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陕西人,有多少知道陕西是怎么来的?

文化   2024-05-23 09:02   陕西  

陕西作为省级行政区划的出现,是地理、军事、文化、政治等多种元素交织促成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大师傅   出品|夹馍星球

 
看不见的是远方,看不透的是家乡。
 
2022年,陕西省户籍人口为4091.8万人,常住人口约3900多万人。
 
作为西北第一大省,历史上长期是王朝的京畿之地,近年来又有省城西安的网红效应,陕西从来不缺少关注的目光。
 
但是,当我们介绍自己“我是陕西人”时,有多少人知道“陕西”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陕”?
 
靴子形状的陕西地图,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块,地理形态不同,文化特性也不同,为什么被捏合到了一起?
 
夹馍星球长期关注陕西的历史和发展,有责任把这个事情弄清楚,讲明白。希望大家以后再向别人介绍陕西时,声音大一点,自信点:
 
来,听额给你社……

 

一个“陕”字的诞生

 
陕西作为帝国之都所在地,是从周朝开始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打败殷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也就是今天西咸新区的丰镐遗址。
 
但姬发建周不久就生病了,三年后去世。儿子尚年幼,国政由辅佐大臣处理。一个是周公旦,姬发的弟弟,人称“周公”。一个是召公奭(shì),据说是周文王的庶子,人称“召公”。
 
周朝的核心统治区,一块是西边的关中平原,一块是东边殷商的旧地。周公和召公达成协议,取两块地域的中间为界,召公治西边,周公治东边,史称二公分治。
 
西周疆域图
 
这个分界处,当时叫“陕塬”,也就是一块台塬地,即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陕的繁体字为“陝”,注意,中间是两个“入”,不是“人”。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声。
 

 “陕”字的变迁
 
部首为左耳刀“阝”,是从“阜”字演化而来,其象形字为土山层叠而上,所以与地形有关,常见的有“陡”“险”等字;也表示阶梯,如阶、陛。
 
因此,“陕”在字义上,就指的是一块地方,且比较险峻。事实上,它处于秦岭东段崤山山脉与函谷关之间,自古就是交通要道。
 
 “阜”字的变迁
 
读音上,陕从“㚒”( shǎn)。根据《说文》,“㚒”意为“盗窃怀物也”,就是偷拿东西,其象形字也是很生动的——一个人把东西夹在两边胳肢窝下。
 
但为什么读shǎn?没有确切的解释,你可以这样理解:偷了东西,当然得赶快闪呀。
 

 “㚒”的字形和释义
 
总之,这个叫“陕塬”的地方,成了东西的分界线。《左传·隐公五年》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当时还立了一块高三米五的石柱为界石,后世称为“周召分陕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现收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周召分陕石柱
 
“陕塬”在周朝时属于周武王的一个叔叔的封地,叫虢国。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所灭,陕地属晋。春秋时期,三家分晋后,陕地属于魏国。
 
因为处于分界线上,这里常年战乱,尤其在战国,秦魏多次交战,来回拉锯,最终陕塬属于秦国。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在此置“陕县”。
 
西汉时期,陕县属于弘农郡。弘农郡范围包括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商洛市,今天看来正是两省交界地带。
 
 西汉时的弘农郡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在陕县置陕州相当于今天地市级别的行政区。辖区包括今河南三门峡市的渑池县、灵宝市,洛阳市的洛宁县,以及山西省的平陆县、芮城县等地。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陕州是重要的地理坐标。在陕西作为省级行政区出现之前,“陕西”二字就常出现于史籍中,指的是陕州以西的区域或方位。
 
比如《回纥传》:“郭子仪领回纥兵马与贼战于陕西。”是指公元757年,郭子仪部队在回纥兵配合下,为收复洛阳,与叛军安庆绪在陕州西边进行会战。
 
唐朝时,诗圣杜甫也曾路过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石壕吏》。今天,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崤涵古道经过陕州
 
有朋友或许会问,为什么没有“陕东”?因为陕州东边是华北平原,面积庞大,在战国时又分成好多个诸侯国,没法以“陕东”来总括。

而陕西主要指关中地区,面积相对较小,可以精确指代。比如,陕西简称“秦”这里当年就一个秦国。

随着历史的变迁,陕州屡有废置,辖区也渐小,有时候属于陕西,有时候属于河南,最终还是给了河南。(具体下面再讲)

到了民国时期,陕州改为陕县。建国后,陕县曾隶属洛阳专区。
 
1957年,国家为治理黄河,开始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陕县老城属于淹没区,在地理上消失了。同时,由于“三门峡”的地位提升,国家专门设立了三门峡市,陕县反过来隶属于三门峡。
 
 今天陕州区的位置
 
2016年,陕县改为陕州区。今天的三门峡市,其实相当于北魏时期的陕州辖区,只是换了个名。
 
也多亏陕州改名三门峡了,不然它既属于河南省,又叫“陕”,更让人糊涂了。
 
兜兜转转,原来“陕”字的源头,就在三门峡的水库里。
 
 

京畿之地

 
因为“二公分治”的原因,陕西(陕塬以西)这个位置概念有了,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区,还得经历漫长的变迁。
 
从周朝开始,关中平原长期是王朝的京畿之地,属于朝廷直属区,也就不会把陕北和陕南包括进来,形成一个大行政区。何况早期还没有大区概念。
 
秦朝时,采取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今天的延安、榆林,属于上郡。汉中、安康,属于汉中郡
 
作为直辖区的关中,名叫“内史”,原本是个官名,在这里成为行政区的名字,即“官名代地名”。内史的辖地除了关中,还包括今天的商洛,因为离得近。
 
所以,在秦朝时,陕西就分为明显的三块:南北两郡+中间一个直辖区。
 
 秦朝三十六郡
 
进入汉朝,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为了便于治理,汉武帝时期,把除了京畿以外的地方分成十三个监察区,派刺史巡查该区域的吏政,称之为“刺史部”。
 
它们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
 
从名称上看,这种划分其实源自古代“天下九州”的概念,但不同典籍对九州的名字记载不同,汉武帝进行了整合,确立了十三刺史部的名称,也叫“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部
 
陕北属并州刺史部,和山西北部为一体。陕南属益州刺史部,和四川是一体。

而关中的京畿地区,叫司隶校尉部,长官叫司隶校尉,和刺史一个性质,但权力和级别要大一些。
 
其实,在古籍《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天下九州”中有一个雍州,就位于陕西,但因为要设司隶校尉部,所以把雍州给去了。
 
到了东汉灵帝时,将“刺史”改为“州牧”,成为掌管一州军事、行政、民政的实权官职,由此构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
 
随着各州势力壮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比如,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一州长官:曹操为兖州牧、刘备为徐州牧、袁绍为冀州牧……
 
 袁绍也曾任司隶校尉,也就是京畿地区的长官
 
司马氏的西晋统一后,承袭了东汉的行政区划制度,但定都洛阳,其周边的京畿地区是司隶校尉部,关中地区便改名“雍州”,恢复了古名。
 
西晋还将之前的州进行拆分,置新的州,到了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天下分成了21州。比如,从益州分出了一个梁州,汉中就隶属梁州
 

 西晋21州
 
南北朝时期,天下割据,王朝众多,更迭频繁,陕西曾是前赵、前秦、后秦的疆域。

北魏统一北方后,将关中平原分为岐州(宝鸡)、雍州(西安)、华州(渭南)。在陕县设陕州,也是此时发生的。所以,州的数量不断增加。
 
到了隋朝统一天下时,州已经增加到200多个,处于中间的行政区“郡”,可能只管理一两个县,名存实亡。于是,隋文帝将郡县制,改成了州县制。
 
唐朝继承了隋的州县制,但偌大的王朝,由中央直接管理几百个州确实费劲,所以贞观年间,又开始设置大区,根据山川地势,划分了十个道,派出监察官员巡视,“道”指的便是巡察路线。

它们是: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这种根据山川方位来命名行政区的方法,也影响至今。
 
关内道包括关中和陕北。山南道是秦岭之南,包括汉中、安康。这时的陕西分成了两大部分。
 
 贞观十道图,关内道和山南道都很大
 
唐玄宗时期,进一步细分,将道增加到十五个。比如,关内道分为关内道(陕北)和京畿道(关中),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包括安康、商洛)、山南西道(包括汉中)。陕西又分成了4部分。
 
“安史之乱”中,为了平叛,本来作为一个道的军事长官的节度使,开始拥有监察、财政的权力,实力扩张,造成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唐开元十五道(另一说法是加上河西道,共十六道)
 
唐的灭亡,也结束了关中地区作为帝都的历史命运,都城开始东移,从开封到杭州、南京、北京。
 
因为关中不再是京畿之地,便有了可能和南北地区结合,形成更大的行政区。
 
也是在这时,陕西才开始作为省级行政区,登上历史舞台。
 
 

陕西作为省区的变迁

 
宋朝建立后,定都开封,起初仿照唐朝体制,设置“道”。同时,又把新统一的地方,称之为“路”。
 
“路”原指军事上的进军路线,宋太祖征讨后蜀时,主力部队统帅叫“凤州路都部署”,意思是从凤州南下。之后就成了区域的代称,如史载:“乾德三年平两川,并为西川路。”
 
公元997年,宋真宗继位后,重新梳理行政区划,统一称呼为“路”,并将全国划分为15路:
 
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湖南、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东、广西。
 
 北宋初期15路

可以看到,这时出现了“陕西路”的名字,这是它正式作为行政区的起点。
 
陕西路的范围为“东尽崤函,西包汧陇,南运商洛,北控萧关”,包括今关中、陕北、商洛、甘肃东部、河南西部等地。“崤函”指的就是陕州所在的“崤山-函谷关”一带,当时陕州也属于陕西路辖区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路”的数量增加到24个。陕西路被分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又称“陕西二路”。之所以叫永兴军路,因为担负着对西夏作战的任务,是重要的军事区。


 永兴军路地图,可以看到陕州在该辖区
 
西南地区原来的西川、峡西二路被分成了四路,诞生了“四川”之称。陕南的汉中,便属于“利州路”,继续和四川是一体。
 
而安康属于“京西南路”,这是从京西路分拆出去的,治所在湖北襄阳,也是因为安康在历史上更接近荆楚文化。
 
 北宋中后期的二十四路,今天的陕西被分成了多路
 
但是宋朝吸取了汉朝和唐朝的经验,为避免地方权力做大,在一个路设置了四个管理机构:转运使司(财政)、提点刑狱司(司法)、提举常平司(监察)和安抚使司(军事)。
 
每个部门隶属于中央不同的机构,衙门还不设在同一个州,可以说为了分权费尽了心机。
 
南宋时期,关中和陕北属于金朝,分为京兆府路、鄜延路(鄜即延安富县)。而陕南的汉中、安康属于南宋,为利州东路。
 

 金朝时的陕西
 
后来,蒙古军灭金朝,由托雷率西路军,从凤翔路南下,借道南宋的利州东路,沿汉江东进,最终到达均州(丹江口),打了个金军措手不及。
 
南宋对蒙古的行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和金朝是死敌,巴不得有人来灭它。但是当蒙古灭掉金朝后,反手又把南宋给收拾了。
 
元朝建立后,疆域实在太大了,为了管理,其中央政务结构“中书省”在外地设立多个代理机构“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也是今天“省”这个行政区的由来。
 

 元朝的行政体制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1262年),置“陕西四川行省”,将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合为一个行政大区,可见疆域之广。但到了至元23年(1286年),又将四川分了出去,单独设立行省。
 
这时候,汉中和安康保留在了陕西行省,没有被划到四川行省。
 
这是陕南地区第一次归属陕西,意义重大。
 
此前,当汉中和四川合在一起时,因为有秦岭的天然屏障,容易形成川蜀地区的政权割据,现在把汉中划给陕西,川北少了地势保护,便能避免这个问题。

同时,陕州也不再属于陕西行省,而是划给了东边的“河南江北行省”。两省的分界,西移到潼关一带。这样,陕西少了一层外围要塞函谷关的保护,也可避免割据风险。
 

 元朝的陕西行省:北边延安路、关中奉元路、陕南兴元路
 
明朝时,延续了元朝的行政区划,只是把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也是官名代地区名的逻辑。布政使司管民政,同时还有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全国分为“两京十三司”:

京师、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这些名字,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了。可以说,经过历朝历代的探索和调整,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已趋于成熟。
 
此时,陕西布政司的面积很大,除了今陕西,还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这种设置是为了抵御蒙古族的反扑,一个大区便于调动兵力和物资。
 

 明朝时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面积很大
 
明洪武二年 (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安定西北”之意,这是今天“西安”之名的由来。
 
清承明制,但也有调整。康熙六年(1667年),改布政使司为“省”,同时也把一些大省进行了分拆。

比如,把陕西省西边一部分分出去,设立了甘肃省,因为这时候草原民族的危机已经解除,且西边还有更大疆域。
 

 清朝时的陕西,形状和今天接近了
 
至此,陕西省和今天的区划,基本吻合。
 
从997年北宋设立陕西路,到一个稳定的省级行政区的形成,整整经历了670年时间。

陕西省的到来,不容易。

 

结语

 
简单梳理了陕西省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地理、军事、文化、政治等多种元素交织促成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当关中地区作为京畿之地时,直辖于朝廷,面积不可能太大,无法形成大区。随着都城东移,陕西开始贯通南北。
 
2、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最早结合为一体,都处于黄河“几”字形弯内,且陕北起着保护关中的作用。陕南的商洛,离关中近,也曾和关中是同一行政区。
 
3、因为防止地方政权割据的需要,陕南的汉中、安康在后期划分给了陕西,这是长期探索后形成的经验。
 
4、甘肃东部、宁夏曾归属陕西省,但是陕西再大,也无法兼顾到整个河西走廊地区,所以另立甘肃省是必要的。

5、作为“陕”字诞生地的陕州,最终划给了河南,也是考虑到军事的需要,不能让一个省有太牢固的地势屏障。

 陕西行政区划图
 
受地理位置影响,陕西在形成一个稳定的省级行政区后,不同地方的差别还是很大。
 
关中平原长期是京畿地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多,关中人自带一股王道傲气,是“老陕形象”的基本代表。
 
汉中和安康,没有享受到京畿之地的熏陶,和关中文化差别很大。汉中靠近四川,是为川蜀文化;安康靠近湖北,是为荆楚文化。
 
同时,汉中和安康地处秦岭之南,在地理分界上属于“南方人”,更愿意称自己为“陕南人”。当然,冬天也是享受不到暖气待遇的。

 陕西地形图
 
陕北的榆林,曾经是中原王朝抵御少数民族南下的前沿,荒漠之地人烟稀少,在多年屯军迁徙后,才形成稳定的城市,算是移民区。在交往上,他们和内蒙古、山西北部更亲近。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受制于荒漠和山地不适宜农业生产,陕北和陕南都是穷地方,在陕西省处于边缘地位。
 
但是近30年,发生了变化。

榆林因为能源经济崛起,在数据上已压倒关中诸城。
 
陕南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得到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以文旅、药材、康养等绿色经济为发展方向,主打宜居城市概念。
 
反过来看,关中地区,除了大西安外,其他城市反倒有些乏味,主要还是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条件来立身。
 
陕西省这些各有特点、各有优势的地方,如何能够进行互补,组成发展合力,把一手好牌打出去,是陕西人要思考的问题。

历史总是在变化中,变化的本质是机遇,抓住机遇,才有腾飞的可能。

期待陕西人更为自己的家乡自豪,也为家乡的发展助力。

—END—

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和短视频搬运剪辑,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交流 合作 进群
长按加微信好友


更多文章



欢迎点击关注

转发分享 手有余香

夹馍星球
万物皆可夹馍,故事点亮星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