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镇地名说

文摘   2024-11-04 08:03   山东  

惠民县李庄镇,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地方,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南部。以下是对李庄镇地名的详细解读,通过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文化、交通设施、地方特色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这个地名的丰富内涵。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李庄镇地处惠民县南部,东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相望,南与大年陈镇毗连,西与姜楼镇为邻,北与辛店镇接壤。镇域南北长15.5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达到101.02平方千米。李庄镇地势自东向西渐高,由南而北渐低,是华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归仁引黄闸流经至220国道北徒骇河申桥处,为李庄镇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境内有黄河、徒骇河两大河流,黄河归仁河务段长8千米,年排涝量3000万立方米;徒骇河境内长8.1千米,年排涝量5000万立方米。这些河流不仅为李庄镇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如黄河大鲤鱼、徒骇河鲤鱼等,成为李庄镇的地标性美食。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底蕴
李庄镇历史悠久,据考证,六千年前就有人居住。夏朝时,这里为兖州城;商朝时,为蒲姑国;周朝时,为齐国无棣境。自清以来,这里为青龙镇,近两千年间,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尤其明清时期的李庄一度成为佛教圣地,在南孟村有宽大的教堂、杨房庙等70余座庙宇,建筑精美,香火特盛,有敢比泰岱五台,胜过灵岩王堂之誉,遂成为名扬齐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后因诸多历史原因,城内古建筑被拆扒殆尽,后人已无幸瞻赏旧时景观。
清朝后期,青龙镇更名为李庄镇。李庄镇巩宗村尚有黄河老渡口旧址,见证了李庄镇与黄河的深厚渊源。自上世纪70年代起,归仁的梆子、刘口、南孟等京剧演出闻名乡里,这些剧种已多在婚庆吉日演出,成为李庄镇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京剧、吕剧、河北梆子、东路梆子等剧种也在李庄镇广泛流传,每逢春节搭台演出,热闹非凡。

三、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
李庄镇是全国闻名的“绳网之乡”和“园葱之乡”。绳网产业是李庄镇的传统产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产业历史。从生产车马挽具到1975年村大队一起生产绳子,再到1984年个人家庭式小作坊,李庄镇的绳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绳网产业基地。目前,绳网产品种类达到了8大类300多种,市场份额占全国80%以上,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中国绳网之都”。
李庄镇的大蒜、圆葱、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具有“三辣之乡”的美誉。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产品畅销全国17个省市,并出口到中东、东南亚、南美洲等11个地区。2020年,“辣三样”商标完成注册,“申桥圆葱”、“申桥大蒜”两个国家级地理性标志也在积极申报中。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为李庄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李庄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李庄镇的畜牧业也十分发达。1997年,全镇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947.1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05万头,家禽存养43.27万只。位于镇东的沙珠邢村是屠宰专业村,已有200年的历史,年屠宰量2000吨以上,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160万元。这些畜牧业的发展为李庄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交通设施与区位优势
李庄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南依黄河,北距惠民县城25公里,东邻滨州市40公里,西行90公里到济南市。境内有国道220、国道233、省道246穿境而过,惠青黄河大桥跨越黄河,与淄博市紧密相联。这些交通设施为李庄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李庄镇的商贸街、文化路、新兴街、绳网大世界、邮政路等集市商贸主街道全长5500米,安排了粮食购销、蔬菜、家具、木材、绳网、车马具、牲畜、鞋帽、服装、电器、古衣等。这正是:
惠民李庄风光好,绿树成荫水环绕。
古镇历史数载传,人间烟火情未老。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