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中国选手杨柳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拳击66公斤级决赛中,以0:5不敌对手,获得银牌。
我们祝贺杨柳!
尽管两天前中国女子拳击已经取得了奥运金牌历史性的突破,但这场比赛依旧是万众瞩目,因为杨柳的对手阿尔及利亚选手哈利夫(Imane Khelif)是一名性别存在争议的选手。
据媒体报导,哈利夫在2023年于新德里举行的世锦赛上,战胜了此前保持不败的俄罗斯拳击手阿扎莉娅·阿米内娃(Azalia Amineva),但在几天后,哈利夫被取消了参加决赛的资格。国际拳击协会同时还宣布,哈利夫和另一名拳手在2022年和2023年的IBA世锦赛期间未能通过药检,检测结果显示这些运动员的染色体为XY(一般为男性),而非XX(一般为女性),“不符合IBA条例规定的女子比赛参赛资格标准”。
因此,很多人把哈利夫视为男性运动员,并且认为她参加奥运会女子比赛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
事实上,哈利夫也展示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在她的全部四场比赛中,除了第一轮的对手意大利选手“头子活络门槛精”及时退赛,其他三位都被她打了个5:0。
既然哈利夫的情况如此特殊,奥组委为什么还是让她参赛了呢?
因为奥组委说,“她护照上的性别是女性”。
这个说法难免让人感到滑稽,等于说一个人只要能搞定自己护照上的性别,那么TA就能参加女子组比赛,而不管TA实际上是男是女。
那哈利夫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按照一些报导的说法,哈利夫出生时便是女性(即并非性转人士),有照片为证:
但“出生时便是女性”,并不意味着她就是女性。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知识:在生物学定性和分类的问题上,人类科学经历了从形态生物学向分子生物学转化的过程。
比如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对生物定性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性状”。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历史上兔子和老鼠因为都有非常发达的门齿,而被一起归为“啮齿目”。
但后来,人们发现兔子和老鼠实质上区别还是很大的,于是又新设了“兔形目”,把60多种兔子归于其中,彻底和老鼠们分家。
很显然,形态生物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把一些局部性状相似的生物胡乱归为一类。
直到分子生物学出现。
1930年代起,人们逐渐开始以孟德尔的遗传学为起点,寻找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1944年,纽约洛克斐勒研究院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证明基因是由DNA所组成。1953年,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到了1965年,人类基本上搞清楚了DNA所储藏的遗传讯息与蛋白质(生命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自从分子生物学确立主流地位之后,一个生物的定性和分类就取决于它的DNA(或者RNA),不再与生物的外观性状挂钩。但另一方面,因为分子生物学主流地位确立至今只不过六十年,很多人在观念上还没有彻底接受,所以总是想用外观性状的证据来否定DNA检测的结论。
回到正题。哈利夫是否女性,也不与她的外观性状挂钩。哈利夫出生时便是女性,应该指的是她出生时即具有女性的性征,比如有女性外生殖器。
但确定人类性别的方法并不是看外生殖器,而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如果哈利夫具有XY性染色体,那她就是一个男性,无论她是否拥有女性外生殖器。
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新闻,一些“少女”具有女性的外生殖器特征,从小被视为女孩,但到了青春期却没来例假,乳房也不发育,最后经过DNA检测被认定为男性。
所以,如果哈利夫有XY染色体的情况属实,那她就是个男性,至多是个存在病理性性别畸变的男性,她就不应该参加奥运会女子项目的比赛。
有人可能要说,哈利夫在同重量级的女性当中,并不显得格外强壮,比如与“机智退赛”的意大利选手相比,似乎还瘦一些:
但事情不是这么理解的。男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成的骨骼和肌肉密度、强度都大大超过女性,即使看上去并不格外强壮,但力量、敏捷度、抗打击能力等等都比女性更胜好几筹。外观并不特别强壮的男性,在女性面前也有巨大的优势。
有人又翻查历史资料说,哈利夫参加了上一届奥运会,当时并未取得什么成绩。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奥运会的拳击比赛,除了身体力量外,还需要技巧、比赛经验等等,一个运动员最终能否取得好成绩,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在起作用。从大街上随便找五个男性去参加奥运会女篮比赛,同样也取得不了任何成绩,但并不等于说男性因此就可以参加女篮比赛。
最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不让哈利夫参加女子比赛,是对她这样一个“从来都自认是女人,也被别人认为是女人”的运动员不公平。其实这就是白左病毒入脑的恶果,在公平性问题上一味追求小众利益,置大众利益于不顾。用中国历史上的一句名言来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为了保障哈利夫一个人的梦想和利益,牺牲其他所有女运动员的梦想和利益就对吗?
最后,再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体育比赛并不是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而是分为公开组和女子组,女子组只有女性可以参加,其他任何性别的人都应该参加公开组,包括女性、两性人、性转人或者其他。
年轻的体育迷可能不知道,在某些项目尚未设立女子组之前,女性就是参加公开组比赛的,也能取得好成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因为当时飞碟双向射击比赛尚未设立女子组,中国名将张山参加了公开组的比赛,并且在一众男选手之中脱颖而出,夺得金牌。感觉那时候的人类,比现在正常。
获得亚军和季军的欧洲选手高兴地举起张山为她庆祝。
奥运会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号召人类去挑战自身的极限,而不是纵容和默许投机取巧来摘得金牌。国际奥委会应该尽快在哈利夫的问题上给出确实可信的证据,来消除大众的疑虑。
拓展阅读
李秀辰
光谱纯级的媒体人
澳洲足坛的围棋选手权者
责任编辑:潘泽
轩辕春秋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成立于2003年,聚集了一群善于搅合的文史爱好者。
扫一扫,一起看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