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姜楼村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摘
2024-11-14 08:00
山东
姜楼村,位于姜楼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处,东临彭屯村、南至姜楼镇老工业园区、西临兰家、北至刘冲还。截至2023年底,全村共有168户,约657人,村庄面积为0.45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约600亩。姜楼村的人多为教友,信奉天主教。有姜、江、崔、孟、李、郑、张、陈、尚、宋等姓,以姜、江姓居多。
族谱记载,姜楼建村于康熙年间(1662—1722年),始祖姜元。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村以姓称,名姜家。至清末,美籍传教士到此传播天主教,建楼房、设教堂,此地也始有姜家楼之称。1985年建村委会时,因姜家有重名,遂以姜楼为村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惠民县第十四区。该村谱两大卷,保存完好无缺,姜氏17世传人姜连湖、姜连尧在采访为我们讲了许多那些年的那些事。
1951年始,惠民地区第一速成师范设于此,1956年行政区划调整时,曾改区为乡。1958年改姜楼乡为姜楼人民公社。1961年改姜楼公社为姜楼区。1968年撤区为社,复名姜楼公社。1984年改姜楼公社为姜楼乡,乡政府亦驻此。每日有通往县城和滨州、济南的汽运客班经此。
姜楼村原名姜家,姜家楼,是因外籍传教士到此传播天主教,并建教堂楼而得名。姜楼天主堂始建于1878年前后,是周村教区在黄河北的重点教堂,或称“总堂”,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或为滨州首座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传入滨州的起点。天主堂的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由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的传教士分二期建成。第一期主要建成了现教堂的西半部和部分房屋,第二期则由德国神父和美国传教士继续建设。
此教堂建成后,成为当地天主教徒的宗教活动中心,并吸引了宝血会修女等宗教团体前来活动。她们在教堂附近办学校和开诊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教育和医疗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姜楼村涌现出了一批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74年,公社办磷肥厂、尼绒厂、供销商店等分布于姜楼村南北大街两侧。1977年,公社又相继建立了农副产品加工厂、建筑公司。1986年220国道通车后,姜、彭两村瞅准开放的机会,在公路两边盖起了各式楼房,进行经商发展经济。全村经济每年总收入约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左右。绳网销售占全村经济收入45%左右,个体经营占35%左右,打工收入占15%左右,种植收入占5%左右。现在村内经济个体经营居多,又以化纤绳网加工销售等为主导产业,给村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收入。
姜楼村的集市历史上就有,“文革”时期集贸市场被限制,全县曾规定10天一集,后改为全县集日统一为一、六。责任制后(1983年),集贸市场日趋活跃,姜楼时固定农历逢五排十大集,延续至今,贸易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楼村经历了许多社会变迁和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的城市进程,在不断地适应和变化中前行。教堂在解放后一度被充公占用,后来成为山东省河务局办公场所等重要场所。这些变迁反映了姜楼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如今的姜楼村已经焕然一新,展现出了新的风貌和特色。村庄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姜楼天主堂作为当地唯一的地标性百年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当地村民精神的寄托和景仰之地。它见证了姜楼村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也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1950年4月6日,山东河务局从姜楼天主教堂迁往济南市经五路小纬四路46号办公。在天主教堂办公时间共为一年零十一天,时间虽短,但成就卓著。其间,时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是江衍坤,副局长兼党委书记钱正英等第一代治黄元勋成功地组织了迎战洪水的艰苦斗争。
教育事业。1926年天主教在姜楼村创办育英学校,后来附设中学班。1972年村内集资在姜楼村西南角建立新校。
2007年12月姜楼镇明德小学竣工,由台塑集团捐资45万元,镇政府配套45万元,教委筹资90万元建成面积2100平方米明德教学楼一幢,投入使用至今,校址位于姜楼村西北角。姜楼村因为是姜楼镇政府驻地,姜楼村成为姜楼镇第一个全村通电的村庄,家家户户有电灯,明亮又卫生,结束了灯火昏暗且不卫生的煤油、蜡烛照明的历史。电力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电视机开始进入农家。电力省劲又方便,电冰箱,电空调,电动车等也随之进入千家万户。2000年后,电脑、小灵通电话的出现,村民开始用上高科技电子产品。农民的日常生活标准,逐步朝着城市化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至1970年,村内农民住宅多为砖基、土墙、草顶上覆泥土的传统式住宅,地势坑洼路窄。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为砖瓦房。1985年,村内实行宅基计划,村街道开始展宽,传统式住宅被新式住宅所替,多为砖木、砖石混合结构。1986年后随着220国道,解陈路相继铺成沥青路通车,村内南北路上也铺上柏油路,2011年后,全村各条道路均铺成柏油路。拖拉机站周边成了开发区,220国道两边高楼耸立,厂房如林。处处起工厂,机器隆隆响,街上车来往,建起绳网门市部,货栈装运忙,商肆相连,再无旧模样。如今的姜楼街两纵四横,街道整齐,楼房新奇,商铺繁荣,买卖兴旺,家家有商道,户户有汽车,人人当老板,个个像外商。
人物录
江清元: 1900年生,惠民县姜楼镇姜家村人,1945年在姜家村被特务杀害、时任农会主任,1946年被追认为烈士。
抗美援朝参战人员:姜清西、姜连信、孟凡义
姜清峰:渤海革命老区的战士,跟杨国富部队解放商河、济南战役等,为祖国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姜涛: 1973年8月生,姜楼镇姜楼村人。现任省人大代表,惠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于1994年在惠民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
姜楼村可谓是:
姜楼古韵少人知,百载风云入史诗。
沃土种瓜传美誉,英雄往事忆当时。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七)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六)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五)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四)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三)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二)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一)
黄河岸上的拓荒者——潘家口
崔家村:孝道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沿黄村居的活化石:惠民县李庄镇王氏祖居考察纪实
狮豹刘村的变迁与乡村振兴之路
考童王村:科举辉煌与家族智慧
堤上牛村的传奇故事与乡村振兴之路
老廒街
养兰胡同印记
文台街印记
胡姑娘巷印记
留名千史的邬家庙村
铁角李村采风录
土户王村采风录
不甘落后的落门马村
淄角镇龙兴社区采风录
淄角镇地名说
《东路梆子》东昇剧团采风录
惠民县地名协会室内短剧《地名协会进行曲》进行第六次排练
崔寨村那些年的那些事
兴旺发展的河西马村
黄新庄村采风录(2)惠民县传奇人物路雨亭
黄新庄村采风故事(1)黄新庄轶事
留住乡愁的史官庄堡
村风正气长存,人寿安康永享一一梨行宋村采风记忆
傀儡张村古今谈
姜楼镇“镇史馆”采风记
姜楼村鲜为人知的故事
惠民县姜楼镇地名说
桑落墅街地名说
高质量发展的苇子高村
桑落墅镇的排头兵李黄头村
沙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河北张村记忆
李庄镇地名说
盐张村轶事
刘集村古今谈
谈古论今佛潘村
黄河这边独好——黄河50年简忆
李庄镇绳网发展简史
惠民县地名说
五支刘村古今谈
和谐共融的戴家店村
和谐发展的胡前村
宋家桥村记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