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文明起源和夏商西周时期(距今170万年前-BC771)
文明起源与夏商西周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771 年)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也是华夏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重要时期。
石器时代 | 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 、 的特点, 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 |
夏 商 西 周 时 期 |
政治与区域交往 | 随着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早期国家出现,王位世袭制代替了 ,奴隶制国家形成;西周为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 制、经济上实行 制,逐渐确立 和 的政治制度体系,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早期国家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政体蕴含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制(土地国有)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进一步丰富,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工商业由 垄断。 |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以 和 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 朝开始的;商代天文历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西周 制度奠定后来儒家思想基础。“ ”思想是中国早期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崇尚德治。 |
早期社会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
春秋战国时期总特征: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大融合;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由民族冲突走向民族融合。
阶段特征 | |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周王室衰弱, ,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 阶级发展壮大,“士”阶层受到 重用,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变法(春秋: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战国:秦有 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诸侯混战,民族交融加强,国家逐渐由 走向 。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牛耕使用推广,生产力提高,私田出现, 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 制逐步确立, 经济逐步形成,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农民);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小农经济。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出现“ ”局面,是中国第一次 运动,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诗经》《 》等文学作品的出现。 |
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BC221-220)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政治 | 秦建立 制度,奠定2000多年封建社会政治框架( 政治取代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并初步发展;民族交往、交融加强。东汉末年, 、 交替干预朝政,朝政荒废,岌岌可危。统治危机加深。 |
经济 | 秦统一度量衡,继续推行, 政策,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西汉开辟了 和, 的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联系,中外文化经济交流频繁;东汉豪强地主 经济得到发展。 |
文化 | 从秦“焚书坑儒”到汉朝“ 的”;汉代儒学革新,垄断教育,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学发展有利于文化认同与传承;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领先世界,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
时代的激荡与调和---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 ,更迭频繁。北方 ,南方 ,北方少数民族仿效中原模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北魏 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和经济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 化,为隋实现统一及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南下,促进民族融合;形成三省体制; 制[选官]到两晋南朝时逐渐成为维护 特权的工具,士族世代享受特权盛行 。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北方经济因 遭到严重破坏,孝文帝改革实行 制、 制,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东晋南朝,北方人民南迁,推动了 开发。农业上,三国曹魏马钧发明 ;手工业出现 法;商业上,出现 。因佛教兴盛, 经济盛行。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道教传播,佛教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出现 趋势;南朝 反佛,提出“神灭论”,主张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建安文学(“三曹”)、玄学(“竹林七贤”)、田园诗、南朝骈文、北朝民歌;出现书法进入 阶段,书体完备,东晋 (“书圣”)《兰亭序》;绘画方面,东晋 提出“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等雕塑艺术灿烂;其它方面的成就还有: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北朝 《齐民要术》。 |
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时期(581-907)
总特征:开明开放,制度创新;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统一,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完善 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创 制;但安史之乱后形成 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削弱。对外开放方面,中外经济交往频繁。泽被东西,兼收并蓄,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出现 之治和 盛世,经济繁荣; 继续南移(与政治重心分离);商业繁盛,出现“ ”和柜坊,商业活动仍有较严格的 限制,到唐代后期,农村集市有了发展,“草市”进一步发展。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三教并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国内各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分, 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 |
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五代至宋元(907-1368)
五代十国时期总体特征:封建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或措施,具有汉化(封建化)的特点。
宋元时期总体特征: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由 逐步走向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北宋中央实行“ 制”,科举发展完善,文官政治突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元朝实行 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民族矛盾尖锐,但 是主流,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南宋 完成南移;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宋代实行“ ”的土地政策,促进商品经济和租佃关系的发展;政府放松对商业 限制,商品经济繁荣,北宋四川(益州)出现 [货币];城市的 功能大大加强, 阶层壮大, 政策有所放松,出现瓦肆和交子;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转到 贸易为主,两宋时期 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宋代书院兴起, 兴起成为官方哲学;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强化礼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宋词、话本、风俗画等文学艺术形式 、 ,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军事领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火药传播到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中华文明的迟滞-----明、清前期(1368-1840)
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未能实现向近代文明的转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治与区域交往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 ,实行 、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外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影响了古老中国向 的转型。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高度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商品经济繁荣( 成为流通货币,城镇经济繁荣,涌现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资本主义 关系出现,但受到 政策和 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 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僵化, 取士,传统文化禁锢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 与继承;文学艺术繁荣,更 ,大众化、 、个性化且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传统科技出现总结性著作, 开始。 |
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化启动(1840-1894)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政治与对外关系 | 西方列强发动了 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国家,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 ,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积极探索 道路。 官僚崛起,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中国被迫实行对外开放,开始了不平等的屈辱外交;传统的 观念受到冲击, 体系逐渐解体,由 外交向现代条约外交转变(清政府被迫融入西方条约体制)。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的 经济逐渐解体,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派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 化迈进;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传统方式,出现 、中西合璧的特点,但 仍占主导地位。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重新启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从器物到仿行制度,再到思想;现代国家和 意识逐渐萌生。 |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阶段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金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列强侵华发动 战争、 战争,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壮大,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两场政治近代化运动-- 和 ,建立了 ,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却未能成功实现; 政府的黑暗统治,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的外交从“夷夏”观念(“朝贡”和“理藩”制度)向 化转型。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甲午战败,宣告了 的破产,之后,西方国家的侵略以 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 ”;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发生进一步的变迁;社会生活向近代化、 化方向发展,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西学东渐加快,国人向西方学习从 深入到 乃至 层面(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播);近代教育(新式学堂)开始起步,1905年废除 制度,留学生增多,新型知识分子大量涌现(地区之间呈现不均衡性);“ ”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国人的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19-1949)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胜利。
政治与国际关系 | 五四运动中,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 革命序幕; 成立,开始担负起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从仿效 式道路到走出一条 的革命道路:从开创 、 道路,到推动 战线的形成,实现了抗战的胜利,再到最终推翻 反动统治,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基本完成了 革命任务。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 政府初期有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由于 和 (实行经济垄断)的迅速膨胀,逐渐萎缩,抗战胜利后面临官僚资本的压榨和 国的经济侵略等因素,陷人绝境; [ 轻/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国民经济)体系;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成为 的基础;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 事业、 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 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所突破--从学习 转为“以 为师”;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条件下, 思想形成,成为 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启动与曲折发展(1949-1978)
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在过渡时期( 主义向 主义过渡),建立起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制度、 制度等民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 体系;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制度的确立;“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面对西方的外交封锁,新中国实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 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1958年以后,外交重点在于反对 主义,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随着 关系的正常化,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与失误并存(“两头好,中间差”)。 国民经济的恢复( 年- 年),为有计划经济建设提供条件; “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 体制;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 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 特色。 “ ”和 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
1978年以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年 月 [会议]后重建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制 年宪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制度]提出并成功运用,海峡两岸不断交流和发展。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国际环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 、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 年,中国加入WTO,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年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倡导构建 ,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模式。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为中心,实行 。农村实行 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 体制改革; 年十四大决定要建立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2001年加入 组织,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 、 、 的对外开放格局,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重新确立 的思想路线,形成 理论、“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年恢复高考制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方针的恢复,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 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
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
世界史
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公元前3500-14世纪)
古代文明 | 中世纪 | |
政治与国际关系 | 一、古代希腊 特征的城邦兴起,雅典是古代 的典型。 二、波斯帝国因 国王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 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推广 文化。 三、公元前 年,罗马帝国建立, 世纪末,罗马帝国 为东、西罗马帝国。 | 一、西欧:基本特征是 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 状态; 权高于 权。 二、东欧: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 帝国;9世纪, 兴起。 三、亚洲: 帝国兴盛、日本 。 四、西非: 、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五、美洲: 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 文明三大文明古国的发展。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一、农耕文明区具有较发达的 、较高的 、复杂的 和管理系统。 二、海洋文明地区 较发达,多优良港口,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 三、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 基础。 | 一、西欧:出现了 的封建大庄园经济。10 -11世纪起,西欧各地 兴起。11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 二、东欧: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15世纪中叶, 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一、 产生了最初的文明,苏美尔人创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文字。 二、《 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三、印度的 (等级)制度 四、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 五、古代 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有海洋文明蓝色文明之称。 | 一、 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了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二、 世纪, 在位时,编订的《 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18世纪60年代)
总特征:从社会形态看,是 社会向 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 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相对由 逐渐走向一体的历史。
政治与国际关系 | 17、18世纪,英法美 阶级日益壮大,开展了反对 (或者反对殖民)统治的(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立法(颁布宪法等)方式,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近代资产阶级 制。 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亚非拉国家逐渐殖民地化,“ 从属于 ”的局面开始形成。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14、15世纪,欧洲 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资本的 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奉行“ 主义”,刺激了工商业发展,人类开始向 文明迈进。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核心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间接促进了 的出现。 |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基本线索:一个中心(工业革命)、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代议制向 、 大陆扩展并进一步完善, 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阶级和 阶级日益成为两大 阶级。由于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尖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主义诞生后,国际 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 资产阶级在全球开拓市场,而 国家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以 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东方从属于西方。为了反抗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亚非拉 运动不断高涨。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 时代,资本主义进入 资本主义阶段,人类社会开始向 文明转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 水平,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主义、 主义、 主义思潮成为三种主要的社会思潮: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 论,推动生物学、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使 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义文艺、 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1945年)
总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又一次飞跃时期,是帝国主义矛盾不断激化的时期,是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时期,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和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的时期。
政治与国际关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由于各国 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 年爆发了 ,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界大战后建立了 体系,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化解危机,面对 主义的猖狂进攻,英法美推行 政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体系最终确立,亚、非、拉 运动进一步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诉求从 发展为建立 政府。俄国 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 道路的新纪元。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第二次 将人类历史推进到“ 时代”, 与 开始紧密结合,以 为主导的资本主义 最终形成,标志着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电气时代的发明和应用,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开创了 的现代化模式。 后,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 计划,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确立了 的政治经济体制。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革命后人类进人电气时代,科技和生产力的结合日益紧密; 革命在二战时期逐步兴起。 |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和调整(1945--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政治与区域交往 | 两种社会制度从 、 到社会主义受到重大挫折(苏东剧变);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发展;第二次界大战后建立了 体系,美苏两国为争夺 ,形成了 和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造成世界局势 与动荡;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趋势出现; 年苏联解体后, 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呈现出“ ”的局面,缓和与紧张并存,总体趋于缓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二战后,亚非拉的 蓬勃发展,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达了新高潮,推动了 体系崩溃。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二战后以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了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 化、 化方向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 化逐步发展,欧盟、 、 区相继成立;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 主义,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实行“ 国家”制度,以维持社会稳定;六七十年代,出现 、 、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体系崩溃, 国经济霸主地位衰落;到20世纪 年代,由于“ ”,各国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开始出现。 战后,东欧与苏联进行改革,因为 模式的严重弊端得不到根本纠正,改革以失败告终。1978年底,中国作出 的伟大决策,逐步建立起 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第 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 时代,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文化 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文明起源和夏商西周时期(距今170万年前-BC771)
文明起源与夏商西周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771 年)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也是华夏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重要时期。
石器时代 | 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 |
夏 商 西 周 时 期 |
政治与区域交往 | 随着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早期国家出现,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奴隶制国 家形成;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逐渐确立贵族政治和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体系,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早期国家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政体蕴含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井田制(土地国有)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进一步丰富,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工商业由官府垄断。 |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代天文历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西周礼乐制度奠定后来儒家思想基础。“敬天保民”思想是中国早期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崇尚德治。 |
早期社会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221)
春秋战国时期总特征: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大融合;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由民族冲突走向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 | 阶段特征 |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士”阶层受到 重用,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变法(春秋: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战国:魏国李悝变 法、秦有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诸侯混战,民族交融加强,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生产力的提高,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 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农民);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小农经济。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诗经》《离骚》 等文学作品的出现。 |
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BC221-220)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政治 |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 2000多年封建社会政治框架(官僚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并初步发展;民族交往、交融加强。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干预朝政,朝政荒废,岌岌可危。统治危机加深。 西汉开辟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开展积极的对外交往,中外文化经济交流频繁,影响不断扩大。 |
经济 | 秦统一度量衡,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西汉开辟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联系;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得到发展。 |
文化 | 从秦“焚书坑儒”到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革新,垄断教育,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学发展有利于文化认同与传承;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领先世界,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
时代的激荡与调和---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分立,更迭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少数民族仿效中原模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和经济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实现统一及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南下,促进民族融合;形成三省体制;九品中正制到两晋南朝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士族世代享受特权盛行门阀政治。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北方经济因长期战乱遭到严重破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租调制,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东晋南朝,北方人民南迁,推动了江南开发。农业上,三国曹魏马钧发明翻车;手工业出现灌钢法;商业上,出现草市。因佛教兴盛,寺院经济盛行。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道教传播,佛教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出现三教融合趋势;南朝范缜反佛,提出“神灭论”,主张精神和肉体的统一;建安文学 (“三曹”)、玄学(“竹林七贤”)、田园诗、南朝骈文、北朝民歌;出现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书体完备,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绘画方面,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等雕塑艺术灿烂;其它方面的成就还有: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
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时期(581-907)
总特征:开明开放,制度创新;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统一,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创科举制;但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削弱。 对外开放方面,中外经济交往频繁。泽被东西,兼收并蓄,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与政治重心分离);商业繁盛,出现“飞钱”和柜坊,商业活动仍有较严格的地域和空间限制,到唐代后期,农村集市有了发展,“草市”进一步发展。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儒、佛、道三教并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国内各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分,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 |
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五代至宋元(907-1368)
五代十国:封建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或措施,具有汉化(封建化)的特点。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政治与区域交往 | 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北宋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科举发展完善,文官政治突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元朝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民族矛盾尖锐,但民族交融是主流,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对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由传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超过了前代水平,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更加发达。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促进商品经济和租佃关系的发展;政府放松对商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品经济繁荣,北宋四川(益州)出现交子;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市民阶层壮大,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出现瓦肆和交子;对外贸易由陆路贸易为主转到海路贸易为主,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宋代书院兴起,理学兴起成为官方哲学;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儒学发展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强化礼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宋词、话本、风俗画等 文学艺术形式通俗化、大众化,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军事领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 |
中华文明的迟滞-----明、清前期(1368-1840)
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未能实现向近代文明的转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治与区域交往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实行海禁、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外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影响了古老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商品经济繁荣(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城镇经济繁荣,涌现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 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理学僵化,八股取士,传统文化禁锢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与继承;文学艺术繁荣,更平民化,大众化、世俗化、个性化且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传统科技出现总结性著作,西学东渐开始。 |
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化启动(1840-1894)
总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政治与对外关系 | 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史实自己加),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汉族官僚崛起,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中国被迫实行对外开放,开始了不平等的屈辱外交;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宗藩体系逐渐解体,由朝贡外交向现代条约外交转变(清政府被迫融入西方条约体制)。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 迈进;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传统方式,出现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的特点,但传统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西学东渐重新启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从器物到仿行制度,再到思想;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逐渐萌生。 |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阶段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金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列强侵华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两场政治近代化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却未能成功实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的外交从“夷夏”观念(“朝贡”和“理藩”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之后,西方国家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发生进一步的变迁;社会生活向近代化、文明化方向发展,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西学东渐加快,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器物深入到制度乃至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播);近代教育(新式学堂)开始起步,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留学生增多,新型知识分子大量涌现(地区之间呈现不均衡性);“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19-1949)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胜利。
政治与国际关系 |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中共成立,开始担负起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从仿效俄国式道路到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从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到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抗战的胜利,再到最终推翻国民政府反动统治,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基本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抗战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初期有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乱和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的迅速膨胀,逐渐萎缩,抗战胜利后面临官僚资本的压榨和美国的经济侵略等因素,陷人绝境;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国民经济)体系;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成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基础;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迅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新三民主义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所突破--从学习西方转为“以俄为师”;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条件下,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启动与曲折发展(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发前(1949-1978)的历史,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在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面对西方的外交封锁,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1958 年以后,外交重点在于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总体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与失误并存(“两头好,中间差”)。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年-1952年),为有计划经济建设提供条件;“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6 年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
1978 年以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建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制1982年宪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人宪法;“一国两制”提出并成功运用,海峡两岸不断交流和发展。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国际环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2001年,中国加人 WTO,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组建“上海合作组织”,2017年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模式。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三件大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 年十四大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恢复高考制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文艺事业发展;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
中外历史纲要基础知识复习
世界史
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多元世界的初现(公元前3500-14世纪)
古代文明 | 中世纪 | |
政治与国际关系 | 一、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兴起,雅典是古代民主政治的典型。 二、波斯帝国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人侵而灭亡。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 三、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 一、西欧: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教权高于王权。 二、东欧: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9世纪,基辅罗斯兴起。 三、亚洲:阿拉伯帝国兴盛、日本大化改新。 四、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五、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三大文明古国的发展。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一、农耕文明区具有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二、海洋文明地区工商业较发达,多优良港口,航海技术和武器先进。 三、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一、西欧:出现了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经济。10 -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11 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 二、东欧: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15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一、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苏美尔人创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二、《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三、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 四、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 五、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有海洋文明蓝色文明之称。 | 一、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了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二、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18世纪60年代)
总特征: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相对由隔绝逐渐走向一体的历史。
政治与国际关系 | 17、18 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或者反对殖民)统治的(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立法(颁布宪法等)方式,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亚非拉国家逐渐殖民地化,“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开始形成。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奉行“重商主义”,刺激了工商业发展,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核心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出现。 |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基本线索:一个中心(工业革命)、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政治与国际关系 | 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代议制向欧、亚洲大陆扩展并进一步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日益成为两大对立阶级。由于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尖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潮流。 资产阶级在全球开拓市场,而亚非拉国家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东方从属于西方。为了反抗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工业革命后,人类进人蒸汽时代,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人类社会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三种主要的社会思潮: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推动生物学、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巨大进展;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浪漫主义文艺、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1945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两次世界大战(19 世纪60、70 年代-1945 年)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又一次飞跃时期,是帝国主义矛盾不断激化的时期,是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时期,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和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的时期。
政治与国际关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内部矛盾重重,无法化解危机,面对法西斯主义的猖狂进攻,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诉求从争取独立发展为建立民族独立的民主政府。 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历史推进到“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电气时代的发明和应用,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0 世纪 30 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 十月革命后,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人电气时代,科技和生产力的结合日益紧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二战时期逐步兴起。 |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和调整(1945--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政治与区域交往 | 两种社会制度从竞争、对峙到社会主义受到重大挫折(苏东剧变);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发展;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极格局和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缓和与紧张并存,总体趋于缓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达了新高潮,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构建了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逐步发展,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以维持社会稳定;六七十年代,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衰落;到20 世纪70 年代,由于“滞胀”,各国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 战后,东欧与苏联进行改革,因为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得不到根本纠正,改革以失败告终。1978年底,中国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思想与科技文化 |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