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例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文摘   2024-12-22 19:38   江苏  
超越景物描摹,读出个性情感
——部级精品课《荷塘月色》品赏
颉甜甜 甘肃省酒泉中学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从单元阅读教学的整体要求来看,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学会赏析名家写景散文景物描写中的情感个性、人生思考、写作技巧与语言艺术,二是比较透彻地了解散文的文类特征和艺术特点。教材“学习提示”部分提到学习这篇课文时需要重点关注语言艺术,“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鉴于此,在教学中,笔者将教学重心放在赏析名家的语言艺术,希望学生能够读出隐藏在景物描写背后的情感与意蕴,领会作家在言语表达中的匠心,借助名家的语言艺术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荷塘月色》是文质兼美的语用典范,凝结着朱自清先生在语用方面的经验、技巧与智慧。许多学生对文章的语言之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具体分析时不知从何处下手,且解读多在文本外围打转和浅层次滑行。如何让学生立足文本,读得深入,读出收获,在多文本联读中读出不同作家表达的艺术与匠心就成了本课的设计重点。所以,本节课聚焦经典写景散文的语言艺术,设计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读出景物描写背后的情感与意蕴”和“在语篇联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家语言背后的构思与匠心”两个学习目标,希望学生能经由赏析名家的经典作品来丰富自己的言语经验。为了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与余光中对话”的典型情境,安排了“文学短评写作”的典型任务,力求让学生紧扣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其语用能力的发展。
【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聚焦《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余光中先生曾对《荷塘月色》多有批评,认为此文语言生硬,明喻过多,“浪得盛名”。余先生也是著名作家,他说得到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聚焦景物描写,从语言切入,来一探究竟。学习结束后,请大家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写一篇文学短评,回应余光中先生对此文的批评。
学习任务一:聚焦“月下荷塘”。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
师:首先,我们从挑战性较小的一个任务开始。
投影:这篇文章描写荷塘月色部分的语言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写景句子和大家分享,分享的时候请说明喜欢的理由。
生:我最喜欢的是“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个比喻句用了很多喻体来写荷花,用喻很丰富,写得也细腻,写出了荷花的美。
师:你很有眼光,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语言修辞的重点。比喻确实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的比喻却不太喜欢,他觉得这些都是明喻,不够含蓄委婉,艺术性不高。对此你怎么看呢?
生:不太好说,他们都是大作家,我觉得写得挺好。
师:没关系,咱们慢慢来。接下来,我们就顺着你的思路,先聚焦这个比喻句,看看能否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人手把它读得更丰富些。我们先来看一个短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你说写得很好,那这句好在哪里呢?
生: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轻柔。
师: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品读语言时,可以改写原句,再与原句进行比较,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妙处。
例如,我们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改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前一句写了“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亭亭”这个修饰词与之有对应,实际上写出了荷叶的茎的修长与耸立;舞女在起舞,她的裙是飘动的,所以“裙”这个喻体说明此时的荷叶也是动态的。荷叶为什么会动?因为文章提到了,荷塘中时不时有微风吹过。当亭亭的舞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时,朱自清在干吗呢?在投入地观赏。所以,从这个比喻句中我们能读出来的东西简直太丰富了:不仅能读出荷叶的茎的修长挺立之姿,也能读出微风过处荷叶的动态之美,还能读出荷叶质地的轻柔,更能读出朱自清先生观赏时的投入和喜爱。
师:下面同学们试着运用我们刚才的方法,争取把剩下的几个比喻句读得更丰富些。
投影:
从“亭亭的舞女的裙”中,我读出了                                              
                                                                  
从“一粒粒的明珠”中,我读出了                                             
                                                                             
从“碧天里的星星”中,我读出了                                            
                                                                            
从“刚出浴的美人”中。我读出了                                                  
                                                                             
生:从“一粒粒的明珠”中,我读出了荷花的耀眼,也间接读出了月光的明亮,还读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与珍视,因为父母疼爱自己的女儿时都喜欢把女儿称作“掌上明珠”。
此外,作者选择了“一粒粒”这个数量词而没有用“一堆堆”,是因为荷花稀少,这也能看出作者对荷花的珍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读得很丰富,不仅读出了荷花数量的有限,还读出了荷花和月光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读出了作者对荷花的珍视与喜爱。
生:老师,“碧天里的星星”一句中,“碧”就是绿的意思,天是蓝色的,有时是灰色的,但没有绿色的天。既然“星星”是荷花的喻体,那么“碧天”就应该是荷塘的喻体。之所以说“碧天”,是因为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所以,这个句子表面上看只有“星星”一个喻体,实际上“碧天”也是喻体。“碧天”里的“星星”本就不多,所以作者的目光自然就都聚焦到荷花上了,写出了作者当时专注而投入的状态。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慧眼如炬,这个比喻确实不一般,不仅有双重喻体,而且还写出了作者观花时的投入与专注,也能折射出他获得了暂时宁静的心态。
生:“刚出浴的美人”这句中,作者把荷花比喻成“美人”,表现的是荷花的美。“刚出浴的美人”身上有淋浴后的水,表面上看荷花上没有,但只要联系下一段里“月光如流水一般”一句就好理解了:月光既然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那朱自清先生把荷花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就很自然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句也是表面上一个喻体,实际上是双重喻体。
师:你的解读很深刻,能够联系上下文,这是很好的阅读意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朱自清先生的比喻其实用得非常高明,表面上是一个喻体,实际上是两个喻体,只不过一个明写,一个暗写。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大作家经典作品的景物描写背后都有丰富的意蕴,读这类文字,要争取读出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情感与意蕴来。
学习任务二:聚焦“塘上月色”。读出文段背后的构思与匠心
师:下面我们提升一下难度,看看能不能超越句子本身,读出文段背后作者的构思与匠心。我们先聚焦“月下荷塘”部分,也就是文章第四段,看看什么叫“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投影:
1.数一数:文段中的荷叶与荷花哪个更多?
2.辨一辨:文段开始、中间及结尾部分的内容重心落在何处?
3.想一想:将第四自然段想象成一片荷塘。段落前后两部分内容都是荷叶,只有中间几句是荷花。
师:荷塘里的荷叶多。荷花少。因为荷塘中“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花只是“零星地点缀”,这两个句子从内容层面直接告诉了我们荷花与荷叶的数量关系。那文段有没有从形式上也告诉我们这个特点呢?有的。数一数文段中荷叶与荷花出现的次数,就会发现荷叶出现的次数多,荷花出现的次数少;辨一辨文段开始、中间及结尾部分的内容重心,就会发现开始和结尾部分都落在了荷叶上,只有中间部分落在零星的荷花上;而如果将第四自然段想象成一片荷塘,就会发现:段落前后两部分内容都是荷叶,只有中间几句是荷花。段落的形式设计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荷叶弥望、荷花点缀的特点。这样一来,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就实现了高度统一。这就是语言艺术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的标志性特点。刚刚我们一起分析的是“月下荷塘”中的一段,下面大家能否借鉴我们刚刚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塘上月色”部分?生:感觉很难。
师:确实有难度。朱自清先生在这一段中对于塘上月色的特点在整体上是怎么评价的?
生:“和谐”。
师:朱自清用“和谐”来概括光与影的特点,那你觉得他笔下的景物“和谐”吗?生:感觉挺“和谐”的。
师:老师对这段文字作了一些处理,大家填一填,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投影: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 ),天上却有一层( ),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师:发现了吗,括号里填的内容在搭配上有什么特点?
生:性质上都是相反的,一静一动,一明朗一朦胧,一丑一美。
师:很敏锐,发现括号前后填的内容性质上是相反的。作者把月光比成流水,流水是动态的,所以用静来平衡;满月是明朗的,就用朦胧来平衡;鬼影是阴森的,再用倩影来平衡。动与静、明朗与朦胧、鬼影与倩影从性质上看是矛盾的,但是作者这么一搭配,恰好起到了中和的作用,从而表现出了“和谐”的特点。
师:朱自清先生出门的时候内心“颇不宁静”,那看月色的这会儿内心有没有获得宁静呢?获得了。因为景物是心境的折射,光与影的和谐反映了他内心的“和谐”。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语言的形式(将性质相反的内容一前一后地搭配以表现景物“和谐”的特点)和内容(内心的平静)之间实现了深层的统一,这就是作者高超的言语艺术。
学习任务三:联系经典文段。读出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
师:通过分析前面的两段景物描写,可以发现:文学语言修辞背后渗透的其实是作者内心的情感,语言形式和内容高度协调的背后折射出的也是作者的心境。大作家的写景文字,乍一看仿佛是在描摹景物,但细究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借着万方数据描摹景物来传递自己的个性与情感。我们不妨选取《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片段作进一步的分析,看看他们在表达上有哪些共性与个性。
投影: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师:有着“衰弱的残声”的“秋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悲凉、凄凉、感伤⋯⋯
师:能否聚焦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说说郁达夫是怎么看待和定位“秋蝉”及它的“残声”的?
生:“北国的特产”,“特产”就是某个地方特有的产物。“秋蝉”的“残声”本身是凄凉的,但他把“秋蝉”的“残声”说成是“特产”。
师:郁达夫把“秋蝉”的“残声”看成是“特产”,那他把“秋蝉”又看成是什么?
生:“家虫”。
师:我们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就是“家”字。“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个把“秋蝉”当成“家虫”的人,他说起“秋蝉”的时候感情应该是怎样的?生:亲切。
师:一般人在提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的时候,都会感到凄凉悲伤;但郁达夫不仅没有悲凉之感,反而觉得亲切,还能从这具有悲凉色彩的“北国的特产”中寻觅出一种美感来。
这就说明,郁达夫的审美是非常独特的。他的情感不在别处,就在关键的词汇中,就在典型的句式里。名家笔下的景物描写往往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摹,其背后渗透的其实是独特的情感与审美。那其他作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投影: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师:从这段文字里,你读出了史铁生此时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
生:伤感,痛苦,失落。
师:如果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句话去掉,从剩下的景物描写中你还能读出史铁生的失落和痛苦吗?再读一读,想一想,当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哪些词总是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生:“剥蚀”、“淡褪”、“坍圮”和“散落”。
师:为什么会关注这些词呢?
生:因为这些词都与衰落、残破等有关。
师:这段话能否修改成下面的样子?
投影:
四百多年里,古殿檐头华丽的琉璃被剥蚀了,门壁上鲜艳的朱红淡褪了,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师:史铁生为什么要把“剥蚀”、“淡褪”、“坍圮”和“散落”这些词放到前面来?
生:他想强调地坛的破落、荒芜与衰败。
师:为什么他要强调地坛的这一面呢?
生:因为他残废了。
师:一个身体刚刚残缺的人,当他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容易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灰暗的一面。一个生命有残缺的人,他在遭遇不幸的最初。能看到的只有荒芜和衰败,因为景物的荒芜衰败和他的生命、情感是相照应的。所以,他在描写地坛的时候,才把那几个词提到了前面。那大家看,这个句子也不简单呀,史铁生绝不仅仅是在写地坛的衰败,我们从他对句式的特殊安排中还读出了他刚刚遭遇不幸时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师: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作家的经典作品都凝结着高超的言语智慧。课后请先在网络上查找并阅读余光中先生的《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再结合本堂课学到的内容,写一则有关《荷塘月色》景物描写的文学短评,表达自己的看法,回应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先生语言和修辞上的批评。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中的精品。有关研究数量多,角度也丰富。从“心里颇不宁静”原因的追问到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朱自清先生进行潜意识分析,从语言艺术的细致赏析到文本意蕴的耐心追索⋯⋯面对这样丰富的研究资源,如何设计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语用经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经过分析现实学情和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结合文本特质,笔者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位为“经典写景散文的语言艺术”,确定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读出景物描写背后的情感与意蕴”和“在语篇联读的基础上,理解作家语言背后的构思与匠心”两个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笔者又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聚焦‘月下荷塘’,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二是“聚焦‘塘上月色’,读出文段背后的构思与匠心”,三是“联系经典文段。读出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这三个学习任务前后衔接有序,难度逐渐提升,从单篇文本赏析走向多个语篇的联读,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中更好地理解语用知识、建构语用能力、发展语用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聚焦文本语言艺术,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也产生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考火花。在“聚焦‘月下荷塘’,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意蕴”这一环节,学生对“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这两处的分析令人惊喜,他们不仅读出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情感,而且敏锐地发现这两处表面上是一个喻体,实际上是一明一暗两个喻体,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这也为课后的文学短评写作积累了材料。在后续的两个环节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思考稍显窒滞,回答相对简短,内容深度不够,这表明他们遇到了学习困难。究其竟,一是因为这两个环节的学习任务难度有所提升,二是因为涉及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盲点和经验盲区,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地提供学习支持。可以看到,当笔者不断地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后,学生的思路才渐渐打开,经由师生间的对话,学生逐渐理解了文本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也逐渐理解了蕴藏在景物描写背后的言语智慧。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尽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支架的支持下,相对深入地理解了作家隐藏在景物描写背后的言语智慧,也在多文本的联读中读出了不同作家表达背后的共性与个性;但也必须看到,学生对此类经典文本的阅读经验还不够成熟,离结构化的经验建构尚有距离。如何让课内的学习经验切实地迁移到课外的自主阅读,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24.11
往期链接
郑萍《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汲安庆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王林 邓彤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及品析
武春梅《荷塘月色》课堂实录视频

中学语文教学文摘
推荐各年级课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及其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