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庄村采风录(2)惠民县传奇人物路雨亭

文摘   2024-11-26 08:04   山东  
2024年11月18日刚入冬最冷的一天早8:00点,(1°c)我被接去姜楼镇黄新庄采风,该村故事多多。当采访这村名人时,依据《路氏族谱》的记载和查《惠民县志》名人录略,黄新庄村10位被采人讲了路雨亭那些年的那些事。
路雨亭(1896一1978)原名作霖,曾用名张志远,是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黄新庄人,惠民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求学及早期革命经历
 1920年,路雨亭考入北平工学院毛纺织系。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10月,参加了由国共两党组成的去冯玉祥部队的宣传大队。期间对两党的宗旨、理论和党员素质做了认真比较,毅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革命工作
被派往绥远发展共青团组织,后任绥远市特别区中共地方组织宣传部长、代理书记等职,同时兼任国民党绥远党部秘书及省临时党部委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合作破裂。翌年1月,路雨亭与妻子李士杰(共产党员)被迫离开绥远,转至山东。中共山东省委派他到德州、惠民一带组织武装暴动,因在德州难以落脚,便同妻子回乡,在李庄高小任教,从此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9年4月,路雨亭去济南寻找中共党组织时得知济南党组织被破坏,在同乡闫容德的劝说下脱离了共产党。此后,先后在乐陵、维县、掖县等地任教谋生。1931年,在掖县与进步青年组织了青年文化社,出版《青年文化》月刊,宣传新文化运动,但于1936年被国民党查封。1937年,在济南一中任教期间受骗加入了国民党的“复兴社”,旋即退出。
抗日战争时期,路雨亭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在鲁南第五战区第二游击队、莒县地方部队、山东省经济委员会等处任职。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及爱国民主人士组织“国民抗敌协会”并担任抗协滨海区分会主任、抗协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抗协组织部长等职。1941年后,任中共滨海区行政委员、纺织局长、实业处长等职。1946年,经滨海区党委特别批准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三、新中国成立后
1948年,随人民解放军进入济南,任成大纺纱厂经理职务。1951\~1958年,任青岛纺管局技术处副处长。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 1979年,被平反,恢复党籍和名誉。
总的来说,路雨亭是一位经历丰富、充满传奇色彩的共产党员,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谓藏头诗曰:
惠风轻抚古城旁,
民安康岁月长。
县内英才多辈出,
名垂青史耀家乡。
人言可畏难遮誉,
路远山高志更昂。
雨润花开春意满,
亭前燕舞话沧桑。

附:路雨亭妻子李士杰简介
李士杰:1920年代出生(具体年份不详),是路雨亭的妻子,也是一位共产党员。1928年,路雨亭因遭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辗转回到山东,中共山东省执委派他偕同妻子李士杰到惠民县李庄小学,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然而,同年11月,国民党惠民县党部派人逮捕路雨亭夫妇,幸得张懿堂等人冒险通知,路雨亭夫妇才逃离,幸免遇难。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