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课例 王琳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实录
文摘
2024-12-01 22:57
江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在的单元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单元,对应“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这一任务群要求学生通过研习社会科学论文,“体会和把握科学文化论著表达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科学文化论著的能力”。落实在本课中,就是要体会论证艺术,逐层分析观点,并感受其中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实用性文本和逻辑知识,亦有议论文写作经验,因而把握经典理论文章有一定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科学文化论著,难免觉得枯燥且长,难以领会理性表达背后丰富深沉的情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论的价值”,单元导语中提出要“感受文章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注意欣赏文章的论证艺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洋溢着雄辩的逻辑力量,其“论证艺术”包括论据的选材、组织,严密的推理,精准的表达;其“思想力量”则表现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影响力来自其丰富内容、现实关怀、深沉情感及其对当下生活的实践指导意义,可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在“论证”,第二课时重在“语言和情感”。师:同学们好!《光明日报》2018 年 5 月 11 日刊文《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写道:“1978 年 5 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哲学论文兼政论文,看看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师:文章主要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在 1996 年的回忆文章《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谈实践标准一文的写作、修改和发表过程》中写道:“到 1977 年 7 月初,才确定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基本论点……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题目。”请大家将它与课本上的图片比照一下,发现差异了吗?师:对,经过长达七个月的反复讨论和修改,正式发表时文章标题多了“唯一”两字,所以这堂课的主问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论证“唯一”的思路是怎样的?我们先把主问题拆解一下:小标题是如何体现“唯一”这两个字的?师:好,我们先聚焦文章第一部分,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何“只能是”社会实践?生:第 4 段用哥白尼例证,太阳系学说原本是“一种假说”,在经过推算和“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后,“才被证实”为真理,前后形成对比。师:很好,第 5 段也在例证中使用了对比。第 6 段呢?找找用了几处对比。生:看来不止一处啊!考茨基是“头面人物”和“列宁主义者是少数”形成对比,经过实践,“列宁主义是真理”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又是一处。同一时期横向形成对比,经实践检验纵向还有对比。师:很敏锐!第 6、7 段的对比论证升级了,横向纵向对比连用,但都是对比论证。那为什么要写四段呢?不重复吗?生:这四个段落由古至今,由国外到国内,这样论点就有了普适性。师:上课的惊喜就在于同学们会有不同的思路,我原本想的是,文章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革命路线的决策、理论与实践结合这四个方面归纳出结论,但同学们说的一样精彩!这四段用了归纳推理,从个别案例总结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条件真,结论不一定真。但样本够多,时空覆盖够广,归纳就趋于完全,或然性推理就会逼近必然性推理。师:为何引用马克思、毛泽东的著作?这涉及文本的社会历史背景:“1976 年 10 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片面机械思想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结合教参上出示的时代背景,大家能体会引用马克思、毛泽东著作的妙处吗?生: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用毛泽东著作原文来反驳“两个凡是”,精彩!师:你体会到了社论文中论据选用的匠心,同学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又提升了!师:第 3 段的论述部分是如何展开的呢?请大家齐读。师:“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句话强调了真理的什么特点?生:既然真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就要表现真理的客观性,因此不能到“主观”“理论”领域去找。师:很好,用真理的客观性来否定真理标准的常见错误,随后用类比论证再次强调。那么后面的第二个“因此”如何理解呢?请结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中的三段论推理加以分析。生:“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所以实践能检验真理。这就是经典的三段论推理。师:很好,这解释了“正是实践”,那为什么“只有实践”呢?生:因为前文已经否定了“主观”“理论”成为真理标准的可能,而客观事物也不能直接主动回答,于是“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师:同学们注意到了两个“因此”的前后逻辑关系,前一个“因此”是第二个“因此”的前提。我们现在整体来看文章第一部分,第 3 段使用了三段论推理,这是前提真、结论必然为真的必然性推理,是有力的推理形式。第 4 到 7 段则使用了或然性推理,请大家思考,为何必然性推理在先、或然性推理在后呢?师:很好!现在能回答本课的主问题了。第一部分先引证,通过经典著作和革命领袖的看法引出观点;再用必然性推理和七个“客观”论证观点,使之无可辩驳;然后用各领域例证加强论证。论证手法丰富,逻辑严密,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哲学论文的思维品质。第二、三、四部分的论证思路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1)分析文本第二、三、四部分的论证手法;(2)思考文本四个部分的顺序能否调换。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文本的论证手法和论证思路,这节课我们来感受经典社论的语言魅力:文本是如何在语言上表现标题中的“唯一”的?师:小标题对下文有统摄作用,我们就从小标题入手感受文本语言是如何表现“唯一”的。老师先演示下,第一个小标题中的“只能是”表现了“唯一”的排他性,表现了作者对文本理论价值的坚定和自信。这一部分哪些语言特别能表现实践标准的“排他性”呢?生:第 7 段尾句“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这里用了“只有”,掷地有声。(师模仿学生刚才的朗读,生笑。)师:我们上节课用一整节课分析了第一部分的论证手法和论证过程,这句话作为第一部分的结句,相当重要,你再读一遍。(生全力朗读,同学笑。)师:你读得很响亮,但重要是否等同于响亮呢?我们先分析后文,请坐。第二个小标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表现了“唯一”怎样的特点?生:“基本”带有根源性、首要性,“最基本”就是最本质、最根源的。师:很好,这部分的语言是如何表现“根源性”的?请大家注意第 8、11、12 段中的关联词。师:为什么频繁使用这些关联词呢?请结合第 10 段内容思考。生:第 10 段里有“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师:对,第一单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也有“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观点,可见实践的根源性。上节课的作业请大家思考文本第二部分的论证手法,现在来揭晓答案,这部分是用虚拟论敌质疑实践标准会否削弱理论的价值。文本在反驳时为何强调实践的根源性呢?生:理论源于实践,这就从根本上回击了虚拟论敌的质疑,我们不能停留在理论的表象,要看到理论的本质,理论源于实践。因而坚持实践标准,不仅不会削弱理论的价值,而且还能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师:很好!第二处虚拟论敌质疑,用经典理论批判错误理论是惯常的做法,为何要坚持实践标准呢?对此文本是如何反驳的?生:首先,既然前文明确了“理论源于实践”,那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源于实践。其二,因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用理论批判不能脱离当下实际,坚持实践标准,才能使经典理论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师:梳理得很清晰。文本写作之时,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民生艰难。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仍在被误读、误解。此时,作者站出来反驳,必然是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表达不仅表现了实践标准的根源性,更饱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情感。3. 分析实践标准的持久性、周延性、永恒性、辩证性和终极性。师:第三个小标题“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表现了实践标准的什么特点?生:持久稳定、不动摇,革命导师亲自长期实践,其说服力不言而喻。生: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毛主席从来对思想理论问题采取极其严肃和慎重的态度,他总是要让他的著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的考验以后再来编定他的选集”“毛主席一贯严格要求不断用革命实践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和路线”“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师:老师提醒一下,还有“就是许多事例当中的一个生动的例子”,“许多”一词把文中革命导师的例子常态化了,有力地表现了实践标准的持久性。师:第四个小标题“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表现了实践标准的什么特点?师:全覆盖也称周延性,这是逻辑术语。文本哪些地方表现了实践标准的周延性和永恒性呢?生:“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其中“任何思想、任何理论”表示周延,“必须”语气强烈,“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分别表达全范围、永恒时间和高频率。师:很好,在表现实践标准的周延性之前,第 17 段还使用了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和“同时”,如何理解?生:实践标准“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这是实践标准的辩证性。“绝对”是从范围上来说的,一切思想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相对”是从时间的阶段性上来说的, “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 “绝对”和“相对”共存而不矛盾。但最终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因为从时间的永恒性上来说,实践终究还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师:你领会了第 17 段两个分号的妙处,即实践标准的辩证性和终极性。当生活实际与自己的思想不相符时,我们要警觉,同时也要有耐心,但根本上不能放松警觉。第 18 段的让步关联词“即使……仍然……”也表现了这一点。师:文本不仅是一篇哲学论文,更是一篇社论,它一经刊发,就“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当时整个中国的人民,都经历了共同的时代创伤。这是一篇有现实针对性的战斗檄文,它是投枪、匕首,更是号角,召唤人们破旧立新,真正审视革命导师的核心观点,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新的世界。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情感表达丰富的语言。生:第 9 段用“鼓吹”“炮制”等词语表达了强烈的批判。还妙用了引号,有的是引用,有的表讽刺,比如“规律”“理论”。生:“肥皂泡”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唯心论的不堪一击。“很快破灭”和前文的“鼓吹”对比,突出实践标准使伪科学现出了原形。师:结合写作背景,大家体会一下这些犀利的语言背后的感情。生:迫切痛惜的背后是慈悲、关怀、期许,是深沉的爱!师:说得太好了!这是社论的人文内涵,请同学们找出表达关怀、期许、慈悲的词句。生:尾段中的“新的伟大的长征”“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研究……研究”是英雄体的表达,自带豪迈气魄。另外,连绵的长句后紧跟短句“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慈祥中带着坚定。生:第 18 段中,强调实践标准“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这里的整句语重心长,仿佛长辈在谆谆教诲我们,要客观谦逊,要敢于调整,不要固执。生:第 19 段中对于思想的禁区,倡导“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用整句鼓励人们卸下精神中不自觉的枷锁,突破思想中无意识的禁区,敢于触摸真实,敢于面对新的问题,敢于超越既有经验,抵达未知。虽然未知难免是令人恐惧的,但直面的勇敢,是对生命的责任心与胆魄。师:大家感受到了社论中深沉、厚重的感情,很好!再看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话:“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真正伟大的理论文章都充满了对人类最基本命运的关注,把历史的选择权还给人民,颠覆了之前的个人崇拜,人民的实践、人民的力量将被历史又一次注视。这句话包含了所有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政治源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文本为何会引发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它作用于人民,是人民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现在,我们请刚才的同学再读此句。师:读得铿锵有力、饱含深情。文本经过反复修改,前后历时七个多月才发表。深入字里行间,回到历史情境,我们能感受到其工稳规范的文风背后,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含蓄的情感,以及无上的责任感、勇气和魄力。师:文本发表后,引发了全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1]师:在此之后,效率“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及性理念”;教师节被设立,“崇文重教逐渐形成社会大气候”;“多样共融、多态共生的社会文化逐渐形成”。[2]四十年后的我们,正受益于文本带来的种种进步。师: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无愧于“文章”二字的。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篇文章在历史迷雾缭绕的当口,用文字一笔一画雕刻历史,将潜流变为潮水,树立了未来改革关口破路前行的思想方法,这就是“经国之大业”。那么“不朽之盛事”体现在哪里呢?对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人生理论建设着自己的生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哲学价值是永恒的,其信念和决心亦是永恒的。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在迷茫时,要相信实践,在困惑时,要勇敢反思,要用实践来检验、纠正自己的人生理论,保持思想的活力,实现生命的自由。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不朽之盛事”。希望在历史中、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尊重实践的精神始终在场。毫无疑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坚持,决不能动摇。(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实践如何检验、纠正了自己的思想(300 字左右)。这两堂课围绕论证艺术、词语内涵、语言魅力和深沉情感进行设计,表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 紧扣文本,推敲品赏。文本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即使学生初无兴致,一旦挖掘出文本的趣味,学生就会兴致盎然起来。文本看似一望而知,但紧扣文本推敲,会发现无穷妙处:标题措辞、论据选用、论证推理、关联词使用、标点使用、富于情感的词语,不一而足。2. 不断追问,锤炼思维。文本逻辑看似清晰简明,但细究其安排,却缜密细致、周到无遗。课堂上,就一个论据、一段论证追问学生其重点、上下文关联、写作目的、写作手法,就一个关联词、一处标点追问其底层逻辑和深层情感,在不断追问中,学生逐步领会到文章组织之妙,从而提升了思维品质。3. 回归历史,体会情感。学生与文本写作的历史时期相距较远,时空上的距离,文本不容置疑的语气、深沉含蓄的情感,都易使学生产生隔阂感。所以适当穿插了时代背景,使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受文本背后的迫切、痛惜、关怀、期许、勇气和决心。在情感体验中,学生便能感受理论文章背后的大爱,此即“经国之大业”。4. 回归自身,总结反思。课堂最后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正确处理自己主观思想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当下对真理的认识也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同时反思自己“思想的禁区”,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以责任心和胆略实现自己生命的自由王国。这就是文章的“不朽之盛事”,亦体现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理论的价值”。这两堂课容量很大,教师讲得较多,挤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这是不足之处。[1][2]关铭闻 . 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N]. 光明日报,2018-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