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融的戴家店村

文摘   2024-10-22 08:03   山东  
1012日,辛店镇辛店社区李兵主任接我到戴家店村采访。采访期间,樊关三、朱明宣、孙井夫、戴光银、戴光军他们讲了许多那些年的那些事。通过和几位老人聊天,觉得该村的好风气多多益善、别具一格,也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400多人的村子有戴、朱、王、耿、樊、李、张等10多姓,90以上的寿星5个、过8018位,因村里人和睦相处、也更没气可生,所以长寿的很多,其比数在全县属上游。

惠民县戴家店村原名戴家,位于乡驻地辛店村东南3公里。聚落呈长方形。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戴姓始祖(名失传),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戴家。后因村人靠官道开店,殷切待客,仗义疏财,由此戴家店声誉在外.村名遂为戴家店所代替。

戴家店村史上由于安家在官道旁,祖上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生财之道做拴马桩、建店铺形成了“服务一条龙”。从此戴家店生意兴隆、人丁兴旺,这时从河北枣强迁来的诸多姓氏“背靠大树好乘凉”了。戴氏家谱中记载着:加入的多姓和戴氏家庭虽血脉不同,但亲如一家,共同编织着一段段关于包容、互助与爱的故事。

据传,数百年前,不同姓氏的戴家店村人,面对杂乱的家族,各家门店都有自姓的字号,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他们团结一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于是,从最初的陌生与隔阂,到后来的相互扶持、共同劳作,戴家店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多姓一家亲”的文化传统。

在戴家店村,节日庆典是增进各姓之间情感的重要时刻。春节时,无论哪家的孩子,都会穿着新衣,挨家挨户拜年,收获的是满满的祝福与糖果,不同姓氏的界限悄然淡化。平日里,谁家有了困难,全村上下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不分你我,共同面对。这种无私的帮助与关爱,让戴家店村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戴家店村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深知:要让和谐得以延续,必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定期请让老人给年轻人和孩子们讲述多姓共融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学习尊重差异、珍惜团结的重要性。有位老人说得好:近几十年来俺村虽然不再开店,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齐心协力、和谐发展、夜不闭户……

人物录:

李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特别研究助理。

朱瑞:山东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采访小结:戴家店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村庄。以其姓氏众多和社区团结和睦而闻名。村民来自不同的家族和背景,但他们都以“戴家店”为家,共同维系着村庄的和谐与繁荣。村民们互助精神强烈,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农忙时节,村民们都会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助精神不仅增进了村民之间的友谊,也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村庄的公共事务都是由村民们共同决策。这正是:

和谐共融乐未央,多姓一家情意长。

风调雨顺丰年景,人间处处是春光。

黄河这边独好
高秀亭艺名:平安退休教师山东惠民县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惠民县地名专家,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河京剧协会会长,惠民县\x26quot;夕阳红\x26quot;艺术团艺术总监。编辑出版有《平安的坎坷人生》《黄河这边独好》《黄河岸边的故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