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勇:一文读懂教材中的教权发展来龙去脉
文化
2024-12-16 21:37
安徽
历史纲要下册讲到中世纪教俗之争与宗教改革内容时,教材叙事非常简单。有必要在时空框架下进行一个系统梳理。公元前1400年,摩西带领四十万希伯来人出埃及,缔结“十诫”,犹太教诞生。公元一世纪,黎凡特,备受罗马帝国欺辱的犹太人群体中诞生“弥赛亚”思想,基督教在此诞生。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325年,尼西亚会议召开,规范了基本教义,确定罗马教会位于地方教会之首。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埋下东西教会分裂隐患。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召开,君士坦丁堡教区升级为“牧首”区,地位仅次于罗马教会。451年,第四次大公会议召开,君士坦丁堡教区提升至与罗马教区并列。726年,受伊斯兰教影响,东罗马帝国发起“圣像破坏运动”,东西教区矛盾日渐扩大,为决裂埋下隐患。756年,法兰克王国“丕平献土”,奠定教皇国基础,教权开始崛起。843年,法兰克帝国解体,同期,圣像破坏运动结束,教权势力进一步提升。这一时期,依据所谓“君士坦丁赠礼”,罗马教会宣称君士坦丁大帝将东罗马管辖权赠予罗马教会,东西教会矛盾进一步加深。961年,东法兰克王国奥托一世帮助教皇平定叛乱,依据《奥托特权协定》,取得选举教皇的权利。962年,教皇加冕其为“罗马皇帝”。1054年,东西教会相互宣布“绝罚”,教会彻底分裂。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颁布《教皇敕令》,规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与永不受审的权利。1077年,围绕德意志境内主教册封权问题引发教俗之争,“卡诺莎之耻”发生,德皇亨利四世被迫向教皇道歉,教权臻于极盛。1095年,教皇发表夺回“圣地”演讲,十字军东征开启。1303年,法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公开与罗马教会决裂,教皇对其实行“绝罚”,法王反击,宣布教会为“敌基督”。1308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惊惧而死,此后的罗马教皇均由法王操纵产生,驻于法国南部小镇阿维尼翁,史称“阿维尼翁之囚”。直到1378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才迁往罗马,王权开始逐渐上升,教权逐渐衰落。1378-1417年,“教会大分裂”,多个教皇并存,教皇权威大打折扣。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在德意志率先开启宗教改革进程,提出“赎罪券”没有圣经依据,主张“因信称义”。德意志境内形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双方于1555年签署《奥格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原则。1562-1598年,法国宗教改革过程中,新教徒(胡格诺教)与天主教爆发一场法国版的“三十年战争”。1572年,“圣巴托洛谬之夜”惨案发生,1598年,波旁王朝开创人亨利四世发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许可新教合法地位。1523年,加尔文远赴瑞士,定居日内瓦,使其成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教形成。其“先定论”思想体系可以用英文“Tulip”(郁金香)加以概括。Totally Depravity(原罪)、Unconditional Election(无条件选择)、Limited Atonement(有限救赎)、Irresistable Grace(不可抗拒的恩典)、Pe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的坚守)。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开启不同于前边国家改革的特点,即以温和的方式,与议会合作,以法律制度程序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至尊法案》剥夺天主教会土地归英王所有,英王成为罗马教会教宗。宗教改革后形成的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统称基督新教,以区别于未改革的天主教。1859年,撒丁王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统一,1860年,中意大利联合省成立,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1861年,撒丁王国改名为意大利王国,定都佛罗伦萨,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意大利王国借此收复中部由法国控制的教皇国,意大利完成统一大业。教皇从此退居梵蒂冈,史称“梵蒂冈之囚”。(作者:杨小勇,全文14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