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唐凤生(壮族):平果“三宝”(散文)

百科   2025-01-21 21:23   广西  

平果“三宝”


广西平果|唐凤生(壮族)


说起平果“三宝”,本地人有谁不知,那是芭蕉芋粉条,黄糖片和腐竹;外来客则从商店货架上认识包装精美,绿色环保的美食食品“平果三宝”。
平果老“三宝”:粉条、土糖片、腐竹。使平果人摆脱贫困,过上温饱生活,令人记忆犹新。
粉条爽滑,平果人过年过节,餐桌上少不了,火锅必备料。原产于黎明乡,有红薯粉条和芭蕉粉条两种,而以芭蕉芋粉条闻名,远销上海、越南等地,对糖尿病有补助治疗作用。
芭蕉芋原产于广东,广西也有不少种植,在平果市黎明乡、同老乡两乡有规模种植。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生产队集体加工,也有家庭作坊,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手工作坊工艺较为繁琐,工序大致是除根清洗芋头→捣碎如泥→布网摇摆过滤取淀粉液→沉淀再摇匀过滤杂质分离一、二级淀粉→取浆蒸煮→取板状凉晒→半干切条→竹排网夹晒→晒干打捆→装袋销售。食法就简单多了,热水泡软,清洗干净入锅即可,耐煮不易烂。
粉条在上世纪80年代,一斤也只几毛钱,但量大,收入可宽,让人摆脱贫困,过上温饱生活。
进入新世纪,高效农业飞速发展,芭蕉芋种植逐年锐减,粉条价格上扬,曾超过20元一斤,但仍无货可供。
现在市面上的芭蕉芋粉条,正宗本地原料几乎绝迹,大多是从云南贵州引进的淀粉精制,仍然美味可口,平果人的手艺还是精美的。
土糖片,又称黄糖片,由甘蔗榨汁,高温煮沸,呈浆状倒板结块再切割成形而成的。很早以前就有生产,大多手工作坊。其加工程序较为简单:甘蔗榨汁→汁液过滤→高温煮沸成浆状→倒入模板成形→切割成块→包装销售。以块状呈橙红色为最佳,甘甜味口,制作甜品常用原料,因其滋生食品有:甜糖爆米花,粉蒸五花肉,姜糖酒,糯米制品点心,糖水汤圆等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果多地甘蔗规模种植,生产队、家庭均加工糖片作坊,故称“土糖片”。后因县糖厂原料紧缺,政府干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土糖片全面停产,继而糖厂有了糖片加工,黄糖片走进市场。
糖片曾助平果百姓脱贫,也使平果土特产闻名,具有浓厚的时代意义,为平果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平果腐竹,因其使用平果珍珠黄豆特有粒圆而小,金黄浓香美味可口特殊性能原料加工,而赢得食客和外商青睐而闻名。曾为平果外贸创汇,产品远销国内及东南亚多国,至今仍支撑平果经济发展,在平果铝发展之前,是跟平果糖业齐名的重要工业。
忘不了,平果老“三宝”,它们解决了平果千家万户温饱,为奔小康创文明打基础,奠基石。
随着邓小平同志“广西平果铝要搞”号角吹响,平果走进了新时代,铝工业,一城双甲、文明城市等闪耀平果新“三宝”。
铝工业,平果铝业公司于1987年9月14日成立,一期工程,1991年5月开工建设,199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总投资44.3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铝土矿65万吨,氧化铝45万吨,电解铝13万吨,是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铝冶炼联合企业。
平果铝的建成投产,给平果地方经济带来丰厚的税收,给平果就业大开门路,铝矿区的乡镇群众征地收入,首先步入小康。
平果经济步入快车道,城市经济突飞猛进,交通迅速发展,高铁驶入平果,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八方客商云集平果,以铝为依托,诞生了多家铝制品厂,铝型材更是唱响平果,线材、彩材远销海内外,平果由县改市,市区人口猛增,朝阳街夜市灯火辉煌,工业平果名付其实,文明平果,实至名归,铝工业成就了现代平果第一财宝。
经济腾飞,物质丰富,中国足球衰败,刺激了平果人精神文化追求,文化自信燃起了平果敢于争先精神之火,平果市委市政府圆了民心,请来广西男女足球队落户平果,并以平果山歌的开头语“哈哼”第一个字“哈”和结尾“嘹乐”第一个字“嘹”相合,以及挺助足球赛市的平果之星茶酒厂一平果国晶茶酒厂的“国晶”二字冠名“广西哈嘹国晶”男子足球队(甲级队),以平果壮语“呗哝”(壮语,意为兄弟姐妹,亲戚)命名广西呗哝女子足球队,并扩建重修平果国晶体育场,由原可以容纳2万名观众提高到3万人,把“哈嘹国晶”男足主场落户在平果。
每逢主场比赛现赛,客队球迷远来助威,本地球迷爆棚,球赛一票难求成了常态,赛前文艺表演精彩纷呈,百色各县市农特产品带货直播,观众似潮涌。
“古铁”(壮语,意为进攻)“勾喽”(壮语,意为必胜)喊声震天动地,呐喊天南地北,媒体惊叹“震撼”,球员绿菌场上呈现百般球艺,球迷挥舞彩旗,人海似浪翻腾,呈现绿茵场上比智慧,观众席上现风彩。
足球给平果精神文化绣出最大亮点,体育强市成为共识,这就是平果精神支柱,惊现一城双甲“精神”之宝!
建造优质者营商环境,晒出壮族人民热情好客氛围。平果市委市政府举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略,把市民文明精神推上高潮——加大投资力度,整治卫生死角,美化市容市貌,干部带头,市民争先干,身着红马挂人靓丽街道市场,文明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周二“文明城市日”成了铁律金规,纳入了年度绩效考评。
如今,平果全城绿树成荫,街道明洁如镜,见面“您好”,分别“拜拜”,笑脸相迎,分别眷恋,亲诚相待,宾至如归,宜居和谐,游客到平果如到家,留恋平果,离开平果,一步三回头,平果美丽,平果文明,成了平果致胜之宝,“胜”宝常驻,人民享福,其乐融融。
“三宝”源于民而福惠民,平果三宝,发展无穷,气势如虹。
【主编点评】这篇文章详实介绍了平果的新老“三宝”,从传统的芭蕉芋粉条、黄糖片和腐竹,到新时代的铝工业、足球文化和文明城市建设,展现了平果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成就。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体现了平果人民的勤劳智慧,又彰显了平果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亮点,富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李承骏)

作者简介:唐凤生,男,1962年8月生,壮族,法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广西国有平果林场退休干部。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寄快递用这个便宜!

手机卡用这个便宜!


扫我码,开新卡,省话费(29元100G高速流量,获100积分=100元,之后可以用积分来充话费),好处多。未明之处可拨打码上电话跟我咨询,也可以拨打我常用电话18007765168(微信同号)联系我。


主编简介:李承骏,壮族。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人。擅长写作、设计、策划。曾任政府单位宣传干事、企业集团品牌总监、报刊编辑、记者、经贸杂志主编、首席记者。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豹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百色作家》系列公众号矩阵“诗豹创作营”总教练,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百色分会主席,诗豹文学社社长、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青年文学》《广西文学》《红豆》《诗潮》《都市》《战士文艺》《亚太经济时报》《旺报》《燕赵诗刊》《北方作家》《中西诗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各级征文奖。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