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例 李焕然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文摘
2024-11-30 23:00
江苏
《拿来主义》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基于深入了解学情,实现“以学定教”的目的,笔者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从预习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主义”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感到困惑;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误读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提出,文本的写作时代离现在太远,无法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在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并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致力于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搭建课堂学习支架,强化思辨性思维;环环相扣的三个课堂活动,旨在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习文本“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并理解“拿来主义”这一思想中蕴含的“理性、开阔、自主”的理论价值。1.梳理文章脉络,掌握“先破后立”的驳论文的论证方法;2. 通过分析鲁迅先生如何“为时代诊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分辨“闭关主义”“送来主义”“送去主义”“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等概念,并认识它们的危害;3.分析“大宅子”的比喻中“拿来主义”者面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并结合当下的某些文化现象,深入理解“拿来主义”跨越时代的意义;4. 深入理解鲁迅先生“冷眼观世界,热心救国民”的高尚情操。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毛泽东曾经说过:“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以一双冷眼观世界,一颗热心救国民。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经典杂文《拿来主义》。在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大家预习这篇文章时产生的疑问,大概分成以下几类:“拿来主义”的含义,“拿来主义”在现实中的误用,“拿来主义”到底针对的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以及“拿来主义”在当下生活中应该如何应用。师:针对以上这些疑问,我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显示,关于“拿来主义”含义的理解,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部分理解了,12% 的同学觉得自己完全理解了。绝大部分同学认为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针对外来文化而作。另外,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这篇文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活动。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厘清作者批判、反对了怎样的观点,支持、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生:我以“拿来主义”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左边梳理的是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先批判的三种主义,分别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右边梳理的是面对外来文化的三种不同态度,以及由这三种态度所区分出的三种人,分别是“孱头”、“昏蛋”和“废物”。最后,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应有做法,那就是“拿来”“占有”“挑选”。师: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清晰,对于鲁迅先生的观点和行文逻辑把握得很准确。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你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生:我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发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上来就提出“拿来主义”,而是先批判了几种其他的错误主义,还批判了几种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批判的主义是“送来主义”、“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而批判的态度则是“孱头”、“昏蛋”和“废物”。在批判了这些错误主义和态度后,鲁迅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我们应该做“拿来主义”者,去“占有,挑选”,无论是“使用”、“存放”还是“毁灭”,都要自己决定。师:大家制作的思维导图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我们发现,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来绘制思维导图,其实在梳理脉络的时候都能发现,这篇文章运用的是一种先批判后支持的写作方式,先批判也就是“破”,而支持也就是“立”。所以,文本运用的正是一种先破后立的写作方法。同时,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鞭辟入里的观点来源于他对周遭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体会。师:厘清了作者思路之后,我们发现,此文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文化弊病。那么,鲁迅先生是在为哪些时代弊病看诊呢?请同学们深入文本,填写下面这张病例单,上面包括病名、症状、病因和危害。生:第一个病名为“闭关主义”,症状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病因实质上是文化的不自信。危害是故步自封,持续下去会造成闭关锁国的后果。生:第二个病名叫“送去主义”,症状是送古董、送活人,所谓“发扬国光”。病因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文化自卑、崇洋媚外。它的危害是经济衰败、主权丧失。就像文中所说,我们将无法给后代留下“礼品”。生:最后一种病名叫作“送来主义”,症状是我国被迫接受了一些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等等。病因是外国实行的文化经济侵略政策,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这是“送来”的东西,是“抛给”的东西,而不是“抛来”的东西。这个危害是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导致对外国文化一味排斥。师:大家对文字很敏感,察觉到了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送来”“抛给”“抛来”这几个看似相同的词语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区别。关于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大家能总结出来吗?生:“抛给”=“送来”≠“抛来”。也就是说,“抛来”是一种无目的、随意的行为;而“抛给”是有目的的,属于带有某种强迫性质的行为。师:很好!为何“送去”是对外国人的讨好,是崇洋媚外,“抛给”却是别人强行加之于我们身上的迫害呢?这两个词本应是一来一往、礼尚往来的关系;而在这里,却分明有了高低。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微,地位低下,任人宰割。作为弱国的子民,这一定深深刺痛了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师:从以上的病例单来看,鲁迅先生似乎是在批驳当时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那么传统文化是否在鲁迅先生的讨论范围内呢?请根据课文内容和下列材料,说一说你的思考。材料 1: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中国社会充斥着“文化复古主义”的思潮,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群人,主张诵经复古,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还有一股“全盘西化”的思潮兴起,代表人物为胡适,他们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应当完全地学习西方文化。材料 2:《拿来主义》写于 1934 年 6 月 4 日,而在 1934年 5 月 28 日,《大晚报》报道称,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去国外办美术展览;梅兰芳准备前往苏联演出,该报赋予其“发扬国光”的意义。材料3:鲁迅一直关心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他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当中写道:“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一句话,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必定是好,何以应该保存?”生:我觉得鲁迅先生的胸怀很宽广,他既关注外来文化,也关注传统文化。师:你说得很好。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众说纷纭,不过老师赞同你的观点,我也觉得鲁迅先生眼界非常开阔。他一直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两者皆在他的视野里。换言之,这篇文章针对的是所有文化。那么,由此你能为以下的症状各取一个病名吗?师: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给它们都分别起了怎样的病名呢?生:第三个是“投降主义”。前两个我认为它们很相似,只是程度有区别,我把它们都取名为“逃避主义”。师:第三种病症是“投降主义”。前两种症状确实非常接近,我们来仔细分辨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面对文化是一种完全不敢接受的态度,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命名?师:很好,而第二个症状,对于文化的态度是不承认,不能正视其存在的意义,盲目地否定一切。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上的“虚无主义”。师:通过活动,我们明白了逃避、虚无和投降主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这个部分,鲁迅先生先破后立,而且破立结合,引出了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破为批判,而立是为了解决。他鞭辟入里的观点,来源于对国家国民深切的责任感。师:鲁迅先生不仅分析时代弊病,也为时代开出了药方。针对不同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填写下面的治疗流程单。生:第一处应该填“挑选”。后面的“鱼翅”等四种东西,我认为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一种比喻论证的手法,“鱼翅”比喻的是“有益之物”,所以后面应填写“使用”;“鸦片”是“益害兼而有之”,我填写的是“批判性使用”;“烟枪和烟灯”是“害大于益”的东西,应填“送一点到博物馆,其余毁掉”;“姨太太”是“有害之物”,应该遣散,我填写的是文中的词语——“毁灭”。师:这组同学总结得非常好,不仅梳理出了整个的治疗流程,而且还指出了鲁迅先生在这里使用的比喻论证的方法。那么,用这样的一张治疗流程单,我们最后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呢?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时至今日,社会上依然有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亟待我们用这张流程单去治疗。第一个例子是在许多短视频平台上,凡是介绍外国文化的视频的评论中,都会充斥着一些诸如“外国人更善良坦率”“有机会出国我才不会回来”这样的言论。第二个例子是,当前我国的街道名有很多洋化的现象,很多国货品牌的名字也很爱模仿国际大牌。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能总结出这两个例子分别属于文化上的什么主义吗?生:这两个例子都是文化上的一种“投降主义”,崇洋媚外,骨子里透露出文化自卑。师:是的,但是当今的中国,更多的人都能做到正视文化间的差异,并自觉做到“拿来主义”,你能举出实例吗?生:本土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口碑双丰收。导演田晓鹏说,他吸收了部分西方的先进电影技术,来重现东方美学。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已经能利用本课所学,对当下的文化现象进行非常准确的分析了。通过这一活动,我们了解到,面对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大胆吸收,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师:同学们,通过以上几个活动,我们来总结本课所学。20 世纪 30 年代,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复古主义”逆流和“盲目排外”的情绪,以及国民党政府奉行的“送去主义”的媚外政策而提出的,意在告诫国人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以及外来文化。今日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唯有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新文化,才能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师:“先破后立”既是一种论证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鲁迅先生用一双冷眼观世界,一颗热心救国民。杂文是承载鲁迅先生忧国忧民之灵魂的最恰切的体裁之一,他的见地、他的忧思、他的精神穿越时空,从他的那个时代延伸到现在,他永远活在当下的中国。师:本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对鲁迅先生的研究和对文化的探索不能停止,课后请完成以下任务(投影):1. 阅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人相轻”》《说“面子”》,深入感受鲁迅先生“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和人生态度。2. 用“先破后立”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你认为值得探讨的现象,并用这种方式完成一篇小杂文。3. 当时人们对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持何种态度?“拿来主义”在后来为何会被误解?去搜集资料,探究这个词的历史沿革,形成一篇报告。《拿来主义》是经典名篇,也是挺难教的课文。李焕然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有扑面而来的新鲜感,课堂教得简约,学生学得扎实。如何做到简约而又扎实的呢?李老师至少从以下方面下了功夫:一篇课文到底教什么、学什么,往往要综合考量教材和学情的最佳“契合点”,即在特定单元和特定学段,学生最适宜学什么。这节课就充分考虑了该课的单元“地位”——跟《劝学》《师说》《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一起体现了“学习之道”这一人文主题。前两篇论述学习的意义,后两篇描述读书的经历,《拿来主义》侧重讨论学习态度与方法的问题。整节课充分考虑了在这样的单元背景下完成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即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来看,都倡导“拿来主义”,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应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李老师还抓住“学习提示”,梳理和把握了论述的脉络层次,学习了破立结合的写法,感受了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课前通过调查问卷,全面掌握了学生的预学情况。而从学情入手,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关键,不会旁逸斜出,学习内容集中简约。这篇文章涉及诸多概念,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拿来主义”, “抛给” “送来” “抛来”, “孱头” “昏蛋” “废物”,等等。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一般很难理清楚。课堂上李老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并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描述。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学生在提取关键概念的基础上,厘清概念间的逻辑,再将文字转化为思维图,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较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课堂上另外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替时代诊病,二是为当下开处方单。这两个活动的任务驱动性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两个任务紧密相关,任务推进讲逻辑。杂文不单要有批判,还要有建设性意见,即在替时代把脉问诊的基础上,还要开出良方。“闭关主义”的病因是文化不自信,“送去主义”的病因是崇洋媚外,“送来主义”的病因是外来文化侵略。鲁迅先生针对的不单是外来文化,还包括传统文化,课堂通过病历单的形式理清了“投降主义”“逃避主义”“虚无主义”三种态度的表现。最后是为当下开药方,以流程图的形式,提取关键内容,梳理脉络,理解意图,并结合当下文化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这节课,至少有三个层次的收获:一是学会梳理结构。理清作者行文层次与脉络,这是基础性阅读,也是最关键的阅读。一篇难以读懂的文章,首先要理解文章论述内容和论述方法,进而了解作者的批判内容。二是学会论述的针对性。知道文章是在针对什么展开论述的,就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批判力量。三是从字里行间深刻领悟作者的批判精神。学生获得认知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与学情调查的内容也基本吻合,课堂学习解决了预学时的难题。这也表现出教学的针对性,而只有针对学习疑点与难点组织教学,教学效率才会更高。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还有待提升,比如学生的阅读交流、思想碰撞从课堂教学来看还有待加强,要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下去理解文化,以及过去与现在,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