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生于1984年,现年39岁。
作为川普的竞选搭档,他不是副帅,而是皇储。
川普是精明的,他从老态龙钟的拜登身上吸取了教训。很难保证,四年后在公众面前神游天外词不达意的那个不是自己。
所以他选择了年富力强的万斯,其实就是立储。相当于昭告天下:所有支持我的人,不必担心四年之后变天,万斯会把MAGA进行到底。
“朕为你们选了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
在成为副总统候选人之前,万斯有很多身份。参议员、投资顾问、作家,等等。
最为人所知的是作家。
他有一本大作——《乡下人的悲歌》,一度是亚马逊的畅销书,洛阳纸贵。
万斯生于肯塔基州,正宗乡巴佬,父母离异,母亲药物依赖,从小由外祖父母抚养。他在回忆录性质的《乡下人的悲歌》中,讲述了乡下人改变命运的种种艰辛。
《乡下人的悲歌》,其实就是美国版的《小镇做题家的困境》,差别似乎是在于,中国的小镇做题家受制于人口过多形成的内卷,而美国的乡下人被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移民拦住了去路。
科举也好,做题也罢,本质是命运共同体叙事下,精英为底层开通的上升通道。通道再窄,也是想象共同体内的一抹温情。
全球化是个杀手,它解构了命运共同体叙事。用通俗的话说,美国的强大已经不再需要底层人口的存在,也无需为他们开通上升通道。
有“美国”这块金字招牌在,全世界各国的精英趋之若鹜。收割全世界的精英,已经足以维持美国的强大。
精英不会因为“同为美国人”而善待底层,底层成了美国的“垃圾人口”,甚至不足以使精英阶层产生奴役他们的想法。
精英放任他们吸毒、滥交、零元购。态度如同癌症专家对待肺癌晚期的老烟枪。
能抽就抽吧。
到目前为止,万斯生命里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导师蔡美儿和妻子乌莎。
蔡美儿的大名如雷贯耳,想当年一曲《虎妈的战歌》,震撼了中西世界。
我们不清楚万斯和蔡美儿之间的具体交流内容,但不得不怀疑,蔡美儿把一些我们熟悉的东西灌输给了万斯。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彼可取而代之!”
“大丈夫当如是也!”
谁要是能让一个有天赋的美国人掌握这三件套的精髓,威力无法想象。
万斯有天赋,他只有39岁,马上要问鼎副总统。
刘邦40岁的时候,还是亭长。
乌莎是印度移民精英家庭出身的天之骄女,移民二代,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乌莎拥有与万斯登对的天赋,是法学博士,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成员。万斯步入政坛,也有她的助力。
在蔡美儿的安排下,万斯与乌莎的缘分,开始于一起研究“白人美国的社会衰落”,最终成为人生路上的伴侣。
与想象不同,很多像乌莎这样的移民精英,更关心“白人美国的社会衰落”。
他们爱大美国,怕她亡了。
但华尔街似乎并不在乎。
从乡下来的美国做题家,自然也很难共情华尔街跳楼的怀孕女员工。
华尔街的资本精英开着德国生产的豪车,使唤着印度管家,吃着意大利大厨烹饪的美食,躺在迪拜的海滩上,怀里搂着乌克兰美女。美国?who cares?
C'est la vie。
美国乡下人吃苦耐劳,但全球化甚至夺走了他们吃苦的机会。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的工业区变成了“锈带”。
吃不到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我爱大美国,可谁爱我啊?
This is the life。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意思竟然截然相反。
美国年轻人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但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
曾经是个乡下人的万斯,想要找到破解的钥匙。
年轻人很难从纷繁芜杂的社会问题中理出头绪,万斯也不例外,即使他很有天赋。
2016年,也就是《乡下人的悲歌》出版的那年,万斯批评川普是“美国的希特勒”。
后来,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来修正这个错误。
每一个“正义感”爆棚的年轻人,都会觉得川普是个“狗娘养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才能明白他是“美国人自己的狗娘养的”。
万斯爱大美国,怕她亡了。
爱国,首先要爱人。
华尔街的高速列车,准备把乡下人统统甩在站台上。如果全球化继续下去,“生于美国”将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甚至成为一种诅咒。
川普高喊着American First,想让华尔街放慢脚步,等一等自己的国民。
民主,是在两个烂苹果里选一个不太烂的。
对于除了“美国人”的身份一无所有的乡下人来说,川普就是那个不太烂的。
川普一身毛病,甚至在竞选总统期间还有案在身,但面对全球化的步步侵蚀,乡下人最重要的选择依据就是“自己人”。
在2016年的大选中,川普选择了极端保守派彭斯。有效果,但不大。
八年过去,川普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守不是乡下人的必然特征。更有效的办法莫如直接找一个乡下人。
于是,万斯认清了川普,川普发现了万斯。
两人携手站立,告诉全美国的乡下人:老乡,自己人。
宾州聚会上的一声枪响,宣告川普再度入主白宫已无悬念,民主党要考虑的只是如何体面收场。
算上副总统任期和潜在的总统任期,万斯可以有十二年时间来改变美国。
皇储万斯,成功逆袭的乡下人,能为乡下人带回一个“自己人的美国”吗?
拓展阅读
李秀辰
光谱纯级的媒体人
澳洲足坛的围棋选手权者
责任编辑:潘泽
轩辕春秋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成立于2003年,聚集了一群善于搅合的文史爱好者。
扫一扫,一起关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