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知青:难以忘却的胶林晨曲

民生   2024-11-21 21:39   海南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亲爱的海南知青朋友们,你们可曾回想起自己的第二故乡?出现在眼前的,是接连不断的绿色橡胶林,一片又一片,看不到一根杂树。一棵棵粗粗壮壮的树干,一枝枝瘦瘦细细的树桠,还有那宛如笑脸舒展的三蓬叶,从眼前一晃而过。我们那么熟悉的橡胶树,它们就是这么的挺立、伟岸而坚韧,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近橡胶树,一株株橡胶树划出了一大片已经愈合的伤痕累累。我从未割过胶,不过,据熟悉的割胶女工介绍,割胶很有讲究,割好了不仅胶汁产量高,橡胶树的自身恢复也快,割过橡胶的刀口愈合之后,还可以产胶的。割得好,一棵橡胶树可以割半个世纪甚至一个花甲。也就是说,养护得法的橡胶树,可供一个割胶工收获一辈子。

割胶女工的工作都是在凌晨3点到早上9点。每天当启明星还在东方,人们正做着各种美梦的时候,她们就要迅速穿好衣服,装好灯,系好腰带,带上胶刀,穿上水鞋,担上胶桶,奔赴自己的树位。偌大的橡胶林,只有头上的灯光与黎明前的黑暗抗争着,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割胶工人都要割200—250株树位,每天都要从上到下连贯动作做上几千次,每一刀都关系到胶水的产量与胶树的寿命。从4月中旬—11月中旬,每天如此周而复始,没有一天能睡个囫囵觉。在她们的演绎下,只见用刀轻轻从橡胶树上划过,橡胶树就出现斜斜的伤口,并且伤口就开始流出一滴滴乳白色的树汁。当年在电影里看到的割胶女工,一个个都是飒爽英姿的女知青,她们身上挂着电池,头顶装着胶灯,脚下穿着长筒靴,手执一把专门的三角割胶刀,磨得雪亮,让人滋生了几分羡慕。然而,当年割胶女工的辛苦的一面,要是没有说出来,谁也不知道。正是这些女工辛苦劳作收获的乳汁,演绎成了共和国坚强扺柱的一部分。



当年的胶林,伴随着知青的那一段青春岁月,和着汗水和泪水,和着欢笑和迷茫,已经形成了一个个解不开的情结,深深地烙刻在每一个知青的记忆之中。我们亲手栽种的橡胶树,与丰富多彩的原始热带森林相比,是整齐划一的,是笔直向上的,无论是树干还是叶片,都显得有些单调;不过,这些看似平凡的橡胶树背后,每一棵都凝聚了多少个知青当年的的热血与汗水,也记录着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我们的酸甜苦辣与浪漫的爱情故事。



印象中的黎族姑娘


椰树是海南热带风光的标志,在海南黎族中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是黎族人民光辉形象的象征。海南到处都生长着一片片婷婷玉立的椰子树,它那笔挺的树干,无枝无丫,直耸碧空,宽长的羽叶,在树干的顶端四向舒展,迎风拖曳,大圆的果实,拥簇在羽叶间。


在海南生活的日子里,经常听到的,就是黎族姑娘攀爬椰树采摘椰果的有趣故事,使人既有“椰实人蹬落碧天”之感,又深感过去的黎族姑娘那单纯而又没开化的天真无邪。黎家姑娘身材婀娜,曲线迷人,气色红润,皮肤白皙,穿着的短裙特别短,和内裤一般长,特别吸引人。现在来到黎村苗寨,极少看到阿妹爬椰子树,她们可是学的越来越精明了,才不会演绎出穿筒裙没穿内裤而爬树,让人捂着嘴偷笑那样的笑话。爬树的,大都是阿哥了。



海南牛车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海南农场那些日子,在我们知青中流传着不知道谁编出来的“海南十八怪”:……蚂蝗当腰带,斗笠当锅盖,三只蚊子一盘菜……其中,就有“牛车跑比汽车快”。这些顺口溜虽然不是很理性,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海南特有的一些怪象。特别是那一句“牛车跑比汽车快”,尤其印象深刻。



那个时候的海南牛车,大都选用坚韧耐磨、不变形、不开裂的上乘木材为原料。通常制作一辆牛车,农场的人都喜欢找附近农村的木匠制作,车床架子都采用榫卯结构,挖榫头,凿洞眼,将车架子契合得非常牢固,有板有眼,再用一块块厚木板拼接后切割成车轱辘,套上车轴后,装上车辕,然后在车头再安上牛轭。海南牛车的牛轭大多是自然树木制作成,找个“人”字形的树叉,随弯儿就弯儿加工,粗度至少二十厘米许。如釆用较粗弯曲的原木,即先弹线锯成十多厘米厚的板材,然后切割成条状,纵向两侧刨光,弓顶锯出凸起方块儿,上下皆用横啃刨子刨平刨光,两端刨出反向弯儿来,打磨光滑,一个崭新的牛轭便告诞生。


那时候,我们连队仅有一辆牛车,一般都是司务长专用的,凭以到场部运载分配的物资,或者到农村墟市采购食物。他驾驶牛车时充满了情愫,平素很爱惜牛,从不随便抽打它。牛儿很卖力,载重爬坡,它全力以赴,即使摔跟头,也会站起来继续爬,司务长则会在车尾端边吆喝着边使力推一把,生怕累坏了这牛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连队的牛车在改善知青的生活方面可起了很大的作用。每逢场部用大卡车从海口载来冰鱼,不管什么时候,即使是夜阑人静时,它也要随时出发,将尚未解冻的冰鱼运载回连队,连夜分到大伙手里。更多的时候,司务长还驾着它,到邻近的农村偷偷宰猪,然后运回来好让大家改善伙食。记得那时候,我在连队伙房当伙头军那会儿,曾经驾驶过牛车。驾牛车时,绳子绑在牛鼻桊儿上,关键的,是要懂得如何用手力牵缰绳打方向,而不是牵着牛绳走。牛儿很通人性,一般都能配合人们驾车前进。人坐在车上,牛儿的步伐是那般刚劲有力,在热带雨林的山道中木轱辘团团转,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离开连队伙房一年半载后,有一天中午,或许人们不留意将一老一壮的两头水牛绑在营地附近同一个林段,导致那头好斗的壮牛挣脱绳子,跑到老牛跟前斗了起来。动物界的习性,雄性争霸,两牛相斗便是最普遍的现象。老牛尽管被绳子绑住,脱不了,依然犄角相抵,殊死相搏。霎时间,引起了整个连队的轰动。两只牛斗着斗着,老牛居然拽开了牛鼻头的牛鼻桊儿,双双朝营地冲来,霎时,引起围观人群的哄乱。眼见着它们就从身边疾奔而过,大家却不知往哪里躲避。等回过神来,只见壮牛追着老牛一路飞跑而去,好惊险。那壮牛的牛角刚硬如铁,健壮的身躯黑亮濡湿,耳边鲜红的一抹,而那老牛则屁滚尿流,仓皇逃命。


过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缘故,那头老牛断了牛鼻子。断了牛鼻子,它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下场明摆着,就是任人宰杀。那天,只见它四脚被绑在地上的四根木桩上,眼泪汪汪,两只前脚跪在地上,宰牛的将一把斧头往它的头上一砸,只见它的头一耷拉,于是一命呜呼,不久便成了大锅里香喷喷的一锅子炖肉。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经历,当其时觉得很平常,还不当一回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来,却又感到挺有意思的。若不把它说出来,写出来,还觉得有点儿可惜和遗憾。当年在海南赶牛车那回事,就是这样,现在时不时还总在脑子里回旋。有了赶牛车的这段经历,总觉得,人生更为丰富些。




椰岛春秋
在这里读懂海南!原名:微海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