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递|李栽堂(壮族):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 (散文)

百科   2025-01-26 00:00   广西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  


广西田东|李栽堂(壮族)


时与日驰,岁与年去,时间就像流沙一样从我们指缝中悄然滑落。一年一度的春节不论你欢迎也好,讨厌也罢,都不请自来——夹着人间烟火,带着浓浓年味,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春节也即俗称的“过年”,是岁序之始,万象更新;是辞旧纳新,是古老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现,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生活寄予的殷切期盼。年味里,是日常,是烟火,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味……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以后,我们田东这里的大街小巷就已张灯结彩,披红戴绿,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派,年味十足。人们对于新年的期盼和祈愿,我认为借用别人的一首诗“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岁岁常欢愉,事事皆顺意”来表达比较贴切。这首诗既脍炙人口,又朗朗上口,能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已深深根植于百姓心中。
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繁杂,回家与家人团聚,感受着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期盼的时刻,也是一个值得珍惜和回忆的时刻。在这个美好的时刻里,珍惜家人的陪伴,祈愿岁岁平安,事事顺心。愿所有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当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在外打工,每月收入颇丰或者当大老板做大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亦或是在家务农,收入低微也好,各家各户也都开始忙着筹备采购年货,喜迎春节了。
春节预示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不管你在旧的一年里,生活是否如意,家庭是否团结,身体是否健康,孩子学业是否有成,或者财富是否自由——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因此,人们都带着对新年美好的期盼,满怀信心地恭迎春节的到来。
在我们田东这里,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过小年当天起,至年三十(除夕夜)前,就要对自家进行大扫除,包括把房前屋后,庭院里外和村中小道的垃圾等全部清理干净,预示着把往日一切的不顺和霉运通通扫掉,以新的环境、新的姿态,新的心情,迈入新的一年。
我平时都忙于工作,往年父母健在时,春节前大扫除的工作,我们都不用操心,都是父母两老提前一两天从县城回到家老家来完成的。
今年,父母都已离去,我们不得不早一点回老家动手大扫除了。趁着前天是过小年,单位里正好没有会议,所以,我便请假带着妻儿回了一趟老家,一来可以和堂弟们一起过个小节日,二来也顺便在老家打扫卫生。
当儿子走到那扇熟悉的房门前,脚步突然变得沉重,仿佛每抬起一寸都要耗尽全身的力气。房间里的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是他似乎是因为发现少了爷爷奶奶那温暖的身影,多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寂静和冷清。
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墙上挂着爷爷奶奶的遗像时,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似乎是那两张遗像瞬间将他整个人都吸了进去。
爷爷的遗像里,那熟悉的笑容还凝固在脸上,脸上的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藏着一个对他的疼爱故事。奶奶的遗像也是,慈祥的眼神仿佛还在注视着他,就像过去无数次他放学回家时那样……
他眼睛开始变得模糊,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似乎想忍住,想把这些眼泪憋回去,就像小时候我父母教导他要坚强一样。可是,那些回忆就像汹涌的潮水一般,冲破了他的防线。
记得儿子还小的时候,他爷爷总是背着他去集市,儿子趴在爷爷宽厚的背上,感受着那稳健的步伐,倾听爽朗的笑声。他的奶奶则会在一旁笑着提醒爷爷走慢些,担心孙儿会掉下来。回到家,奶奶也总会及时地煮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粥,让他的孙儿能够及时地吃上热粥。
儿子静静地望着爷爷奶奶的遗像,他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一颗接着一颗,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能发出一些破碎的呜咽声。他慢慢地走向遗像,伸出颤抖的手,似乎想要触摸我父母那熟悉的面容,却又害怕惊扰了他们的宁静。
他就这样站在遗像前,无声地哭泣着,身体微微晃动,每一滴眼泪都是对爷爷奶奶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爱。房间里只有他压抑的哭泣声,那声音在寂静中回荡,像是对往昔岁月的悲叹,也是他对爷爷奶奶离去的不舍与痛心。
倘若,睹物真的能够寄心事,借景真的可以抒愁情。那连绵细雨,定是我为父母流泪;这悠扬旋律;定是我为父母唱歌;看这岁月滑落,是我为父母憔悴;这烛影摇红,定是我为父母相思。
悲伤如同潮水般缓缓涌来,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儿子哽咽,每一滴泪都承载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在这静默而沉重的时刻,我仿佛能听到父母温柔的话语,感受到他们依旧温暖的怀抱,但这只是幻影,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哀伤与不舍,在心头久久回荡。
后来,儿子一边回忆他小时和我父母的故事,一边和我们一起动手打扫卫生。
他说小时候,有一天他手里拿着刚从学校得来的奖状,兴奋地喊着:“爷爷,奶奶,你们看!我得奖啦!”他的脸上洋溢着孩子特有的纯真与自豪。
爷爷闻声抬头,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他马上放下活儿,张开双臂,将他的宝贝孙子紧紧搂在怀里,声音里满是宠溺:“哎呀,我的小宝贝真棒!看来爷爷教的那些故事没白讲,咱们家的小脑袋瓜就是聪明!”说着,摸摸孙子的头,仿佛要将所有的鼓励和爱意都通过这个动作传递给他。
奶奶也停下了手中的活,笑眯眯地望着这一幕,眼里满是温柔与欣慰。她让孙子拿来奖状给她看,嘴里不住地夸赞:“瞧瞧,这字写得多好,奖状也这么漂亮!”
儿子说爷爷奶奶是他童年的依靠。
我们边搞卫生边听我儿子回忆往事,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饭时间,我们也正好搞好了老家的卫生。
听完儿子的回忆,我不禁感叹,我父母的爱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滋润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什么是深沉的爱。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延续,看到了爱的轮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送孙子上学的场景,更是一种家族情感传承的象征,一种跨越岁月的爱的坚守。
【主编点评】这篇文章作者从不论是什么身份,农历年的到来,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家过年的事实,引出自己父母在世时,每年的年前大扫除基本上都是父母在做。进而重点呈现儿子在父母遗像前的深思与回顾,用以表现爷爷奶奶在儿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之情。但是从文章的主旨来说,这一篇是一篇文章想要表达两重意思,反而分散了文章的吸引力。另外,在叙述角度上,本文也有所偏差。在人物的指称上面也稍显混乱。今后应该注意,当作者和文中的另一人物出现在一个平面上的时候,我们身为作者,不可能去替另一个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理活动。只有解决了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的文章才能够顺畅、明晰地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或主张。(李承骏)

作者简介:李栽堂,壮族,广西田东县人,现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曾在文秘、党建、侦查等多部门多岗位任职。业余时间喜欢记录回忆往事,并向众亲好友分享。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寄快递用这个便宜!

手机卡用这个便宜!


扫我码,开新卡,省话费(29元100G高速流量,获100积分=100元,之后可以用积分来充话费),好处多。未明之处可拨打码上电话跟我咨询,也可以拨打我常用电话18007765168(微信同号)联系我。


主编简介:李承骏,壮族。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人。擅长写作、设计、策划。曾任政府单位宣传干事、企业集团品牌总监、报刊编辑、记者、经贸杂志主编、首席记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豹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百色作家》系列公众号矩阵“诗豹创作营”总教练,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百色分会主席,诗豹文学社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青年文学》《广西文学》《红豆》《诗潮》《都市》《战士文艺》《亚太经济时报》《旺报》《燕赵诗刊》《北方作家》《中西诗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各级征文奖。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