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例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梳理课教学实录

文摘   2024-12-24 21:16   江苏  

聚焦语言个性,强化自主梳理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梳理课》课例品鉴

执教:陈天娇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观察:程元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本课荣获2023年上海市第五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梳理课,是该单元十课时的第九课时。本单元前八节课围绕情景理关系就五篇经典散文展开学习,感受作家情思,提升审美品位。第九课时是单元梳理课,在之前阅读基础上,针对作品语言展开梳理与探究,教学目标是:
1.从多个角度梳理五篇散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2.比较不同作品的语言特点,感受作家语言的个性化,理解情思表达与特定语言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目标设置出于以下考虑:从单元所属学习任务群出发,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强调关注作品的“语言表达”: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创作意图;从语言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这里其实有两点要求:一是“理解”层面,从理解语言表达走向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核;一是“欣赏”层面,在理解作品精神和作家情思后,赏析语言运用的独特性。“欣赏”的基础是“理解”,“欣赏”是更高的要求。“理解”与“欣赏”不可切分,但可在不同课时有所侧重。前八课时关注对作品精神内核的“理解”,第九课时进一步就语言“欣赏”展开指导,由此落实学习任务群关于“语言”的两点要求。
从单元融合来考虑,同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要求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辨析词义、探究语言之美需要完整的语境作基础,需要经典作品作示范。本单元五篇散文展现了作家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第九课时可融合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将“词语”赏析纳入教学内容,并拓展其他语言赏析角度。
结合单元文本特点与单元写作要求,“体会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J隋感性”是一要点。前八课时从文字细节切人把握作家情思,对散文语言特点缺乏整体感知,而把握散文语言特点将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情思表达。因此,第九课时需围绕“情思表达与特定语言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开讨论。
【教学实录】
一、交流札记片段。分享梳理角度
(预习作业: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挑选三至五处耐人寻味的语句,写一篇语言札记。)
师: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九节课。前八节课我们围绕五篇经典散文,欣赏景物,感受了作家情思。这节课对散文的语言进行梳理。散文的语言是破解作家情感的密钥。对散文语言的把握越细致,对作家情思的体会就越深入。在学习完本单元课文后,再来一个回望,在联系比较迁移中,我们或许会有新发现、新体验。
师:课前大家挑选自己认为有特色的语句都写了札记,今天让我们分享一些片段。请关注梳理的角度以及结合文本具体的赏析。
师:(投影学生预习作业片段一,赏析《荷塘月色》中“泻⋯‘洗⋯‘笼⋯‘浮”等动词。)这位同学的作业嗣绕一系列动词分析了荷塘月色柔美纯净的特点,不局限于对单个动词的赏析,有一定的整体观。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些动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生:因为日常表达、我们自己的习作中几乎不会这样写,它很有新鲜感。
师:为了新鲜感,制造反常搭配就可以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与“淌”的搭配也不常见。但是,“淌”的空间位移不如“泻”大,“淌”字是涓涓细流,“泻”字更显水势浩大、水流急速,如此才可能显现乳白色。原文想展现月辉倾洒、洁白无比,所以非“泻”字不可。都是反常搭配,如果能够更准确地表现事物形貌的多个特点,这样的动词就更精妙,可以一字传神。(板书:凝练表现事物特点。)再补充一点,将“泻”“浮”“笼”等动词联系起来看,含有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的空间变化,十分流畅。
因此,赏析动词还要“瞻前顾后”地联系起来看。作个小提醒,这个札记片段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需要更规范。
师:(投影学生预习作业片段二,赏析《我与地坛(节选)》中“剥蚀”“淡褪”“散落”等动词。)这个片段也是从动词人手,谈的是写作者与客观景物的互动关系,这是一个新角度,关注到动词背后的情意。但目前的分析过程以转述原文为主,缺少针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怎么分析呢?六个动词不仅带来动感,其中四个动词还打破了原有的词法和句法,比如“朱红淡褪”变为“淡褪了朱红”。这样就凸显了地坛在改变形貌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及物动词意外地提前并带上了宾语,由此显示出地坛对作家命运的预感和共情。作家对语言创造性地运用易引起读者关注,那么平凡普通的词句呢?举个例子,《我与地坛(节选)》中“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一句,其中哪个字引起了你的关注?生:这里的“耗”字用法平常,但其中的情感难以为外人道。普通人都追求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因此非常珍惜未来的每一个日子,不虚度、不荒废。我们绝不会用“耗”来自我形容。
师:那史铁生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耗”,的确普通,但情意复杂。作者对自身处境的失望,对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失落,对时间的厌弃,所有的颓废之感都凝结在这一个动词上。
(板书:传达复杂情感。)
师:(投影学生预习作业片段三,赏析《荷塘月色》中“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等比喻。)这份作业对语言特点的关注从修辞人手,这是反复训练后的敏感性的体现。朱自清这里三个比喻为人所称道,同学们也多加赞赏。可是,是不是非用比喻不可?比喻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有其他更好的喻体吗?
生:抽象地谈荷花的色泽、大小不如用具象的喻体更能激发读者的视觉想象。在多个喻体的追加中反映荷花的多重特点,那么喻体的“多”便是有意义的。
生:我认为抛开此处语句来说,喻体的数量并不能保证比喻的效果。若多个喻体指向事物的同一特点,喻体选用缺乏巧伯I思,反有堆砌之嫌,会落人俗套。
师:你的观点挺有个性,那么请你来评价一下朱自清此处的比喻。
生:“明珠”令人想到明亮的色泽,“星星”使人视觉上增加了一些闪闪烁烁的跳动感,“刚出浴的美人”让人想到了水汽朦胧的氛围,增添了美人的神秘感。这多个比喻有不同的侧重点,用得很好。
师:这里的多个喻体令读者得以想象到荷花的色泽和大小,整体美感风格一致。严苛一些来看,“星星”和“明珠”有一定的相似性,“刚出浴的美人”更好。相较以物喻物,美人的实体形象与荷花相去较远,但从“以花喻人”的书写传统来看又有其合理性,显得更特别一些。“刚出浴的美人”这一喻体最佳,重在神似,以喻传神。荷花具有了古典诗文中的出浴美人清新美好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精当的比喻就应有这样的效用。(板书:传神。)
师:(投影学生预习作业片段四,从句式角度赏析《故都的秋》《赤壁赋》《登泰山记》中的一些句子。)除了词性、修辞手法,还有同学从句式的角度作了梳理。其中提到通过短句使句子有错落感,应该表述得更准确一些:在长句中适时加入短句,有错落之美。这位同学还提到短句的语言节奏,来看她的举例分析。“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结合作家心境,读起来应比较舒缓。“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要读出势如破竹的迅捷之势o《登泰山记》结尾的“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要读得缓慢而有力,在波澜不惊中传达作家的出尘超越之思。短句的节奏可缓可疾,对此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对不同句式的语言节奏不能陷入刻板印象,要结合作家情感来判断到底是快还是慢。
二、赏析所示语句。补充梳理角度师:通过交流札记片段,我们对词性、修辞手法、句式等语言特点有了进一步思考,形成了目前的两条共识(指向板书)。但这是散文语言独有的吗?很难说,是不是⋯⋯能否从这两点出发再聚焦课文语言,找到更多散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妨先以学习任务单上的三处文字为例展开分析。对于小组学习,老师有一点提示:仍然要留意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他又是用怎样的语言形式传递这种情感的。接下来我们逐一来进行交流。
投影: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生:“不宜问”“想问⋯‘不敢问”,我们小组从这三处母亲的心理活动来分析。母亲“想问”什么呢?大概是:“今天你在地坛开心吗?”“有没有遇见好玩有趣的事儿?⋯‘能不能万方数据和我说说?”这些问题来自母亲对特殊孩子特殊感受的在乎。
但母亲忍住了,她判断这些问题对史铁生而言“不应该问”,出于担忧而“不敢问”。三“问”紧凑衔接,反映了母亲的内心波折。在母亲心里,史铁生的自尊和自足比自身担忧的化解更为重要,这是深沉的母爱。
师:从这处语句来看,母亲内心波折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生:母亲反复纠结,很长时间后终下决心不问。
师:是啊,如果换作我们表达,可能是“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不敢问”,把母亲的纠结、谨慎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加了“终于”一词,立马就将母亲纠结的时间之长写出来了,把母亲的隐忍和克制也写出来了。史铁生对“终于”的领悟是母亲去世多年之后。所以“终于”也把他对当年母亲的疼惜和现在自己的不尽懊悔写出来了。一起朗读这个并不起眼的句子吧!(补充板书:传达复杂情感及其波动变化。)(生齐读句子。)师:这里拓展了“副词”这个角度,同学们课后可在本单元的散文中再找找还有哪些有意味的副词。
投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师:先一起读一读,然后分析。(生读。)
生:这里比喻独特,“海上的一条船”,这是母亲焦虑情绪影响下的视觉想象。古园如海,显其空旷,而久寻不得的儿子像船,随时有被海浪吞没的风险。
生:我补充一点,其实这里也能读出更成熟的史铁生在回忆时对母亲的理解。这个比喻中,现在的史铁生仿佛进入了当年母亲的视角,他终于能够感同身受母亲当年的忧心、焦虑和无助了。
师:这组同学对这处语句的特别感受大家读懂了吗?除了比喻,史铁生还刻意用了绕口的长句,在可以用逗号的地方不用(用手指示“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可加标点的位置),在必须用逗号的地方也不用(用手指示“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应加标点的位置)。这让我们读得气都喘不过来,如此密集,是为什么?生:去掉逗号,前后动作变化间的时间被缩短了,把“我”和母亲快速的目光交接和闪躲表现了出来。这里有当年“我”的任性,也有母亲无言的体谅。
师:借用前一位同学的思路,史铁生现在用这样的句子去写,又体现了母子间的相互理解、关系紧密,只是这是作者迟到的领悟。作者不说痛悔,但用了这样特殊的表达,字字含有痛悔。(指向板书中的“复杂情感”。)一起朗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再梳理一下,看看本单元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反常表达值得玩味。下一个小组。
投影: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圈。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生:我们组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本段,其一意象,其二短句。作者选用了“石“‘松”“雪”等意象暗示清高、不屈之人格追求。这里的短句结合内容意思,读来沉缓有力,情感表达坚定。
师: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可有多个赏析角度。极短的句子放在原文语境中显得极其独特,使全文在结尾处语言节奏陡然变化,表达出坚定的心志。在用词上刚才关注了几个意象,还可关注“多”与“少”,两词对举将所见之景勾勒得清晰明了,看似简单实则质朴、厚重。姚鼐惜墨如金,用最少的语言传达了最丰富的情感,耐人寻味。通过这处文字,不难发现情意的表达需要综合调动字、词、句、修辞等多方面的技巧。我们品读时也要结合语境和对作者情志的理解,对文字特点进行有机的整体的把握。
师:至此,我们就拓展了“副词”“标点”两个角度,并从作家的复杂情感出发,观察独特甚至“反常”的语言运用,推进了对散文语言特点的认识。
三、探究语言个性。丰富原有理解
师:散文语言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特点,但它们并没有使散文变成“同一种容颜”。千百年来,它们在作家笔下化成了无数灿若星辰的美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班一位同学的札记可能会对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有所启发。大家来看。(投影两段文字,其一为《故都的秋》中对落蕊的描写,另一段是《我与地坛》中的“譬如秋风忽至⋯⋯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他注意到了郁达夫笔下的落蕊和史铁生笔下的落叶,联系到一起可以进行怎样的分析呢?一起先朗读后再分析。
(生齐读。)
师:(投影学生两个札记片段。)这位同学在论及史铁生对落叶的描绘时很投人情感。在此之后,他从作家们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持的审美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最终他认为,情意是散文的核心,它影响了文字。我有一点补充与大家分享:这两处,作家的内心可以说都是“静”的,郁达夫在清静悲凉中玩味生命的凋零,史铁生在沉静中凝聚生命的力量。郁达夫因为赏玩生命的凋零,所以花了不少笔墨写落蕊从枝头坠落到彻底抹去存在痕迹的过程;他放大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来感受这个过程,以更多的停顿来表现赏玩的悠闲。而史铁生赋予落叶以积极的心态,用更连贯流畅的句子表现了他的生命活力。这种联系、比较的方式也是深入散文的一种思路。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有不少片段可以这样勾连起来再品读。请大家迅速找找。
生:比如姚鼐和史铁生都写到了落日——“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和“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生:朱自清、郁达夫、史铁生的散文里还都写到了蝉。
师:这些都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对象。大家尝试分析一二。
生:蝉是经典意象,《荷塘月色》中将热闹的蝉声与现实对比,引发一种落寞之感,导向后文古典遥想中的江南;《故都的秋》中蝉有衰弱的残声,这是令作者沉醉的典型意象,那处文字读来悲而不哀,是一种享受;《我与地坛》中提到了蝉蜕,史铁生因人生价值的陡然失却而寂寞,那处文字放在整个语境中,给人以沉静之感,没有悲哀。
师:反应很快,分析细致。古人写蝉,或抒发凄楚哀婉之意,或自喻高洁之志。传统意象进入散文创作中,也有多重发挥,贴合情感,写法不同,美感不同。大家课后可就这些反复书写的景物再作梳理。
师:关于散文语言的特点,我们通过本节课的梳理作个小结。现在,你对这几句话有怎样的理解?(投影王安忆的话:散文才是“血肉筑起的长城”,不用一砖一瓦的。感情在这里,显现了它的肌肤纹理,纤毫毕露。)先来朗读。
(生齐读文字。)
生:王安忆这段表达很感性、很形象,强调了散文的本质在于个人情感的舒张,很可能是极其私密的感受。让私密情感外泄的方式就是语言运用。我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作家想说明白又不想很直白地表露私密感受,作家想说明白又受困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所以我们需要从文辞的“异常”中把握散文的情感。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可能日常写作实践也给她提供了这样的感受。散文中的语言形式是肌肤纹理,是深层情意的表层显现,通过语言表层直抵文字的情意深处是散文阅读的要义。所以,要关注反常的语言使用,也要关注平常文字中不平常的情感;要结合整体语境把握语言特定的艺术效果,不能标签化;要以散文语言的一般规律为核心,也要能多角度地赏析文字,避免程式化。
师:回顾课前札记写作与课堂分析过程,想一想,品味散文语言有哪些可用的方法?
生:可以采用替换、比较的方式来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性。在对散文语言的一般规律有所关注之余,也要关注作家个性化的独特表达。
师:“发现共性”“关注个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样才能从散文的书写传统人手,发现作者个性化的创造。(投影“本课结论”与“学法小结”相关内容,略。)
师:最后布置作业
(投影):
1.延续课堂学习活动二,把握散文语言的基本特点,从更丰富的语言形式特点切入,再度梳理课文;2.延续课堂学习活动三,挑选落日、蝉等意象,比较不同作家的个性化表达;3.完成1和2后,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修改札记。
【名师观察】
散文是个人化言说的产物,因此,涵泳语言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为许多教师所运用,然而同样着眼于对散文语言的品读鉴赏,这节课却在以下两方面集中体现了陈天娇老师独特的思考与处理:
其一是充分依托学生的自主梳理探究活动。品读语言容易关注局部,陈老师则立足单元梳理开展教学。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完成语言札记的写作任务,重读课文,发现了散文语言的“耐人寻味”之处。课堂学习中,学生结合预习,从遣词、造句、修辞等角度切入,对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展开深入品读,进而在教师指导下推敲了易被忽略的语言细节,探知了语言背后作者细腻、复杂的心绪。课后,学生延续课堂学习,对本单元散文的语言展开进一步梳理,以求得新的、更丰富的认识与发现。在此过程中,陈老师不断提示、总结语言品读的着眼点;学生则在对语言材料的不断聚焦、比较、辨别和判断的过程中寻找关联,将他人的言语经验和外在的语言知识内化整合进自己的言语系统。由此,学习就脱离了零敲碎打,而产生了由乱向整、由散到聚之效。
其二是不断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独特的表达。赏析语言容易割裂言意,导致以抽象的、机械的方式去理解散文语言的共性;陈老师则能时时以问题驱动学生,发现散文语言的个性化特点。在预习作业中,陈老师要求学生聚焦“耐人寻味”的语言。这“耐人寻味”既指语言形式上的别具匠心,亦指情感内涵上的细腻独特。学生须从一个特别的词、一处特殊的标点、一种别样的语气人手,去探究作者特定的表达意图。在课堂讨论中,陈老师又调动学生的言语经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表达是传情达意的最佳方式吗?作者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表达?一系列追问,在看似无疑处“生”疑,让学生在作品语言的细腻处、陌生处反复咀嚼,以洞察写作者的匠心,体悟作品的深意。陈老师还借助个别学生的梳理,引导更多的学生发掘出了不同作家表现同一景物的差异,使学生具象地认识到个人体验与主观选择对写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散文是极具个性的文体,是作家用个人化的表达,书写他的眼中之景,抒发他的心中之思。若不能深入文字体会,学生便无法真正走进散文作品,也无法真正了解作者的内心。王荣生教授曾说:“建立学生与‘这一篇’的链接,是阅读教学的通则。”如何在散文教学中经由语言的品读梳理有效地建立起这种“链接”,陈老师的这节课或许能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摘自2024.7—8《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中学语文教学文摘
推荐各年级课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及其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