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黄庭柏(壮族):龙停小学记事(散文)

百科   2025-01-29 15:20   广西  


龙停小学记事


广西百色|黄庭柏(壮族)


1991年9月,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怀揣着憧憬与忐忑,我从模村小学调到了龙停村小学,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二站。从此,我与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小天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龙停的山水养育了我整整五年时间。
龙停村小学,和当时全乡大部分村小学一样的条件,四面环山,仿佛是被尘世遗忘的世外桃源。这里交通极为不便,要想到乡政府所在地的集市,唯有踏上蜿蜒的山路,历经两个小时的跋涉。山路崎岖,蜿蜒在山间,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也正是这漫长的山路,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份向往,对龙停的宁静多了一份珍惜。

来到龙停小学,眼前的景象让我既惊讶又有些许的失落。学校坐落在一座小山坡上,两排泥砖瓦房,五间教室,四间宿舍,构成了校园的全部。这里没有水泥路,雨天时,道路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没有水泥球场,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只能在那片略显荒芜的土地上展开;没有电,夜幕降临后,整个校园便陷入一片漆黑,唯有煤油灯那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没有自来水,日常用水都需要到上屯山脚下的水井去挑,一趟趟的往返,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坚韧和珍惜。

然而,龙停村的民俗淳朴,村民们热情似火,很快就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这里的人们,没有城市中的喧嚣与浮躁,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善意。村里的孩子们,更是纯真无邪,他们的笑容如同山间的清泉,清澈而又明亮。龙停村所在地有上屯、那角、那弄三个屯,外辖还有那果屯和六隘屯,所有这些村屯的适龄儿童都集中在龙停小学就读,直至小学毕业。尽管办学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那果、六隘两个屯的孩子们每天早早地起床,翻山越岭来到学校,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在龙停小学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简单却又充满了乐趣。学校一共有十位教师,时任主要领导的罗剑军校长,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核心。他爱生如子,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关怀备至,孩子们在他的关爱下茁壮成长。他对待同事也如同亲兄弟一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由于学校没有厨房,我们便自己动手,用泥墙和油毡盖起了一间简易的厨房。虽然条件简陋,但这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次在里面做饭,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罗校长还自费买了一个小型发电机,俗称“引磁”,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件宝贝。有了它,学校终于有了电,夜晚不再黑暗,我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孩子们也可以在教室里多学习一会儿。虽然发电机安装的位置在小溪边,离学校有点远,但我们一直没有嫌弃,总是不定期给“发电站”疏通渠道,保证自发水电的正常运行。
为了改善生活,我们还自己养鸡养猪。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去给鸡和猪喂食,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周末的时候,我们会跟着罗校长一起爬山穿森林,寻找山间的美味。山林里,有各种各样的野果、野菜,还有鲜嫩的蘑菇。每一次的收获,都让我们兴奋不已。回到学校后,我们一起动手,将这些山间美味变成一道道佳肴,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分享着快乐,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复式教学是最为困难的一项。二、三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技巧和组织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要同时兼顾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一会儿给二年级的学生讲解新知识,一会儿又要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认真的小脸,看到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先后都考上了初中。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龙停小学,踏上新的征程,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如今,离开龙停小学已经近30年了,但那段在龙停小学的日子,却始终历历在目。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龙停小学,它不仅仅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更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在那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乐观,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回忆那段时光,倍感亲切。那些简单而又快乐的日子,那些与同事们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日子,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走到哪里,龙停小学的经历,都将永远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
【主编点评】龙停小学是作者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单位,也是他心中一个成长的摇篮,在那里他成长、他进步,他收获坚强、乐观,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因而这篇文章融入了作者对龙停小学的初印象以及感恩之情,是一篇细腻可感的散文。(李承骏)

作者简介:  本名黄庭柏,广西百色右江区人,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有诗歌、散文、超短诗、散文诗在《百色作家》《民族诗人》《百色城乡网》《蓝楼》《那文学》《北回归线文学》《西部风微刊》《诗豹校园作家》等平台发表。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寄快递用这个便宜!

手机卡用这个便宜!


扫我码,开新卡,省话费(29元100G高速流量,获100积分=100元,之后可以用积分来充话费),好处多。未明之处可拨打码上电话跟我咨询,也可以拨打我常用电话18007765168(微信同号)联系我。


主编简介:李承骏,壮族。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人。擅长写作、设计、策划。曾任政府单位宣传干事、企业集团品牌总监、报刊编辑、记者、经贸杂志主编、首席记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豹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百色作家》系列公众号矩阵“诗豹创作营”总教练,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百色分会主席,诗豹文学社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青年文学》《广西文学》《红豆》《诗潮》《都市》《战士文艺》《亚太经济时报》《旺报》《燕赵诗刊》《北方作家》《中西诗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各级征文奖。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