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麦爸”
广西田东|刘忠稳(壮族)
我写的此同学“麦爸”,并非 KTV 里的彼“麦霸”。“麦爸”是源于几个老同学家庭间别具一格的称呼方式,孩子们惯于以姓加上“爸”来称呼父辈。我曾试图纠正孩子们,让他们叫“麦校”,然而麦爸却笑着说,这与“卖笑”谐音不好,我又提议:“那叫麦校长或者麦老师总可以吧。”“这也不行,贩卖人口可是犯法的。”麦爸不苟言笑地说道:“还是麦爸霸气。”就这样,“麦爸”这个称呼在欢声笑语中被确定了下来。生活中,我的同学“麦爸”就是这样一个幽默风趣,富有智慧的人。麦爸是我的大学同学兼室友,我们不仅有着相似的志趣,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够互相帮助,同甘共苦。校园里,我们俩一同上课、打饭,泡图书馆,形影不离。那时候,麦爸是我们班的班长,我是副班长。我们班主任邓老师,是一个的年轻仔,年龄跟我们差不了多少,刚从广西师大毕业,就来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性格比我们还腼腆。然而,正是这份腼腆,让我们与他之间的相处多了几分特别的亲切。我和麦爸经常邀请邓老师去他宿舍或是校外的路边摊吃夜宵。在夜宵摊,我们围坐在简陋的桌椅旁,或是分享校园里的趣事,或是模仿老师们的经典动作,麦爸总是那个最能带动气氛的人,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常常让我们捧腹大笑,而我则在一旁巧妙地应和,把邓老师逗得不亦乐乎。邓老师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我们的感染下,渐渐放下了老师的架子,融入到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邓老师那爽朗的笑声,至今仍回荡在我的心间。这段与麦爸共同度过的大学时光,以及和邓老师相处的点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见证了纯真的友谊与真挚的师生情。毕业后,麦爸和我尽管分配到不同的乡镇不同学校教书,所在的学校都是在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北部山区乡镇,但时空的距离却没削减我们的友谊,反而让彼此更为牵挂。前几年,我们县大部分乡镇初中都撤并到县城,我们也因此都在县城或县城区学校上班,联系更加紧密频繁。平日里,我们互相分享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与成就,毫无掩饰地给对方提供建议,互相帮衬。周末或放假,大家带着家人去湿地公园或广场草坪公园欢聚,大人谈天说地,孩子们嬉笑玩闹,共享难得的闲暇时光。这样的生活,已然成为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麦爸外形英俊,自带一股儒雅气质,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十分亮眼。麦爸也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创作上也小有成就。如他前往凌云浩坤湖游一趟,回来后不久就有文章发表于《右江日报》,他那文章文笔细腻,将浩坤湖描绘得如诗如画,宛如仙境。文章不仅展现了麦爸对文字的娴熟驾驭能力,更凭借其优美的描写,对浩坤湖景色的呈现达到了极高水准,从宣传效果看,如同为浩坤湖量身定制的宣传单,激发读者对浩坤湖的向往。麦爸还写得一手好字,他的书法,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正如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麦爸和我一样对酒情有独钟,虽酒量不大,但不妨碍我们对酒的喜爱。在饮酒一事上,麦爸秉持“别人喊你吃饭,宁可迟到,不可不到”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出他对社交邀约的重视,即便可能因各种状况迟到,但绝不缺席,反映出他对人际交往的珍视。麦爸饮酒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造饮则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每次饮酒,麦爸都期望达到沉醉状态,享受酒精带来的放松与愉悦,沉醉后便选择退场,不贪恋酒局,能把控自身状态,这种饮酒风格既展现出他对酒纯粹的喜爱,也反映出其在酒事上的自律。麦爸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他经常给我们讲“要学会吃三碗早餐”的故事。麦爸讲起这个故事时,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总怀疑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他本人。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清晨,某校办公室主任小韦像往常一样,自行前往熟悉的早餐摊解决早餐。小韦一边品味美食,一边思考着当天的工作安排。吃完第一碗早餐后,小韦心满意足地返回学校。刚踏入校门,就迎面碰上了校长。校长热情洋溢地招呼他:“小韦,来得正好,一起去吃个早餐,顺便聊聊学校最近的工作。” 盛情难却,小韦便陪着校长走进了学校附近的另一家早餐店,开启了第二碗早餐。在与校长交谈的过程中,小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两人相谈甚欢,不仅敲定了一些重要事项,小韦还从校长那里获得了不少宝贵信息,对学校未来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结束了与校长的早餐交流,小韦回到办公室。本以为早餐的小插曲就此结束,没想到学校书记恰好走进来,一脸疲惫地说:“哎呀,今天忙得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呢。” 小韦见状,毫不犹豫地再次起身,陪着书记来到学校食堂。就这样,小韦迎来了第三碗早餐。在食堂里,小韦和书记轻松交谈,既舒缓了书记的工作压力,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麦爸讲完故事后对其中的道理给我们进行深刻分析:“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三碗早餐,向我们传递了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理念。第一碗早餐,是自我充实与准备,是每个人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过程。而第二碗早餐,代表着抓住机遇,积极回应他人的邀约,融入集体交流,这不仅能为工作带来助力,还能拓展人脉资源。至于第三碗早餐,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关怀与理解。当我们留意到身边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时,收获的将是深厚的情谊与信任。”麦爸的 “三碗早餐” 故事,也时刻提醒着我,在生活中要保持敏锐的感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动,真诚地关心身边的人。我也希望将这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让这份温暖与哲理得以传递。我的同学麦爸,便是这样一位将才华、智慧和魅力集于一身之人。他在事业上的奋力拼搏、对生活的热忱以及对朋友的真挚,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不单是我生活中的挚友,更是我于教育事业中的典范。我深信,在往后的日子里,麦爸会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敞亮,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与此同时,我们的友谊也会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牢固。【主编点评】这篇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同学“麦爸”这一独特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从别具一格的称呼由来,展现其幽默风趣;到大学时期与室友、老师的相处点滴,彰显深厚情谊;再到毕业后的紧密联系,体现珍贵的友情。同时,文中通过描述麦爸的外形气质、文学成就、书法功底,以及饮酒态度、人际交往智慧等方面,全方位地呈现出麦爸的才华、智慧、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使“麦爸”这一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也传递出作者对其的欣赏与敬佩。(李承骏)作者简介:刘忠稳,壮族,田东县滨江学校语文教师。喜欢阅读,向往文学创作。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寄快递用这个便宜!
扫我码,开新卡,省话费(29元100G高速流量,获100积分=100元,之后可以用积分来充话费),好处多。未明之处可拨打码上电话跟我咨询,也可以拨打我常用电话18007765168(微信同号)联系我。
主编简介:李承骏,壮族。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人。擅长写作、设计、策划。曾任政府单位宣传干事、企业集团品牌总监、报刊编辑、记者、经贸杂志主编、首席记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豹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百色作家》系列公众号矩阵“诗豹创作营”总教练,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百色分会主席,诗豹文学社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青年文学》《广西文学》《红豆》《诗潮》《都市》《战士文艺》《亚太经济时报》《旺报》《燕赵诗刊》《北方作家》《中西诗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各级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