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桑落墅镇的排头兵李黄头村
文摘
2024-11-07 08:02
山东
惠民县桑落墅镇芋黄头村又名李(hang)头。位于桑落墅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南靠沙河,永(安)莘(县)公路南侧。沿河呈东西向,成长方形聚落。现有520口人,党员16个,以李姓为主,还有刘、高、尹等姓。
2024年10月24日的秋忙季节,我和老伴驱车到李黄头采访我“记忆”已久的“李黄头"。采访时在座的有李寿福、李荣廷、李培福、李寿生,采访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才回到40多里的县城。所采访的历史背景和新时代发展为李黄头的振兴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传承。
李黄头村隶属于桑落墅镇,因为桑落墅镇位于惠民县东北部,地处滨城、阳信、惠民三县(区)交界处,距县城约20千米,所以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李黄头村在交通和商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黄头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在经济发展方面,李黄头村依托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李黄头村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传统筛网加工、土地集约化种植等,解放了劳动力,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李黄头村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许多重要事件,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当时,一批济南知青被安排在李黄头大队。知青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开始了与城市、学校截然不同的生活。这段经历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为李黄头村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和村里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并将“连心桥”延续至今,每年定期回村关注村庄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
如今,这些知青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仍然还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和那段青春岁月。16位知青中有两位帮助惠民发展,那14位经过两年多的奋斗都回了本市。(16位知青进村后先居住在几个村子比较好的户里,为了让知青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村里为他们建了十间新房)。
李黄头村从1990年开始,进行村庄重新整体规划和建设,规定每家每户的宅基地基高度和建筑面积,达到统一规划、统一高度、统一檐头的“三统一”模式,到2012年整体建设基本完成,“六横六纵”的交通网路基本形成。2012年年底,又因整体规划完成,但群众出行的道路年久失修,成为制约群众发展的“瓶颈”,为此,李行头村委会在李寿生书记的带领下,发动群众和在外的有志青年、成功人士进行捐款,并积极争取县派“第一书记”赵新忠单位的支持,协调镇党委政府的政策倾斜,利用一周时间筹集资一百多万元,其中时任桑落墅镇党委书记刘洪军带头捐款一个月工资(3050元),其他党委委员也积极捐资捐款,群众每个人口捐款500元,在外工作的人员也为家乡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使5米宽4000多米长的柏油路实现了早建设、早通车的愿望,解决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使村子发展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此后又有滨州市政府的驻村干部李凯带领抓党建、促振兴,全力以赴抓好“合村并居”前期的调研、摸底、征求意见等工作,为李黄头村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
2019年,李行头开始实施“合村并居”工作,又因群众对补偿标准、购房政策、家庭人口组成等情况不理解、不认同的问题,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意见,造成50%左右的群众不同意。在李寿生书记和镇派工作组“夜以继日”做工作、讲政策后,群众从不接受到全力支持,使90%以上的户第一次认购就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楼房,到2021年年底,剩余群众也陆陆续续的全部搬进了楼房,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达到95%以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周边村庄和群众均投来羡慕和向往的目光。如今,李黄头村也相继成立了秧歌队、锣鼓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组织,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增进了邻里关系,“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的评比又增进的和谐家庭的建设,为建设文明、和谐、繁荣的新农村贡献李黄头力量。
展望未来,李黄头村将继续秉承“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同时,也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入发展,积极套索土地托管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李黄头村将会成为一个更加繁荣、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附:人物录
李丰山(1966—1986年)烈士的故乡,1986年我军在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中,李丰山怀抱爆破筒冲进敌人的屯兵洞,不幸壮烈牺牲。表现了英勇顽强的精神,获一等功臣称号,牺牲前他给家乡党委写信,愿将牺牲后的抚恤金献给家乡教育事业。此举,当时在全县影响很大。
抗美援朝人员:李方顺、刘中林
李方华:解放军某部师级干部,在北京海军大院任职
高志军:解放军某部正团级,在广东邵关税务局工作
刘国敏:师级干部在省人大任职
李黄头村可谓是:
李黄头村乐陶陶,楼舍俨然笑语喧。
田野丰收人倍喜,幸福生活乐无边。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七)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六)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五)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四)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三)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二)
“欢度春节十天乐”惠民县原创地名采风故事精选(一)
黄河岸上的拓荒者——潘家口
崔家村:孝道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沿黄村居的活化石:惠民县李庄镇王氏祖居考察纪实
狮豹刘村的变迁与乡村振兴之路
考童王村:科举辉煌与家族智慧
堤上牛村的传奇故事与乡村振兴之路
老廒街
养兰胡同印记
文台街印记
胡姑娘巷印记
留名千史的邬家庙村
铁角李村采风录
土户王村采风录
不甘落后的落门马村
淄角镇龙兴社区采风录
淄角镇地名说
《东路梆子》东昇剧团采风录
惠民县地名协会室内短剧《地名协会进行曲》进行第六次排练
崔寨村那些年的那些事
兴旺发展的河西马村
黄新庄村采风录(2)惠民县传奇人物路雨亭
黄新庄村采风故事(1)黄新庄轶事
留住乡愁的史官庄堡
村风正气长存,人寿安康永享一一梨行宋村采风记忆
傀儡张村古今谈
姜楼镇“镇史馆”采风记
姜楼村鲜为人知的故事
惠民县姜楼镇地名说
桑落墅街地名说
高质量发展的苇子高村
桑落墅镇的排头兵李黄头村
沙河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一河北张村记忆
李庄镇地名说
盐张村轶事
刘集村古今谈
谈古论今佛潘村
黄河这边独好——黄河50年简忆
李庄镇绳网发展简史
惠民县地名说
五支刘村古今谈
和谐共融的戴家店村
和谐发展的胡前村
宋家桥村记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