。
然而,有些村干部对项目不上心,不积极组织村民申报项目,也不监督项目实施。
例如,某村有机会引入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可村干部嫌麻烦,未及时组织村民筹备相关事宜,导致项目错过申报时间,村民只能继续沿用老旧的灌溉方式,农作物产量难以提高,村民收入增长受阻。
其二,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停滞不前,精神文明的荒芜逐渐蔓延。
如今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文化振兴,鼓励各地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广场、组织文化活动等。但部分村干部对此置若罔闻,既不组织村民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民俗技艺,也不申请资金建设文化活动场所。像有的村庄原本有着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若加以传承与发展,能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吸引游客带动增收。可由于村干部不作为,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无人问津,村民们也失去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机会,乡村愈发缺乏凝聚力与吸引力。
其三,在处理村民纠纷与矛盾时,村干部的不作为更是雪上加霜。
乡村邻里间难免会产生矛盾纠纷,如宅基地划分、农田边界争议等。
村干部本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及时调解矛盾,维护村庄和谐稳定。但有些村干部怕惹麻烦,对村民的纠纷不管不顾,任由矛盾升级恶化。
曾有两户村民因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村干部不露面调解,结果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村庄的和谐氛围,也让其他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大打折扣。
03
上级政府对乡村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与目标,村民们也对村干部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但村干部的不作为,使得上级政策难以在乡村落地生根。
如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举措无法有效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无法提升。
而村民们看到村干部碌碌无为,对他们的信任逐渐丧失,对村庄未来的发展也失去信心。长此以往,村庄的人才流失加剧,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与儿童,乡村愈发凋敝。
以往一些村庄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势资源,如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农产品等,也因为缺乏村干部的有效组织与引导,无法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乡村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与其他发展良好的村庄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