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榆林的春节要比其它地方热闹?

文化   文化   2023-01-12 09:17   陕西  

榆林国家级非遗项目以传统音乐和舞蹈为主,可以看出当地人爱唱爱跳的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不管身处什么环境,不管遇上什么时代,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坚强走下去,这正是陕北人身上让人尊敬的品质。 
作者|馍大师   出品|夹馍星球
 

 
很多不了解陕北榆林的人,往往有两个极端的误区:
 
一方面觉得这里干旱荒凉,历史上又多逢战乱多,是一个穷苦的地方,何谈文化?
 
另一方面看到煤炭经济崛起,认为榆林人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还要啥文化?
 
其实并非如此,榆林自从战国时代建立上郡以来,历经2000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塑造着一代代榆林人的精神生活,流传至今。
 
榆林并非文化沙漠,相反是个文化富矿。
 
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重要指标来看,榆林有1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陕西省总共有91项入选,平均下来,榆林丝毫不亚于其他地级市,甚至有领先优势。
 
更重要的是,榆林市并非只停留于“申遗”,而是切实把这些非遗项目当作文化建设的抓手,在传播、传承和创新上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而这些非遗项目也为榆林打造文化强市形象、发展旅游经济赋能助力,取得了很好效果。
 

  榆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

 
从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国务院首次公布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时,榆林有两项入选,一项是秧歌,一项是榆林小曲。
 
秧歌是榆林的传统文化名片,也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原为“阳歌”,寓意“言时较阳,春歌以乐”,是老百姓祭天敬地的一项活动。
 
每年祭春日时,全民出动扭秧歌,“闹红了天,闹红了地,闹得人心沸腾,闹得大地春潮涌动”,祈祷这年有个好收成。
 
在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中,有直观的秧歌表演,看后无不让人激情振奋。
 
这次代表榆林秧歌申遗的是绥德县,因为绥德人的秧歌跳得最好,闹得最欢,远近闻名。往往正月初二三就拉开闹秧歌的序幕,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住了锣鼓。
 
有绥德人形容说:“呼吸着浓烈的年味,倾听着熟悉的乡音,在秧歌里寻找梦想与欢乐,是世上最惬意的事情。”
 
 绥德秧歌,精气神很足
 
第一批入选的榆林小曲,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它和大家比较熟悉的“陕北信天游”截然不同,曲调温婉柔美,唱腔婉转圆润,有一种江南水乡的风味。
 
因为明清时期,移民充边,很多江南的人来榆林做官,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70%以上,人称“南官北座”。

官员蓄养歌伎,将丝竹音乐带到了榆林城内,再结合本地音乐,形成了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最初是上层人士的艺术,后来逐渐向民间发展,是各种堂会表演上的固定节目。

它打破了陕北地区向来给人的粗狂高昂印象,让人看到陕北文化也有委婉细腻之处。
 
 榆林小曲演奏,很有江南风味
 
有了第一批入选的经验和带来的效果,到了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中,榆林更为重视和发力,共有7个项目入选。
 
以信天游为代表的陕北民歌,是大家最熟悉的陕北文艺之一,也曾引领中国乐坛的创作风潮,入选实至名归。
 
1988年春节晚会上,歌手程琳演唱了改编自陕北民歌的《信天游》,以明快昂扬的民族特色,引起轰动。之后,杭天琪、田震等歌手又纷纷演唱《黄土高坡》,乐坛刮起了西北风。
 
 程琳演唱《信天游》

那时候,一大批音乐人从陕北民歌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再结合摇滚、迪斯科等风格,创作出诸多节奏明快的歌曲,传唱一时,被认为是中国流行乐的觉醒时刻。
 
绥德县和米脂县申报的“唢呐艺术”也成功入选,合称为“绥米唢呐”。
 
榆林是屯兵重地,而唢呐的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先是用于军中,激扬士气,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载体,是戏班演奏必不可少的乐器,
 
孩子出生、迎亲嫁娶、老人寿宴、祭祀祈福,都少不了唢呐的助兴。有句话形容:

对于绥德、米脂一带的人来说,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唢呐就伴随着他一生的旅程。
 
今天,唢呐不只是响在民间,也更多地走上新舞台,在《乐队的夏天》《明日之子》等爆款综艺节目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每每响起,带给人极大的震撼。
 
秧歌、唢呐、信天游,是陕北人精神生活的三大元素,齐齐入选国家级非遗工程,顺理成章。
 
 震天动地的唢呐艺术
 
位于佳县白云山的道教音乐,是明万历36年(1608年)从北京白云观传入的,历经数百年,未有中断,如今已传承23代。
 
期间,白云观道士云游四方,吸收借鉴各种音乐曲调和演奏技巧,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既古朴典雅、庄重肃穆,又婉转优美、清新秀丽。
 
每当白云山举办庙会和道教活动,音乐演奏都是核心内容,上白云山听歌,已成一大乐事。
 
 白云山道教音乐
 
到了第四批国家非遗申报时,陕北民谚成功入选,它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老百姓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体现了一种独到的智慧。
 
这些民谚有的多言,有的只是一句,但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比如“人心掺不得假,人眼揉不得沙”“一个槽里拴不了两头叫驴”“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郭德纲在相声中常说的“同行是冤家”,也是一句陕北民谚。
 
如果把这些谚语研究透了,不但写文章能有金句,生活也会通透很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陕北民谚对AA制的表达
 
而绥德石雕是榆林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美术类项目,这是当地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历经千年不衰。
 
绥德县石材资源丰富,材质优良,颜色呈青灰色,易雕刻,也美观。

这些石雕和陕北的土窑民居搭配,天然契合,雄浑质朴,构成了当地独特的建筑景致。
 
做石匠也是绥德人的普遍职业选择,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知名匠人,有个说法:“南方出宰相,绥德出石匠。”
 
 绥德石雕最有名的就是狮子
 
除了这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外,榆林还拥有59个省级非遗项目,211个市级非遗项目,527个县级非遗项目。
 
数量如此之多,一方面展现了文化实力,一方面也说明了榆林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申报积极。
 
榆林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以传统音乐和舞蹈为主,可以看出当地人爱唱爱跳的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不管身处什么环境,不管遇上什么时代,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坚强地走下去,这正是陕北人身上让人尊敬的品质。

 

讲好非遗文化故事

 
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打造城市品牌。
 
近年来,围绕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榆林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有效机制,让非遗文化真正走向寻常百姓心中。
 
申遗成功后,榆林市对榆林小曲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定时发放传承人补助,利用重大节庆活动给艺人们创造演出机会,同时提高榆林小曲艺人的收入,激发他们演出的积极性。
 
绥德县提出“抓民间艺术保护,打造特色文化艺术精品”的口号,全面普查、收集、编写文化艺术,出版了《绥德文库》,其中《秧歌艺术卷》《唢呐音乐卷》等都是重点项目。
 
 民间艺人
 
米脂县对唢呐艺人全面普查,寻根溯源,建立传承谱系,出版了《米脂唢呐》一书,整理完善了传统曲牌和新创作的曲牌。
 
2017年,米脂县还承办了全国第二届唢呐大赛,由米脂吹打乐团参赛、高晓鹏原创的的吹打乐《高原闹春》荣获大型组合类一等奖,提高了唢呐艺术的影响力。
 
搭台唱戏,先得有台子,传播非遗文化,也需要一定的实体空间载体。这是需要真金白银投资的,往往能看出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态度。
 
近年来,榆林共建成市级非遗展示馆1个,非遗展示场馆、专题馆35个,传习所(基地)119个,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8个,另外还有中国传统村落24个、省级传统村落77个。
 

 陕北民歌博物馆

 
位于榆阳区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演、研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功能性音乐博物馆,自2018年5月开馆以来,接待游客近50万次,成为黄土高原上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有了空间,还得有内容,才能让文化流动起来,达到传播目的。

位于榆林老街上的“非遗小剧场”,多年来持续组织非遗项目展演,很好地代言了榆林古城文化。
 
 非遗小剧场的表演
 
办活动是文化宣传的最佳方式,能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的,榆林在这方面的热情也很高。
 
2022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榆林城区夫子庙广场、绥德县石牌楼广场、清涧县秀延文化广场等地,都开展了非遗展演活动,让非遗文化的迷人光彩,照亮现代生活。
 
当天,全市各地的非遗展览馆还免费对外开放,体现了对传播非遗文化的诚意。
 
2022年国庆节开幕的“中国榆林·非遗之城大展”,设置了专门性大奖,在全国范围内甄选能连接传统与当代生活美学的创意作品,吸引了大量创意人群来到榆林古城。
 
同时,还策划了非遗大讲堂、非遗课堂、非遗工坊等内容,诠释非遗承载的生活之美,让传统非遗不再仅仅停留在古老的角落,而是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陪伴。
 
 非遗之城大展,走进百姓生活
 
文化需要传承,传承重在教育,近年来,榆林市深入推进非遗普及教育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3个非遗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且还在增加。
 
榆林学院还开展了秧歌的体育选修课,吸引不少人对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学生又通过短视频记录学习过程,在互联网传播,展示了秧歌文化的魅力。
 
建造非遗文化传播空间,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激励非遗传承人展演热情,吸引年轻人学习非遗文化……正是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榆林强化了“非遗之城”品牌力,带动城市形象的塑造。
 
 

非遗赋能经济发展

 
既然在非遗项目上下了这么大功夫,到底能带来了什么价值?其实,非遗文化在拉动旅游经济、促进就业、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赋能作用。
 
对于一些偏手艺形态的非遗项目,文化展现在产品上,本身就能成为一种经济力量。
 
绥德石雕成功申遗后,当地很有品牌意识,注册了“绥德石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逐渐形成一条从石料采掘、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完善的产业链,年收入能达1.5亿元。
 
全县石雕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有着稳定的市场需求,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能吸引年轻人对石雕产生兴趣,学习、传承这份古老的技艺。
 
 壮观的绥德石雕,适合旅游
 
省级非遗项目“陕北裘皮制作技艺”,是传承人在传统裘皮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一种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裘皮工艺品,独具匠心又款式新颖,有着很好的销路。
 
此外还有米脂驴板肠、子洲面花、神木酒曲等省级非遗项目,大都是农村手艺人传承下来的技艺,如果能创新产品形态和营销思路,将为解决农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很大力量。
 
非遗项目与旅游的结合要更为顺畅。以佳县白云山为例,因为有“道教音乐”这张非遗文化牌,能有力地吸引旅客将其当作旅游目的地。
 
 白云山景致
 
道家音乐原本的作用是传播道教理念,当推向公众后,转变为为游客服务,这就与当代生活挂钩,实现了另一种意义。
 
早在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的间隙,就曾与周恩来两次登临白云山,和群众一同看戏,因为担心自己个子高,坐前排容易挡住后面视线,便随意落座,留下一段佳话。
 
而《东方红》这首陕北民歌的代表,也是由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首次唱响的。可见,榆林的非遗项目与革命史、文化史都有着密切关系,大有故事可讲。
 
榆林本身旅游资源丰富,比如“沙漠之海”红碱淖、“陕北水乡”碧麟湾、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将自然风景与非遗展演、特色美食等相结合,打造多样性体验,更能彰显旅游魅力。
 
人美舞美,令人神往
 
发展旅游经济,关键是抓节假日。每当春节期间,榆林各地都变成了非遗文化的展演舞台,秧歌、陕北道情、横山老腰鼓、唢呐、陕北说书、赛驴会……这些活动热闹了城市,聚集了人气。
 
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费,人越热闹的地方,越有经济的增长。
 
又一年春节即将到来,结束疫情后的百姓们,需要借助各种活动宣泄自己的情感,祈福新一年的顺心,相信今年的榆林春节要比往常更热闹。
 
待到山花烂漫时,榆林的旅游也是时候大放异彩了。如果去榆林,别忘了欣赏那些你久仰的非遗文化。

—END—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和短视频搬运剪辑,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交流 合作 进群
长按加微信好友


更多文章



欢迎点击关注
点赞在看 手留余香

夹馍星球
万物皆可夹馍,故事点亮星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