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驻村工作是个“烫手山芋”,有些人听了,觉得这话有些夸张,可实际上,这确实反映了当下的一些真实状况,驻村过的人都深有体会。
1. 为什么说是“烫手山芋”呢?
因为驻村工作者夹在乡镇、村干和村民之间,三方都得兼顾。名义上,驻村是为了助力乡村发展,可实际上,要协调的关系错综复杂,这就造成了工作中的诸多难题,给驻村工作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驻村工作要在乡镇要求、村干需求和村民诉求之间找到平衡。乡镇为了落实上级政策和发展规划,会给驻村工作者下达各种任务。这些任务,有政策推广,有项目实施,还有各类考核指标。有些任务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可能会变味,村民不理解;有些任务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无法顺利开展,最后成了应付了事。总之,很难完全满足各方的意愿,就像在钢丝上行走。
有研究乡村发展的专家指出:驻村工作者常陷入两难,工作易脱离实际,忙而无果。要知道,如果每项政策都要详细向每家每户讲解,每个项目都要确保村民全力支持,驻村工作者会疲惫不堪,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麻烦。所以,驻村工作者有时候不得不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既让乡镇觉得在推进工作,也不让村民过于反感。
2. 为何说驻村工作有风险呢?
驻村工作者要在乡镇、村干和村民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维持,就可能惹来麻烦。来看几个例子:
第一,是扶贫项目落实的例子,这是驻村工作者执行乡镇任务但可能与村干、村民产生矛盾的情况。扶贫项目本是好事,乡镇希望尽快落地,可在村里实施时,村干可能有不同意见,比如项目实施会影响到村里原有的一些利益分配。而村民也可能有看法,觉得项目不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如果驻村工作者强行推进,就会引发不满。之前就有地方,因为扶贫项目实施中的矛盾,导致驻村工作者与村民关系紧张,工作难以开展。这种矛盾虽然不是极端情况,但也表明了其中的复杂性。对驻村工作者来说,很是棘手。实际上,扶贫项目一直是乡村工作矛盾的焦点之一。
第二,发展指标要求过于严格,做好事也可能被指责。比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不是没资源,而是资源利用起来困难重重。某驻村工作者好不容易推动村里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却因为一些手续问题被质疑。为什么呢?原来是在申请补贴的过程中,一些文件填写的小失误,将原本正常的产业发展弄得麻烦不断。为了发展产业,村里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结果因为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被各方质疑。驻村工作者心里别提多委屈了,发展产业是为了让村民增收,一点小差错,就惹来这么多事,向谁诉苦呢?
第三,现在监督渠道多样,正常工作也可能被误解。即便没做错,也常可能遭质疑。比如,在落实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某村民因为对施工地点有意见,觉得影响到自己的出行,就到处投诉,各种折腾让原本干劲十足的驻村工作者寒了心。要是工作真出点小问题,就更容易被抓住不放了。所以,对驻村工作者来说,做事越来越谨慎,甚至有些畏手畏脚。
3. 驻村工作者在乡镇、村干和村民之间艰难前行,越来越难。
乡镇要求越来越高,村干对驻村工作者的配合度因各种情况参差不齐,村民对驻村工作者的期待和现实有差距。在乡镇的压力下,驻村工作者不得不努力应对,加上以前一些项目实施中的遗留问题,给驻村工作者和各方关系造成了裂痕,短时间很难修复。就像头上有重重压力,脚下的路又布满荆棘。所以,越来越多的驻村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