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廖家宏(壮族):探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游记)

百科   2025-01-21 21:23   广西  


踏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


广西百色|廖家宏(壮族)


闲暇之余,跟着旅行团到重庆畅游五天,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虽说是五天,来回头尾各占一天,真正的也就是三天时间。
第一天从百色巴马机场出发,到重庆报到后就入住了酒店,就和平时的出差没多大区别。真正有意义的是接下来的三天游览——这三天,我重温了革命历史,切身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将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不禁对革命先辈们肃然起敬!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地意识到现在生活和平繁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用血和泪才为我们换来当今的太平盛世,他们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永世铭记,他们的理想和信念需要我们去延续传承。

我们相继参观了抗战遗址博物馆、红岩魂陈列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磁器口、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解放碑、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周公馆以及桂园。这些旅游景点的背后无不承载着一段或沉重或激昂的历史旧事,在参观的时候,深深地触动了我。
白公馆和渣滓洞,在我未来重庆之前,便早有听闻。在从小受到的教育中,这里是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与敌人战斗的地方,我一直想来看看。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后来被国民党军统局改建成监狱,用以关押共产党人和所谓的“政治犯”,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关押于此。现在的白公馆,我们还能看到电网密布的高墙,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大门终年紧闭,只有侧面开一小门与外界相通。狱内有牢房20间。
这肃杀的氛围令我不由得感受到一股寒气……这里边老虎凳等各种酷刑工具都还在:我无法想象当年的革命先烈面对这些严刑拷打,都不肯屈服,那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啊?
这种精神正是现在我们的党员该去学习的,当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面对各种国际国内的“拷打”,我们也自当不屈服,奋力反抗!
在白公馆里,我还看到了白公馆里的烈士遗书——“狱中八条”,这八条内容,即使放到现在,依旧具有警示意义!也是在这白公馆里,一身浩然正气的陈然写下了《我的“自白书”》。

从小路行进,不多时便到了著名的渣滓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我们这一行人现在看到的渣滓洞已经是被焚烧后的渣滓洞,大火能够烧毁很多东西,但烧不掉国民党反动派的累累暴行,也烧不毁革命先烈的钢筋铁骨。
我从渣滓洞的内院和外院走过。内院的男牢,生存环境恶劣,我无法想象当年的那些先烈们是怎样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空间里生存下来并顽强反抗的,何敬平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写出《把牢底坐穿》的豪言壮语,“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外院的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则让我感到无比寒心。在抗日战争刚胜利,百废待兴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却把屠刀和酷刑用在了自己的同胞身上!
现在我党党内无比团结,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我想,那些曾被同胞迫害的革命先烈,看到现在各党密切的合作,应该会感到欣慰吧。
也是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集中营,这些地方也关押过罗广斌、杨益言。后来他们根据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红岩》。
我以前专门读过这本小说,小说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后来还形成了“红岩精神”。
我们在此次参观中,便到了红岩魂陈列馆,里面是对红岩魂-革命烈士斗争事迹的展览。
我们也去了红岩村和红岩革命纪念馆,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是我党在重庆开展工作的重要活动中心。红岩村当时的条件和现在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领导人依旧可以安之若素,现在我们这些党员,高坐在办公室里,物质条件优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为党尽忠,为国出力呢?

我们在这一行里,陆续去了很多地方,不论是陵园、博物馆还是礼堂,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它们用血和泪,用文字、图像、实物,让我们重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
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历史书上,简单的一句“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我们过上了现在安宁富足的生活”。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可能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多厚重,可当了党员以后,了解到当年那段血泪史之后,实地走近他们顽强拼搏的地方之后,才发现,那简单的一句“抛头颅、洒热血”,便是他们的一生!才发现这句话的重量,重逾万钧!
如何做一名合格出色的党员,这些革命先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那便是“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党员工作中去。
这次参观,让我感触颇深,未来在工作中,我会记得这些感触,从而对我的工作更加热情地投入,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本文插图由作者提供)
【主编点评】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在重庆五天(实际游览三天)的红色之旅,生动地展现了其对革命历史的重温和对红岩精神的深刻领悟。作者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众多红色景点,如白公馆、渣滓洞等,详细描述了这些地方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文章不仅讲述了所见所闻,更深入挖掘了这些历史遗迹背后的精神内涵,强调了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党员,作者深感和平繁荣的来之不易,决心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更加热情投入,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整篇文章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李承骏)
作者简介:廖家宏,男,壮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曾在区直、市直国企工作,政工师、电气工程师、企业培训师、高级电子商务师,现为百色工业技工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人,百色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机车爱好者、业余文学爱好者。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寄快递用这个便宜!

手机卡用这个便宜!


扫我码,开新卡,省话费(29元100G高速流量,获100积分=100元,之后可以用积分来充话费),好处多。未明之处可拨打码上电话跟我咨询,也可以拨打我常用电话18007765168(微信同号)联系我。


主编简介:李承骏,壮族。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人。擅长写作、设计、策划。曾任政府单位宣传干事、企业集团品牌总监、报刊编辑、记者、经贸杂志主编、首席记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豹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百色作家》系列公众号矩阵“诗豹创作营”总教练,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百色分会主席,诗豹文学社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青年文学》《广西文学》《红豆》《诗潮》《都市》《战士文艺》《亚太经济时报》《旺报》《燕赵诗刊》《北方作家》《中西诗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各级征文奖。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