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沿黄村居的活化石:惠民县李庄镇王氏祖居考察纪实
文摘
2025-01-21 08:01
山东
2024年元月16日上午,阳光温和地洒在惠民县李庄镇的土地上,一场旨在赓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考察活动悄然展开。由惠民县政协文史科科长成印强带队,地名专家高秀亭、王剑、高树忠以及李庄镇文化站站长张福芹等一行8人,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走进了位于李庄镇粉刘村中心位置的王氏祖居。
王氏祖居,这座承载着数百年风雨沧桑的老宅,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起伏与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王世孙王宗琳,作为王氏后代的代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王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与祖居的建造历程。
据王宗琳介绍,王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那时,他们的先祖从河北枣强县迁徙至此,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得益于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王氏先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经营起了火碱生意。他们从天津、济南等地购进火碱,再转手卖给周边从事皮货生意的村民,逐渐积累了丰厚的家资。随着生意的日益兴隆,王氏家族又相继开设了油坊和毛线作坊,产品远销天津、济南、沧州等地。为了方便货物的运输,他们还购置了船只和马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贸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聚兴号”的招牌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周边十几个村庄公认的信誉象征,甚至开始发行自己的银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谈及王氏祖居的建造,王宗琳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告诉我们,大约在公元1870年至1872年间,世祖决定建造这座宅院。由于本地建筑材料有限,王氏先祖充分利用黄河流域商贸的交通便利,远赴外地采购优质建材,如整块大尺寸的青石板等。同时,他们还召集了许多当地和外地的能工巧匠,历经三年的精心雕琢与施工,终于使这座宅院得以落成。如今,这座宅院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与韵味。
王氏祖居具有典型的鲁北民居风格,院落布局为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北屋共有7间,长21米,宽7.8米,采用了二郎担山的格局。中间三间是客厅,东西各两间为起居室,它们的使用面积之和与中间的客厅相等,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儒家居中守正、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也彰显了王氏家族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七间屋共有八架梁,梁下都有木柱支撑,形成了八梁十六柱的结构。加上外面卷棚厦的明柱,整个宅院共有二十四柱,充分展现了框架结构的特色与魅力。
卷棚厦的大梁与支柱紧密相连,梁与梁、梁与柱之间都有拉木相连,形成了稳固而美观的结构体系。厦有明柱椽子相连,整体结构匀称和谐、坚固耐用、抗震防水。五登台阶全部用大条青石铺成,既坚实又美观。室内客厅与起居室的隔断采用了雕花镂空的设计,工艺精湛、异常精美。正房的家具也古香古色,条几、方桌、官帽椅、太师椅、条凳等老物件一应俱全,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
从整体上看,这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内部结构紧凑、外部开阔。抬梁式结构将房屋的承重与围栏分开,以木构柱梁为承重架,以土坯和外包砖为维护物。这种设计不仅使得房屋冬暖夏凉、结构稳固,还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它也充分展现了黄河岸边地域建筑的特色与魅力。如今,王宗琳居住的这座古建筑可谓是沿黄村居宅院的“活化石”,它不仅见证了王氏家族的兴衰起伏,也承载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据考证,1929年惠民县第8区区公所设在清河镇,辖2镇16乡112个村。当时第8
区所辖的连五乡乡公所曾在粉刘村王氏祖宅中办公多年。
这一历史事实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王氏祖居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王氏祖居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赓续历史文脉、传承黄河文化的决心与信念。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这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无穷魅力。
蛇年行大运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七)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六)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五)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四)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三)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二)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一)
黄河岸上的拓荒者——潘家口
崔家村:孝道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沿黄村居的活化石:惠民县李庄镇王氏祖居考察纪实
狮豹刘村的变迁与乡村振兴之路
考童王村:科举辉煌与家族智慧
堤上牛村的传奇故事与乡村振兴之路
老廒街
养兰胡同印记
文台街印记
胡姑娘巷印记
留名千史的邬家庙村
铁角李村采风录
土户王村采风录
不甘落后的落门马村
淄角镇龙兴社区采风录
淄角镇地名说
《东路梆子》东昇剧团采风录
惠民县地名协会室内短剧《地名协会进行曲》进行第六次排练
崔寨村那些年的那些事
兴旺发展的河西马村
黄新庄村采风录(2)惠民县传奇人物路雨亭
黄新庄村采风故事(1)黄新庄轶事
留住乡愁的史官庄堡
村风正气长存,人寿安康永享一一梨行宋村采风记忆
傀儡张村古今谈
姜楼镇“镇史馆”采风记
姜楼村鲜为人知的故事
惠民县姜楼镇地名说
桑落墅街地名说
高质量发展的苇子高村
桑落墅镇的排头兵李黄头村
沙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河北张村记忆
李庄镇地名说
盐张村轶事
刘集村古今谈
谈古论今佛潘村
黄河这边独好——黄河50年简忆
李庄镇绳网发展简史
惠民县地名说
五支刘村古今谈
和谐共融的戴家店村
和谐发展的胡前村
宋家桥村记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