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之初,我曾经固执地以为独处是最好的休养方式。
近一年的退休生活的真实体验之后,生活告诉我:非也!
正应了某情感专家所说:“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
而今,这句话用于我身上很是贴切。真的是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
退休之初,我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独处。
读书、写文章、运动、郊游……
以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的,就没有时间去落寞失意,没有时间去顾影自怜。
其实不然。
2
不管是读书,“走进”一种追求内在充实的境地,还是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万物在一起,总是形单影只的。
一个孤单的人,不语也凄楚。
于是,我加大了读书的力度,加大了去大自然的频次,仍于事无补。
不与人说话,不与其他人沟通。内心里总是空虚的,总是缺乏滋养的。
去小公园散步的时候,时常会看到一些老者,尽管十分注重身体健康,但脸上很少看到自足与笑容。
相由心生。再健康的身体,再挺拔的身姿,缺少了笑容,就缺少了生活的热情与灵性。
3
有一段时间,友说:“你的文字里,都是对于退休的无奈,对于退休的不甘。”
我否认。我只是尚不适应,从未后悔,也从不厌弃。
终于,一次爬野山的经历,让我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
沿途的兴奋、疲累、中途想放弃的念头和翻过一道道山梁到达终点时的欣喜,犹如走过了长长的一段人生,像极了我退休近一年的全部历程。
那次爬野山,我是十几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沿途,我不允许自己走在最后,不管多累也尽力跟上第一梯队。
走在前面的人,会不断地被激励和自我鼓励。
走在后面的人,更容易疲累,更容易自我放弃。
满怀信心地一步步在前面走下去,是走。满心抱怨,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后面,也是跟。
两者的感受和体验会截然不同。
4
那次爬野山的经历,我有两点收获。
一是困扰我三个月有余的胸闷气短,在爬山回来之后,不治自愈了。二是走入人群,与年轻人一起爬山,一路上相伴而行,有说有笑,感觉生活的活力又回来了。
至于读书,我也改变了自己闷头苦读的习惯。
进了一个朋友的读书群,互相推荐书目,相互激励,读书的兴趣更浓厚了。
书友,是一个超级跑友,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了慢跑练习,并且有了一两个慢跑搭子。
退休后,可以走出人群,让自己适当喘息,休憩,与自己相处。
独处一段时间后,就要尝试着再度“出山”,不要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
5
与其他人一起做一件事,可以相互交流。不同的见解,对于同一件事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如此,便可以了解到看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思维自然会活跃起来。对于生活的热情,也会慢慢高涨。
一群人在一起,即便不说话,只是单纯的陪伴,也是一种无声的滋养与鼓励。
退休后的生活,不是一眼能看到头的未来。是不断摸索,不断探寻的未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