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其本质是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教育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能够增强学生国家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一、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价值意蕴
文化认同是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人们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秉承共同的文化观念,遵循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追求共同的文化理想。文化认同教育在于捍卫“我”与“我们”的正当身份,其生成的基础包括自然属性,更在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它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既可以表现为共有行为,也可以表现为个体气质。文化认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我们感”。它以一种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形成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性格与精神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西方强势民族的文化通过扩张而重构一种被崇拜的“文化标本”来垄断全球文化,通过强行灌输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来不断削弱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文化殖民、文化霸权。追寻和构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使学生在文化自觉中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验证文化身份,解除“身份危机”,确立“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公民立场。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二者共同的基石是价值观。文化认同教育与学校课程价值相通、目标一致、内容融合,二者相融是双方的相互认可、相互接纳,并形成行为方式上的互补互动性和协调一致性,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与坚实的实践支撑。
第一,凸显核心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认同教育是一种精神价值认同的教育,中国的中小学文化认同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根植于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传统与民族意识,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目标融为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课程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其价值理念融入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课程活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丰富载体,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指明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教育目标奠定生命底色。
第二,融会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它既是中小学课程内容,又是课程媒介,包含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精华,是学生提升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的重要来源,与课程、教材和知识体系的内容高度关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强调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等内容,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世界里,存贮在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要义中。作为课程媒介,将文史常识、文学经典、民间风俗、传说故事等中华文化资源导入课程,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进入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形成外在渠道与内在机理的交融互通。
第三,丰富学校内涵。推进文化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过程,是学校内涵不断积淀和丰富的过程。它影响着学校整体的价值观、传统、精神及行为准则,有助于学校树立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以文育人的办学氛围。将文化认同教育的深厚性、多元性融入中小学全学段、全课程,实施于教育活动所有情境、领域和载体,充分发挥其润物无声的特点,实现教育一体化和课程设计贯通化,让学生重拾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感受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传承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杰出智慧,激发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联结,以此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铸就卓越的民族品格和高尚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第四,创新育人方式。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可以克服品德养成与学习成绩“两张皮”的现象,避免德育工作“唱高调”的形式主义倾向,有利于育人方式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与学科教学、学生活动紧密结合,以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为呈现主体,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为组织形式,按照学段分课程类型循序渐进地开展,全息浸润式营造文化认同氛围,达成全面育人的课程目标。借助课程的力量,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系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了解文化的典型表征,开阔文化视野,理解接纳自己的文化背景,巩固文化主体地位,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价值整合和理想重建的使命,就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身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学子血脉,厚植坚不可摧的强大基因,是每个教育人的神圣职责;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涵养学生的生命世界,是强化文化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应然选择。
二、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校本实践
学校课程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体现国家意志、文化理念和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是青少年培根铸魂的牢固基石。以基础课程为主体,以拓展课程为补充,以特色课程为亮点,三者协同推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校本实践。
(一)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是培育学生国家认同、融入文化元素的主要途径。学校应向师生传递一种理念——每门课程与中华文化都是有紧密联系的。在基础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渗透文化传承、革命传统、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等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传承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方面,通过文史类课程感受文化脉搏。文史类课程理应担当体现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重任。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文史类课程,强化文化符号,回望历史轨迹,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热爱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语文学科,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主要目标指向,融入文学经典等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国家语言文字,体认民族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品读经典,学习古诗文,穿越时空感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置身时代情境,提升革命文化感受力。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最后一次讲演》等革命时期文学作品,培养勇毅的斗争精神;引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里的现代改编,结合流行文化学习《琵琶行》《过零丁洋》等,学生边读边吟唱,增强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为纲领,实时分享时事新闻及典型事件,结合华为手机、福耀玻璃、大疆无人机等民族品牌崛起事例,讲述典型时代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科技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历史学科,以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及民族精神为指针,传颂伟大历史人物故事,自然生发对民族脊梁的崇敬之情。
另一方面,通过理科类课程领悟文化智慧。没有人文底蕴的理科课程是缺乏温度的,甚至是盲目的。兼具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才能更好地感受现实世界、激发创新能力和提高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质及精神世界。数学学科,以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为理念,融入古代数学文化中相关典籍史料和经世致用观点,传承数学智慧,启发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数字感知能力。理化生学科融入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贡献,如研究《墨经》里的小孔成像,导读《本草纲目》里的医药知识等,汲取传统智慧,学习科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提升态度与责任素养。地理学科运用文献资料、图表、实物、遗址、影像等事实材料,呈现传统聚落、耕作技术、古代工程、文化遗址、建筑园林等方面的成就,理解中华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领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思想,感受人地和谐之美,唤醒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建立人地协调观。
(二)将多重文化主题教育融入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相对于基础课程而言,它侧重兴趣的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智慧的培养。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拓展课程,强调课程的人文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文化魅力,在更深层次的探索中体认文化内涵。
一是主题活动课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具有事实和价值双重属性,是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承载着党的意志、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国家概况、道德诉求及文化使命等社会导向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引领与道德教化的功能。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华、民族品质等资源融入主题活动课程,将长征精神、特区精神等精神谱系融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使命担当教育,将伟大成就与伟大实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追求融入中国梦教育,启发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建队日系列活动,举行“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暨入团宣誓仪式等活动,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发扬光荣革命传统;针对地域特点,开展“相逢雨季花盛开”女生教育专题活动,鼓励女性学生绽放“她”力量,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二是楷模教育课程,延承爱国崇德传统。楷模是社会的路标与时代的灯塔,引领人们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楷模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渗透,具有典型性与导向性,是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具象化表现。通过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如以周恩来为榜样,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雷锋为榜样,树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人生目标;举办“影视作品鉴赏活动”,精选一批反映爱国人物事迹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直观地感受国家发展历程、民族精神风貌和社会变迁;学生对家乡楷模有着自然的亲近感,可开展探访当地名人故居,参观当地名人博物馆等活动,走进楷模生活空间接受精神洗礼,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领会爱国崇德的深刻含义。
三是古典人文课程,传承先民智慧。古典教育是从古典出发,探寻个体成人的内在典则,进而使之融入当下、开启当下的教育实践形式。诗词歌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充盈历史信息、民族情感和审美体验。古人以诗词描绘山川湖海,记录人文风貌,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学校可创新活动形式,以时空转移为融合点设计课程,将古诗词研读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举办“跟着诗词去旅行”项目式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追寻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足迹,吟咏千年诗篇,游历北京、西安、南京等著名中华古城,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让学生受到文明意识和文化力量的浸润滋养。
四是展演展评活动课程,再现传统美德。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展演展评活动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实践,是充分展示新一代文化风采和精神面貌的重要平台。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为全体师生构筑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展示舞台,以诗文朗诵、小品舞蹈、吹拉弹唱等载体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艺术地再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展演展评活动不仅能绽放文化艺术风采,还能弘扬中华文化美学精神,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特色课程
国家与地方不可分割,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建立在各地多元文化基础之上的。学校可基于区域特色与资源,开展地域文化与特色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学生认识家乡,弘扬中华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培养学生挚爱家乡、心系国家的人文积淀和生命情感。
一是地域文化通识课程。当儿童对乡土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产生相对清晰、准确的认识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产生情感依赖,并形成牢固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根基。开设地域文化通识课程,课程内容紧密融合乡土文化,考察地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如何影响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人文认知,建立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感;系统讲述家乡之美,勾起乡情乡恋,培养“我是家乡代言人”意识;深入探究民间故事的教化内涵、传统节日的源流传说和民俗活动的质朴情愫等,让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习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固守本位的古板印象,传递身边文化的引领价值、人生感悟和社会哲思。
二是“非遗”民俗课程。“非遗”蕴含所属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沉淀社会发展的经验和生存的智慧。“非遗”与课程相结合,依托课程进行“非遗”知识教育、技艺学习、文化考察、艺术欣赏、主题探究等教育活动,学生不仅能接触原汁原味的独特技艺与风采,还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种近乎神秘的民俗文化凝聚力,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仙绳捆束在一起,把现在活着的人跟已经逝去的祖宗、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它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华裔也团结在一起。闽南地区的答嘴鼓、歌仔戏,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潮剧,海南岛地区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盘皇舞等都是最好的课程素材。非遗文化与课程文化相融合,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生发浓浓的乡愁,涵育积极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三是地方方言课程。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具有传播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功能,常常被视作一个族群最重要的文化认同标志。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方言水平明显退化,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不利于理解语言及文化间的平等关系。为了继承这份独特的遗产,学校可开设方言类特色课程,如苏州地区的吴侬软语、广州地区的粤语、川渝地区的川语,内容包括童谣吟诵、讲故事、绕口令、方言歌唱课文等,引导学生接纳与尊重方言,保护语言资源,发现民间魅力,萦记族群情感。
三、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基本经验
第一,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是实施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前提。开展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为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与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体共性特点。笔者在一所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开展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现状问卷调查,学校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情况考查维度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教学方式、课程资源(见表1),学生认同水平包括理性认知、情感态度、行为表现三个维度(见表2)。采用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精准掌握学生需求,便于建构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设计更加有效的教育路径,这是实践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前提与基础。
表1 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情况
表2 学生文化认同水平情况
第二,价值认同是实施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核心所在。价值认同可以形成共同的精神取向,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这种自觉认可与共识,有助于形成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凝聚社会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学校课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照“认知—内化—行动”的逻辑,落实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纳并融入自身的言行中。
第三,立足地域文化是实施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重要渠道。地方集综合位置、自然及文化各要素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从学校实际出发,嵌入“文化”大概念课程元素,继承和创新地方课程教育资源,将地方知识、乡土情怀、当地民俗、人文地理、社区特色等元素融入课程,为学生生活经验的发掘与运用提供可能,升华更有意义的文化认同。
第四,教师素养的提升是实施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关键。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体是全体教师,通过育人主体的素养提升和言传身教,推进融入课程的效果及质量。教师不仅需要专业能力与素养发展,更需要思想道德和社会情感发展。推动中小学文化认同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七个转变”:内容向设计转变,设计向问题转变,问题向情境转变,情境向思维转变,思维向活动转变,活动向对话转变,对话向素养转变。最终实现文化认同的感悟和内化,真正落实“教”与“育”并行,“教”与“学”同向,“学”与“习”共生。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价值认识不高。尽管在理念上对文化认同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在实践督导检查中并未制度化、长期化,导致地方响应与落实不够。受传统“知识本位观”“唯分数论”思维定式影响,学校对文化认同教育价值认识不足,鲜有规范与系统地开展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在教育内容上,存在过度强化民族情绪倾向,导致部分文化认同教育实践活动片面化、功利化和极端化。
二是对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不足。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不可或缺。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学校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情况中的课程资源维度均值为3.244(见表1),显著低于总体均值,处于各维度的最低值,文化资源的课程引入,存在简单叠加等现象,说明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够丰富,信息化程度不够高,当地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不足,总体利用率偏低。
三是教学方法创新不够。问卷“教师是否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我们探索中华文化”一栏显示,近一半的学生表现出否定及不确定的体验与认识,大部分教师被问及“开展文化认同教育时会经常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时,首选讲授法、讲解法,可见,教师在文化认同教育教学方法上,知识灌输占较大比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学习没有充分调动。
四、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的改进路径
知识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要将知识教育升华为指向更高层面的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教育范式,拓展多元化、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与教育手段。分析校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小学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尚需明晰改进路径。
(一)搭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融入课程的支持体系
文化价值观和态度可以阻碍进步,也可以促进进步,将改变价值观和态度的因素纳入发展政策、安排和规划,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办法。课程实施的过程,既是一个专业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同课程利益主体齐心协力推动的过程。应把握当前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规律和特点,聚合多方力量,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地域文化,凸显时代特征,搭建多元主体协同的融入课程支持体系。
在政府层面,特别是地方政府需利用区域独特优势,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刚性文件,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列为重点工作,确保文化认同教育在学校课程活动中顺利开展。要建立督查及奖惩机制,定期评估教育效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投入建设更为丰富的场馆资源,促进馆校合作,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为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平台。家长的认同、支持与影响,是文化教育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家长应承担起教育子女文化认同的责任,通过家庭活动和日常交流传授文化价值,并与孩子共同参与文化认同学习,起到表率、引导作用。
学校应在教育活动及环境布置中融入文化元素,整体设计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有计划地深化文化价值和认同理解。加强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文化传承与融合能力;增加文化标识元素,丰富文化认同主题内容,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建立激励机制,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情况列入优秀学科组的评比指标,推动集体共创共融;把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中较成熟的项目、案例编印成册,及时总结推广成果经验。建设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社会环境,营造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促进学校课程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学校教育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协调,提高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成效。
(二)创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融入机制
课程制度是学校共同遵守的,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动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新格局,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学科课程单向度育人的现状。创生课程融入目标,整合课程融入内容,创新教学融入方式,将文化因子注入课程实施的诸多环节,突破单一的课堂场域,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空间整合和拓展链接,使学习与育人结合、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
首先,明确融入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对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有奠基作用,决定其文化内容的选择策略、实现的价值意义及生成的情感要素。阐明育人目标不仅可以确保教育正在努力做正确的事,做有实用价值的事,还可以为检验教育做得到底有多好奠定基础。融入目标在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体目标的同时,细化各类课程的具体目标,统筹理性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表现,强化核心素养指向,立足时代前沿,肩负复兴使命,遵循育人规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融入世界文明,全面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文化的诉求以及学生对教育的期待。
其次,整合融入内容。对部分的认识依赖对整体的认识,而对整体的认识依赖对部分的认识。对于孤立的信息和资料的认识是不够的,必须把信息和资料放置在它们的背景中,以使它们获得意义。文化认同教育涉及诸多领域,融入内容需结合育人理念、课程类型、课程层次等因素进行教学化处理,生成文化认同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课程内容。统整化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横向统筹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鼓励跨学科整合,纵向贯通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形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进阶。融入内容的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加系统、规范地接触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最后,创新融入方式。“作为教师,他考虑的是怎样使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他自己的教材知识怎样可以帮助解释儿童的需要和行动。”教师应精巧融入优秀文化元素,设计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坚守儿童立场,突出趣味性;彰显人文底蕴,突出审美性;指向价值引导,突出体验性。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操作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活动,通过小组研讨、演讲辩论和学期汇报等方式,自主展现优秀文化内容。融入方式的情境化、过程性运用,能有效搭建起文化认同教育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有助于用实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和社会。
(三)优化“承认+体验+探索+融入”心理认同策略
编制课程标准的前提一般是先界定各学年阶段应达到的“基础学力”或“基本能力”。这个基本能力除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包括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和兴趣特长等学习内驱力。因此,优化心理认同策略,以自我驱动、内在承认为前提,在体验和探索中深化,在接受、融入中完成内化,才能真正推动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学习走向自醒、自觉、自为。
承认,即人们作为文化共同体成员而相互认同,并服务于他们对美好生活方式关心的价值评价标准。在课程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革命文化的宝贵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性。结合中外历史,感受五千多年文化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生命力之强大,在于文化的强大,在于文化精神的强大;结合古诗文,自觉承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和小说矗立在世界文学史的顶峰,从灵魂深处承认自己的身份并引以自豪。
体验,是一种基于认知又超越认知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其突出特征为亲历性、情感性和意义性,以身践行,以心会心。创造机会让每个个体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活动,发挥课程文化崇尚精神信仰的价值功能。同时,全球化时代,要跨越国别、种族、文化的边界,把自然、社会及人类文明融成一个整体去体认,这是文化认同教育融入课程不可或缺的。
探索,可以将体验提升到新的境界,鼓励个体主动学习和探索文化脉络及特点。探索活动可以是主题式,也可以是学科融合式,在体验和探索中,接受也在渐进中深化。如创新性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主动自信地接受、认同中华文化。通过有计划、持续地参与社区服务,发扬守望相助、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让文化接受自然承传、水到渠成。
融入,是文化认同最高境界,能为此作出必要的文化改变,甚至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去创造。在这一层面,由接纳到喜爱再到主动传播,文化与人融为一体,“我”就是文化。学生能从自己的兴趣和认同出发,走到台前,走向社会,主动作为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执行者和创造者,自觉投入社会建设,成为真正讲好“家乡故事”“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肩负中国责任与世界使命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