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文摘   2024-12-03 22:54   江苏  

自读课的品析教学尝试

——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教学设计

刘君,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实验学校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响亮地回答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哲学命题,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教读本文,意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品读文中的关键句,进而领会作者的中心观点和感情,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精神;认识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2.品读课文精句,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3.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精神,感悟活着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内容,理清文脉;品读精句,理解意蕴。
【教学方法】
朗读、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
朗读—— — 品析
【预习要求】
1.解决字词问题,了解作家。
2.读标题,读课文和旁批,感知文意,理清课文的思路与结构。
【时间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5 分钟)
1.直接导入: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在 95 岁高龄时完成了《罗素自传》,在自传的前言里他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我为什么而活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哲理散文。
2.什么是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就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道理的散文。(齐读,笔记)
3.积累词语:
(1)字音字形:
è 制 jù 风 bīn 临 震chàn 俯 kàn 云 xiāo 呼 háo(在文中勾画出来,并注音)画线词语的读音、字形是我们易错的,请大家读一读,用手在桌面上写一写。
(2)词义: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濒临:紧接,临近。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小结:我们积累词语要注意音、形、意。扫清了字词障碍,我们就能顺利读通文章。
活动一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6 分钟)
爱因斯坦曾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份快乐吧!
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1.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结合全文,理解标题的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通过设问,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有人说,罗素的这篇散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活动任务: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任务:
话题:这篇文章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总领全文。然后                                                                         
第 1 段: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总领全文。
(总领的句子,让学生勾画出来,齐读,思考: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意义?)
第 2-4 段:分别论述追求爱情、寻求知识、以及同情苦难的原因。
(段首的提示句让学生勾画)
第 5 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梳理后,让学生齐读勾画的句子。
小结: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罗素对我们的回答。像这样的结构形式就是总—— —分—— — 总,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这既是文章的章法结构之美,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3.再读课文,完成“段”的品析。
活着的三个理由: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话题:第二三四段中美妙的“三”的发现。
第二段:寻求爱情的三个原因第三段:寻求知识的三个目标:人类,星辰,思想威力(人类,自然,社会)
第四段:同情心关注三类人物:儿童,受害者,老人
小结:二三四段的结构规律都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的寻求,第二个层次是“我”的感受。
活动二 品读精句,理解意蕴(12 分钟)
过渡: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悟作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文采斐然,有许多意蕴深刻的语句值得我们认真揣摩、体会。
任务:我发现文中的一个精句。(找出精句,并做好批注)
比如: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感情比作“飓风”,是指这三种感情像飓风一样强烈,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他的内心世界。“深深的苦海”指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作者因为追求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各种困窘,最严重的时候是已经绝望了,以致他无比痛苦。强调了追求过程的艰难。
2.爱情解除孤寂—— 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出没有爱情的生活是孤寂的,那感觉就像置身于“世界的边缘”,感觉到的只有“冰冷死寂”,仿佛自己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深不可测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无底的深渊中, “我”不能自拔,几乎会丧失生活的希望,从而反衬出爱情的美好。
3.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是圣洁而浪漫的,是能够给“我”带来狂喜,带来欢愉,有甜美的爱情的爱的世界。作者认为爱情是这美丽的神秘缩影,以此来赞美爱情,告诉我们他追求爱情的理由。
4.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知识链接
罗素的主要成就:罗素一生著书 71 种,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建树,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20 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可见,罗素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5.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
1914-1917 年,他一直为反战活动而奔波。他组织了“拒服兵役委员会”,并因一张传单而被法院判为有罪,并因此被三一学院解职。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因反对英国参战,被控反战宣传罪而判刑 6 个月。
1950 年,他广泛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
1955 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 年,89 岁高龄的罗素和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他们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 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70 年,在他逝世前两天还在写政治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
可见,罗素一生历经磨难,活得很苦。
6.“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既然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结合罗素其人及课文回答:(1) 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些付出辛苦是值得的。(2) 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无法,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3)苦中伴随着乐,例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3)虽然罗素最终没有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是他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是值得的。
由此可知,罗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结:他为这三种感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他觉得值得,无悔一生!
可见他是一个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人。
活动三 联系自我,抒写感悟(7 分钟)
1.毕淑敏语: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做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而且确立目标要趁早。
2.悟读课文,思考活着的意义。
过渡:罗素为三大追求而活着,这是他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带给我们启发和深思。
话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怎么活?请用一段话来表述(50 字左右)。
展示,交流。
小结:愿我们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活得扬眉吐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都能梦想成真!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 2019 年 08 月
往期链接
1、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实录
2、黄厚江 《背影》教学视频
3、王 君 《背影》教学实录及悟课
4、韩军、李华平《背影》之争的来龙去脉
5、韩军、李华平《背影》之争的来龙去脉(续篇)
6、李金霞 孙松梅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
7、杨 琳 严郁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实录与评析
8、颜维奇 魏本亚 《昆明的雨》教学实录与观察
9、范宇颖   八上第四单元作文“语言要连贯"教学实录
10、曾黎明  八上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  优秀作文
11、赵轩  八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案例

      12、《背影》课堂实录与评析

      13、创意教学   《白杨礼赞》课堂实录及点评

      14、名师课堂  余映潮《永久的生命》教学视频

中学语文教学文摘
推荐各年级课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视频及其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