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年多不好,以为是绝症,检验科瞬间找到真凶

健康   2024-11-08 14:30   四川  


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环境卫生的改善,人们健康意识加强,寄生虫的感染率逐渐减低,寄生虫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见的越来越少,难道这就意味着寄生虫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分享工作中碰到的一例寄生虫感染的案例。
       李大爷一年前,因反复贫血,一直未找到病因,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抱着最后希望,就诊我院血液内科,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38g/L,重度贫血。遂收住入院进一步诊疗。
       入院查后完善营养性贫血、骨髓涂片等相关检查。铁蛋白,骨髓形态学提示缺铁性贫血,了解到李大爷前面就诊过多家医院,输血治疗后有所改善,但隔断时间血红蛋白又会掉下来,那么导致李大爷贫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管床医生发现李大爷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又表现为一个缺铁性贫血,高度疑为寄生虫感染,与检验科沟通,但常规涂片均未发现寄生虫卵,后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发现了钩虫虫卵,原来这就是背后的罪魁祸首,据了解平时李大爷一个人居住,家里卫生条件比较差。


高倍镜下显示:钩虫卵 

找到了李大爷反复贫血的病因所在,予以驱虫补铁治疗后,李大爷乏力,腹胀症状明显改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血红蛋白有了稳定的升高。很快好转出院。

什么是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在小肠黏膜寄生所致,成虫主要寄生在空肠,少数寄生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上段,也有移行至胃、结肠的报道。

主要临床症状?

        钩虫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消化道症状和贫血,临床表现不易与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等疾病鉴别,贫血主要是慢性失血及缺铁性贫血,感染时间越久,贫血症状越严重,加上粪隐血阳性,易漏诊,误诊率较高。贫血还会导致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皮肤蜡黄、黏膜苍白、头昏、眼花、心悸、乏力,重症患者可出现面部及全身浮肿。当感染性幼虫侵入人体后,几分钟内会有烧灼、针刺、发痒并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进而出现黄水泡,这是钩蚴性皮炎的表现。感染幼虫还可引起咳嗽、痰中带血、哮喘、畏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症状。

如何诊断钩虫病?

        粪便检查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饱和盐水浮聚法和钩蚴培养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是诊断钩虫感染较为理想的方法。钩虫感染常表现为缺铁性贫血且合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当临床工作中怀疑肠钩虫感染时,应积极反复行大便常规检查,必要时行胃镜检查,有条件者可行胶囊内镜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肠钩虫病的诊断率。

内容来源 | 医学检验杂谈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






涵庄检验视界
涵庄检验视界创立于2007年,原名检验视界网,以“打造检验信息交流综合平台,促进检验医学与IVD产业发展”为宗旨,主打内容为行业热点、讲堂直播、在线期刊、论坛会议、案例情景剧、科室巡礼、技术文章、品牌产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