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商务印书馆(香港)出版了祺高力(Nicholas Kitto)著的《寻访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与建筑的历史之旅》一书。这是一部大型的摄影画册,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寻访了40多座城市才最终完成。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部400页的大书读完了,心中涌发各种或奇妙或古怪的感觉——书籍给我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大量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地名概念第一次如此集中且具象地展现在我面前;书籍给我呈现了一个精美华丽的建筑世界,但我所接受的教育又告诉我这个建筑世界往往是与“不平等条约”和“丧权辱国”的历史论述结合在一起的,要客观地评价这个世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程美宝教授为该书撰写了简短的序言,其中提到:阅读这本厚重的书“便得端坐、安神、定眼、凝视、沉淀,以进入历史时空神游冥想。”我也是边读边想,想得最多的是我从初中以来学习和讲授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历史的经历。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教材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叙述比较详细,背诵不同时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名称是让我们十分头痛的事情,往往是通过谐音法、口诀法去死记硬背。我不清楚背诵这些地名有什么意义?心中有诸多的疑问也从不敢向老师提出,如英国人为什么看中了上海?五口通商为什么福建独占两个?选择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从教之后,发现教材对通商口岸的叙述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学生可以免受我们当年之苦了。但如何讲授通商口岸,却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
关于通商口岸的评价实在难度太大,《寻访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与建筑的历史之旅》一书小心翼翼地避免历史评价,强调只是如实地用镜头记录今天仍保存下来的建筑。2024年山东的高考试题提供了“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表,也只是从建筑的角度切入。教学的要求与现实的观感形成巨大的反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77处,设置的租界和租借地有34处。今天,这些地方遗留的建筑群大多成为了市民的休闲宝地、游客的打卡胜地和新人的婚纱摄影采景地,但能够回忆和准确讲解这些建筑物由来的人委实不多。
多年以来,在如何讲授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问题上,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阅读一些书籍。关于通商口岸历史的书籍,其实并不多。我分为基础阅读、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三类。
基础阅读方面我推荐的是《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张洪祥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本出版于1993年的书我认为至今仍是最佳的入门读物。该书从唐宋时期的通商口岸和蕃坊说起,再按照时间线索把近代以来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做了全面的梳理,同时也把被迫开放的口岸和自行开放的口岸分开叙述,并且配有大量的统计表格和地图、示意图。对该知识点的价值判断,该书着墨甚多,也非常清晰。如“一部通商口岸和租界史,即是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史,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城市发展史”。(第2页)又如“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者似潮水般的涌进各通商口岸,强占土地,建立租界,于是外国商民的‘居留地’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14页)文科的书籍不见得是越新越好,这本30年前出版的小书,至今仍有莫大的参考价值。
拓展阅读方面我带给学生各种大型画册。通商口岸首先是一个个地名,但这些地名的内涵很丰富,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我们不能用今天的城市面貌去想象一百多年前的城市容颜,所以在教学上特别需要丰富的图像史料。
例如,《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西洋古文献及影像精选》(曹放著,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图册。图片丰富、高清,图片解说详细准确,如能把这本图册与《寻访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与建筑的历史之旅》对照着阅读,收获更大。
鼓浪屿并非商埠,清政府也没有划定该岛为外国人的居留地,为什么西方殖民者能够登岛居住?《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一书做了详尽的解说,其实也就是殖民者豪夺强取的一个例证。(第244—249页)
又例如,《前世青岛:德国人镜头里的胶澳租借地》(李洁、刘云志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21年版)是我重点向学生推荐的一本书。该书的图片实在是太丰富且高清了,基本上就把一个租借地建立起来的完整过程通过图片展现出来了。通过阅读这本书,教材中那些冷冰冰的地名一下子就具体化和形象化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衣衫褴褛、表情麻木的民众,看到整齐划一、耀武扬威的德国军队,看到威力无穷、硕大无比的克虏伯巨炮。有了这些具体形象的认知,再反观租借地那些光鲜靓丽的西洋建筑,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屈辱感。
但是在另外一面,中国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在图册中充分地反映了出来。如青岛的“德国下水道”工程一直受到广泛赞誉,图册居然也提供了当年的建设图片,图片的解说也颇为到位:“苦力们一定不会理解,德人为何要把地下的排水管道弄得这么深也这么好?”
对比阅读方面需要教师通过阅读多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 : 1842— 1854》([美] 费正清著,牛贯杰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是费正清的博士论文,虽然不是全文翻译,但也能大体了解其“冲击—反应”说为何物。这本近一个世纪前的学术著作,今天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时间去阅读,但细读马钊、麦哲维所写的导读还是大有裨益的,让我们快速了解后世学者是如何反驳费正清的观点的。
《中国通商口岸:贸易与最早的条约港》([美] 廖乐柏著,李筱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偏向于通俗读物类,适合中学生阅读。本书的观点没有新奇之处,内容却有一个大亮点——在分别讲述厦门、广州、福州、香港、宁波、上海六个口岸的时候,都设有“现在那里还有什么”这个子目,通过图片对比来说明今天还遗留了哪些当年的遗迹。对于生活在这六个城市的学生来说,这个内容特别的重要。
《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英]毕可思著,[新加坡]钟逸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是今年最新出版的书籍。编辑的推荐语是:“既不是费正清‘冲击—回应’的延伸,也不是柯文‘中国中心观’的后续,它更像是对这两种范式的补遗。更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史视野之下,考察列强瓜分世界狂潮中,中国近代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有着怎样的意义。”(第464页)我觉得书名是一语双关——“切口”既指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切口,也指今天我们审视这段历史的小切口。作者希望使用故事性的手法来叙述历史,也受到了一些历史学者的极力推荐,但我的阅读体验并不算太好,情节描述不见得生动,太多细节的描写反而显得冗长乏味。此书如果硬着头皮读下去,还是能有收获的,如最后的一章《历史》就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较强的思辨性——通过描写蒋廷黻和费正清两位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的截然不同的遭遇,说明任何历史学家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自身的价值立场,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学术研究情境了。
总结连日来的阅读体会,我觉得在初中阶段教授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历史时宜多利用图片材料,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而不是单纯地记住几个地名,而在高中阶段则需要有多元的思考角度,认识到近代通商口岸的出现,不仅仅成为了中外政治斗争的重要角逐点,也成为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发力点,日后更成为了传播革命思想的中心点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