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的胡前村

文摘   2024-10-19 08:02   山东  
惠民县辛店镇胡前村,是惠民县辛店镇的一个行政村。胡前村(大胡营分为胡前和胡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作为“一溜十八营”之一,这里曾是杨家将安营扎寨的古战场。据记载,北宋时期,工部尚书牛保奉诏在今惠民城址修筑棣州城,并于城南40华里距徒骇河北不远处,屯兵驻军布设十八个营盘,背水一战抗御金兵来犯。胡家营即为这十八个营盘之一,其名称中的“营”字即来源于此。随着历史的变迁,胡家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胡前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4年9月26日上午,应邀到辛店镇胡前村采风。到了村办公室我便准备开始采访,环视一下被采访人中还有位女士坐在那儿,我拿出笔和采访提纲后便想:哎,胡前村被采访人中还有位女士在那儿,我到过几百个村子采访都是几位老头,该村来了位大婶必有蹊跷。采访之中的第一项是问被采访人的姓名和年龄,当我问起这位大婶时她说:“我姓赵叫赵开秀,今年102岁。”听到这话我和老伴对视了一下可以说是受宠若惊,便看了一下两位83岁的大叔问:“真的吗?真102岁?”村书记站起来说:“高老师,昨天听社区领导说你来采访历史上那些事情,今上午我为了做到采访属实,特意开车把我村的寿星接来了,她就是耳朵背点,要说我们村的事情没她说不上来的。”

借助于赵开秀老人年龄大、知道得多,我首先问了一下她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情况,她述说后我整理大体意思如下:“日本鬼子来我们惠民的时候,记得那年我刚嫁到胡家营(胡前村),鬼子霸占耕地,强制征用大量土地搞各种建设,如修建仓库、公路等,严重侵犯了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此外,他们对农民进行任意宰割和欺压,比如强制征粮,甚至抢夺,导致农民的生活陷入极度困境。女人那时出行都要装疯卖傻,不然就会得到强暴。给农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再者,日本帝国主义还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和剥削,使得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农民生活困苦,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总的来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农民的生活和权益遭到了严重的践踏和侵犯。这种残暴的行径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本质和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她告诉人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惜和平来之不易的今天。”
对了,胡前村的被采访人有83岁的胡英华、83岁的胡明祥、102岁的赵开秀、村支书胡广宝。通过采访获知:该村715口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25人,党员28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13人。通过一上午的采访座谈中了解到:村子的来历和解放后的变化,尤其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胡前村发展迅速,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房变成一排排的砖瓦房,过去村中道路雨雪天气全是泥泞,村民出行难,如今路面硬化,不少门楼前停放了骄车。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人们不再固守土地,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现在胡前村处处充满着生机。路面整洁宽阔,绿树成荫,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大集体时期胡前村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实行了土地集体化、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制度。村民的劳动属工分制,每天10分工(早上2分,上午4分,下午4分)在这一时期,胡前村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农业生产受到人民公社或生产队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集体劳动并按照工分制度获取报酬。村里开展了多项副业,几个生产队争相发展,全面提高。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对胡前村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前村的变化可谓是:
胡前变化大如天,旧貌新颜换世间。
宅院林立人欢畅,幸福生活乐无边。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