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瓜刘村的传说故事
HAPPY NEW YEAR
在惠民县孙武街道的西部,距离县城约2.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宁静而祥和的村庄——王瓜刘村。然而,这个村庄并非一开始就叫做王瓜刘,它曾有一个更为朴素的名字:黄瓜刘。这个名字的由来,还要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段历史。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一位名叫刘天皆的男子从河北省枣强县迁徙至此。刘天皆以种植黄瓜为生,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种植技术,使得黄瓜在他的菜园里长得格外茂盛。每当黄瓜收获的季节,那满架的翠绿与金黄交织,构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因此,当村庄建成后,人们便以他的姓氏和擅长的作物为名,将村庄称为“黄瓜刘”。
然而,关于村庄名称的变迁,还流传着一个更为传奇的故事。据说,在刘天皆的后人中,有一位特别擅长种植黄瓜的老汉。这位老汉不仅勤劳善良,而且乐善好施,经常帮助村里的乡亲们。有一年,他的黄瓜架上竟然长出了一条异常硕大的黄瓜,这条黄瓜不仅体积惊人,而且色泽鲜亮,口感脆嫩,被誉为“瓜中之王”。消息传出后,黄瓜刘村的名声大噪,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这条神奇的黄瓜。为了纪念这条黄瓜,也为了彰显村庄的特色,村民们决定将村庄的名称改为“王瓜刘”。
王瓜刘村的村民们世代以种菜为生,尤其是黄瓜种植技术更是代代相传。如今,村庄里仍然保留着种菜的传统,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质蔬菜。
在王瓜刘村的历史长河中,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村庄里住着一位以种菜为生的刘老汉,他一家三口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但刘老汉始终保持着善良和勤劳的本性,他每年都会在菜园里种上几架黄瓜,希望以此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
有一年,刘老汉的黄瓜长得格外好,挂满枝头,绿油油的一片,让人看了心生欢喜。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道长路过菜园。由于长途跋涉,道长已经口干舌燥,腹内饥肠辘辘,实在走不动了,只好躺在路边休息。
正巧,刘老汉收工回家,看到道长躺在路边,脸色苍白,便关切地扶起道长来到看菜园的窝棚里。他先是给道长沏了一壶热茶,然后又给道长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道长吃饱喝足后,起身要走。刘老汉又拿出几个馒头,让道长在路上备用。
道长接过馒头,感激涕零。他思考了许久,然后郑重地告诉刘老汉:“你菜园的第二个黄瓜架上有一只最大的黄瓜,它不是一只普通的黄瓜,而是县城东北一个宝库的钥匙。你打开宝库后,会看到一个小孩在碾米,你上去抓一把,扭头就走,千万不要回头。”
刘老汉半信半疑,但在道长的坚持下,他决定试一试。于是,道长带着刘老汉,拿着黄瓜来到宝库所在地。只见宝库大门紧闭,门上有一个锁孔。刘老汉将黄瓜插入锁孔,轻轻一扭,宝库大门轰然打开。刘老汉赶紧跑进去,果然看到一个穿着红肚兜、扎着两只朝天辫的小孩正在碾米。碾盘上的小米金光灿灿,耀眼夺目。
刘老汉不由分说,上前抓了一把小米就往外跑。刚跑出宝库,只见宝库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刘老汉拿出小米一看,不禁喜出望外。这哪里是小米,分明是金光灿灿的金子!
道长见状,微笑着对刘老汉说:“这是上天看你心宽仁厚、善良本分,特意给你的恩赐。”刘老汉正要道谢,只见道长化作一缕云烟,飘然而去。从此,刘老汉和他的后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这个传说在王瓜刘村流传了600多年,成为了村民们口耳相传的佳话。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传递了善良、勤劳和感恩等美德。每当提起这个传说,村民们都会露出自豪和幸福的笑容。
如今,王瓜刘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个传说始终铭记在村民们的心中。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又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村民们前行的道路。记住乡愁,留住根脉,王瓜刘村的村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个美丽的传说,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HAPPY NEW YEAR
惠民县村名歇后语
于大夫看病——药到病除
作者:高秀亭
编辑:郭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