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02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
1. 1989年,重庆大江车辆总厂在合并搬迁过程中经历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和“平行移动搬迁”模式的反复挫折。1994年,大江厂组建了工模具中心,第一次进行了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各分厂按模拟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分厂被“逼向”市场,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江厂的发展历程表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B. 国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C. 政企分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D. 资产重组确保了企业的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大江厂组建了工模具中心,第一次进行了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各分厂按模拟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可知重庆大江车辆总厂进行企业改革,自负盈亏,提高了职工的收入,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不同性质的企业,无法说明国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排除B项;材料强调下放企业权力,并未涉及政企分开,排除C项;资产重组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并不能达到“确保”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 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A. 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 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 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 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上海开埠后西方饮食传入上海,但传入的这些饮食都经过了改良,这些经过改良的饮食受到上海人的欢迎和喜爱,说明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故选B;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上海餐饮业领先全国,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菜品的改良,没有涉及对中国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C;出现改良菜品不代表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走向没落,排除D。
3. 有学者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是对旧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原则等诸多问题的纠错,它科学、效能的价值取向为去除传统官制的种种痼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以下表述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 原先的政党分肥制容易造成腐败泛滥,影响行政效率
B. 文官制度使政治和管理分离,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C. 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务官不受政党影响,长期任职
D. 文官委员会不受党派干涉,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19世纪欧洲。文官是负责具体事务的事务官,不受政党影响,长期任职,政务官受政党影响,实行任期制,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西方文官制度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原先政党分肥制的弊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文官负责执行政策,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段话旨在( )
A. 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周而复始地循环
B. 反映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C. 阐明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D. 肯定物质生产对理解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以来的世界。材料“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即肯定物质生产对理解历史和现实的意义,D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非周而复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发展的形态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非思想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
5. 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反映了儒家学派( )
A. 把富民安民作为终极目标 B. 发家致富的功利思想
C. 民富才能国安的民本思想 D. 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百姓富足才能国家稳定,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富民安民是儒家的目标之一,不是终极目标,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是鼓励百姓发家致富,而且儒家重义轻利,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重视经济发展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6.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这种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
B. 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
C. 海陆丝绸之路的推动
D. 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中的图例及传播路线可知,cha的发音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欧、葡萄牙。tea 的发音主要分布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综上,材料所述“茶”的发音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A项正确;方言发音只能解释中国境内“茶”的发音差异,不能解释中国以外地区“茶”的发音差异,排除B项;tea的发音主要是通过近代以后开辟的新航路传播的,排除C项;cha的发音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排除D项。故选A项。
7.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
A. 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 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 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 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纵横家实际上也是将仁义当做成就伯王的工具,说明诸子百家思想存在相互借鉴,A项正确;B项共识错误,各家各派也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排除C项;材料强调纵横家的思想主张,没有体现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8. 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 )
A. 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风暴
B. 北洋政府支持里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 报刊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近代自身遭遇相关
D. 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非洲、中国)。据材料“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和“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报刊对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表示高度关注,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失败表示惋惜,当时中国同样面临反帝求民族独立的情况,报刊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自身遭遇有关,C项正确;非洲民族独立风暴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里夫地区的起义是反抗殖民侵略,并非反对法西斯斗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没有涉及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9. 清朝军机大臣的遴选范围主要来自尚书、侍郎以至大学士,督抚间亦内调入值;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一般是命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处虽有印信却无正式官署,乾隆朝纂修《大清会典》时甚至未将“办理军机处”列入条目。材料集中论证的军机处特点是( )
A. 人员精干 B. 效率较高 C. 临时差遣 D. 保密性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中“内调入值”“行走”以及“无正式官署”等信息可得出军机大臣属于办事大臣,没有对应的品秩,属于临时差遣,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军机处人员精干、效率较高、保密性强的特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 中共十二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宣示,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不再以国际主义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不再鼓吹世界革命;不再提及“三个世界”理论,在对外关系中不再明确区分敌友。这一宣示( )
A. 着眼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 凸显了现实主义外交思维
C.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强化了“一条线”外交战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根据材料“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不再以国际主义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不再鼓吹世界革命;不再提及“三个世界”理论,在对外关系中不再明确区分敌友”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发布了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宣示,宣示淡化了意识形态,现实主义精神强烈,凸显了现实主义外交思维,B项正确;这一宣示旨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改革开放,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排除C项;70年代,中国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而材料的这一宣示是对“一条线”战略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
B. 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
C. 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D.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12月31日(中国)。据本题材料“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尤其是邻近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突出双赢;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破除惟我中心论;能够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国基于亚洲集体安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在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B项正确;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不相符,排除A项;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排除C项;中国打破西方外交独立政策的标志是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形便来确定的。元朝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这一变化说明( )
A.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激化
B. 地方区划受地理因素影响
C. 地方治理效率得以强化
D. 地方的权利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元朝在划分行省区划更加突出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策略,这说明当时元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节制力度较大,D项正确;中央对地方行省区划的划分原则并不能看出当时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激化,排除A项;材料所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元朝政府人为举措,而非地方区划受到地理因素影响,排除B项;元朝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不利于地方治理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13. 德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李斯特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说道: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对经济问题漫不经心是危险的——且不论和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很落后,而且德国人将远远落后于法国人和北美人,甚至远远落后于俄国人,这是一种明显堕落的状态,其前景足以将任何爱国者都吓得手足无措。这种观点旨在强调( )
A. 德意志与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B. 德意志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优势
C. 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实现德意志统一
D. 发展工业经济以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40年代(德国)。根据材料“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可知,李斯特认为只有德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德意志民族的凝聚,超越其它国家,即发展工业经济有助于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D项正确;李斯特并未强调德国和其它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只是认为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竞争,排除A项;李斯特没有提及德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排除B项;李斯特只是强调了发展工业,而没有提到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朱棣亲赴南京奉天门主持典礼,迎接“去中国绝远”的麻林国(今肯尼亚一带)使臣。典礼上群臣竞相祝贺:“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翰林学士沈度应诏写下《瑞应麒麟颂》,后以工笔小楷抄在宫廷画匠所绘的麒麟画像上;大臣夏元吉也为此撰写了一篇《麒麟赋》。材料可用于说明( )
A. 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
B. 中非贸易的源远流长
C. 明初专制帝王的昏庸
D. 郑和远航的政治动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目的是炫耀国威,以政治目的为主,D项正确;从来没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排除A项;从来没有涉及中非贸易,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5. 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国家所有制和由国家机关组织实施的计划经济列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这一做法( )
A. 为经济改革创造了条件
B. 有利于苏联实现工业化
C. 加剧了苏联体制的僵化
D. 体现了理论方面的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把计划经济列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这说明苏联仍延续斯大林创立的苏联模式,这势必导致苏联体制的僵化,C项正确;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这一做法是要延续苏联模式,不是要进行经济改革,排除A项;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排除B项;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这一做法具有保守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6. 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 商业活动不受限制
B. 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材料可知,《管子》中把珠玉、黄金、刀币分别称为上等、中等、下等货币,体现了货币的使用,《国语》中记载商人忙碌于市场,《史记》记载子贡精通商业买卖,资产丰厚,周人从事工商,以追求商业利润为事业,这些信息都是商业发展的表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项正确;据材料“处商就市井”可知,商人在专门开辟的“市井”中进行贸易,商业活动范围受限制,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些著名都会,但此时城市经济尚达不到繁荣发展的程度,宋朝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排除B项;春秋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有,商人为诸侯国高官、诸子百家及史学家对商人的赞扬、执政者与商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等方面,材料只涉及商业发展的表现,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且战国时期,伴随着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张之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我们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如果让你对该图进行增减或优化,说说你的设计及其理由。
【答案】(1)信息:西欧国家是新航路探索的主力,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西班牙、葡萄牙是急先锋,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荷兰是直追者。以海路为主,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文思想的影响、航海技术的进步、火药的传播、地理知识的丰富及传统商路的阻断关系密切。西班牙的方向是向西,但也通过麦哲伦船队实现了对东方的占领;葡萄牙的方向是向东,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向西占领了古巴;英国的方向是北美洲,但也伸向了北欧;荷兰的方向是北欧,但也一度占领了大洋洲。
(2)理由:探索路线可根据所属国家有所区别并附图例说明,这样更加规范。探索所经历的地区或国家是否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纳入该国领土可标注出来,这样更能体现新航路探索的后果。俄国等国也参与了新航路的探索,英国也进行了环球航行,应该标注出来,这样更尊重史实。新航路探索图标题应设定一个时间段,如1487~1643年。(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论述有据均可,总分不超过6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新航线主要是以西欧国家为起点,可得出西欧国家是新航路探索的主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西班牙的哥伦布、麦哲伦,葡萄牙的迪亚士、达伽马是第一批探索新航路的人,而后有了英国、荷兰的航海家,可得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西班牙、葡萄牙是急先锋,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荷兰是直追者;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新航路主要是海上航线,也即以海路为主;从图片中航路的方向可得出,西班牙的方向是向西,但也通过麦哲伦船队实现了对东方的占领;葡萄牙的方向是向东,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向西占领了巴西;英国的方向是北美洲,但也伸向了北欧;荷兰的方向是北欧,但也一度占领了大洋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所以以西欧国家为主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文思想的影响、航海技术的进步、火药的传播、地理知识的丰富及传统商路的阻断密切相关。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可从标明所属国家角度进行优化,各个国家的探索路线可以有所区别并附图例说明,这样作图更加规范且路线图更加清晰;其次可以标注是否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各个国家探索所经历的地区或国家是否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将其纳入该国领土可标注出来,这样更能体现新航路探索的后果,凸显殖民扩张的罪恶性;然后可以补充缺失的国家和路线,例如俄国也参与了新航路的探索,英国也进行了环球航行,应该在图示中标注出来,这样更尊重史实,历史更完整;最后可以为新航路探索图的标题应设定一个时间段,如1487~1643年,时间观念更加清晰明了。
18. [物质与文明]
文明通过不断吸收、创造新物品而获得成长,即使最普通的一件物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有学者指出,物品与文明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在上述三种类型中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选择类型一。论题:物种交流是改变世界的关键。论述:物种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传播跨越地域和文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洲大陆的土豆和辣椒等作物在被发现后,迅速传播到欧亚大陆,丰富了当地的食材种类,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同时,物种交流还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上的香料贸易带动了沿途地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明交流。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加速使得物种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促进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综上所述,物种交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和健康,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解析】
【详解】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代(欧洲)。首先,根据题干信息,选择类型一,根据材料“一件物品的普遍传播,影响众多人的生活”得出论题为:物种交流是改变世界的关键。其次,根据材料“美洲大陆的土豆、辣椒等作物传入欧亚大陆,引发生活方式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进行阐述,如:物种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传播跨越地域和文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洲大陆的土豆和辣椒等作物在被发现后,迅速传播到欧亚大陆,丰富了当地的食材种类,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再次,从物种交流的影响进行阐述,如:物种交流还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上的香料贸易带动了沿途地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明交流。现代社会中,全球化的加速使得物种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促进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综上所述,物种交流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和健康,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之初,受原来殖民统治的影响,华盛顿任命了大批出身于富裕、精英阶层的男性白人担任政府公职。联邦政府被称之为“绅士政府”。这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1829年参与竞选的杰克逊以此为契机,在竞选纲领中宣扬“平民政治说”,“公职是如此容易简单,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资格担任”;提出“官职轮换说”,“给官僚体制注入新的活力,并使其具有民主色彩”。当选后,他将久已存在于西部和东北部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政党分肥惯例加以系统化,把官职当作犒赏政治忠臣和功劳的奖品。以后政府如法炮制,连深受人们爱戴的总统林肯,也更换了当时政府1457个职位的人员。
——改编自杨秀云《美国文官制度发展历程》
材料二 政党分肥制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使文官质量严重下降,政局周期性振荡。1881年,加菲尔德总统被一位官职追逐者刺杀。1883年,美国颁布《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案》(即《彭德尔顿法》)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对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府公务人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这就打破了政党分肥原则,逐步形成了以考绩制为基础的文官任用原则,正式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改编自国洪梅《〈彭德尔顿法〉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党分肥制形成的原因,并说明它比“绅士政府”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1)原因: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绅士政府”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
进步之处:否定了“绅士政府”重用富裕、精英阶层的男性白人的做法,为更多的公民提供了参政的机会;增强了政党的团结和凝聚力,有利于政府推行本党的政策。
(2)示例1
论题: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阐述:美国建国初期,为巩固统治,华盛顿等总统多凭个人意志任命社会名流担任政府公职,建立起不负众望的“绅士政府”。官员的任用、升降等由长官意志决定,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
1829年杰克逊当选总统后,美国开启了政党分肥制的施政。这尽管使部分平民获得了担任公职的机会,然而,平民并非能担任所有公职。这就背离了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民主和效率原则,并引发了政党互相倾轧、贪污腐败盛行等问题。
1883年《彭德尔顿法》取消了分肥制,逐渐形成了以功绩制为基础的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它有助于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参与竞争,有助于美国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这种文官任用的阶段性,是适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调整革新,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但整体上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示例2
论题:美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启示
阐述:美国文官制度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形成。分析其形成历程,可以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先是官员凭意志任命,后出现政党分肥,《彭德尔顿法》才变成了以功绩制为主。这强调“结果”重于“规则”,放松规制有助于打破僵化的体制,突破繁文缛节,更好地解决自身发展时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去研究、思考、借鉴他们好的做法。既强调健全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又要与时俱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理念、新工具,被美国政府借鉴并广泛使用于文官管理中,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民经济增长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有益做法,以“优胜劣汰”的原则为指导,使官员能上能下、加强竞争,促进服务性政府的建立和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建国之初——1829年的美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经济、政治和思想,以及英国等方面思考即可。美国经济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方面,据材料一“联邦政府被称之为‘绅士政府’。这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可得出“绅士政府”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思想方面,据材料一“‘公职是如此容易简单,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资格担任’;提出‘官职轮换说’,“‘给官僚体制注入新的活力,并使其具有民主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英国方面,据材料一“建国之初,受原来殖民统治的影响,华盛顿任命了大批出身于富裕、精英阶层的男性白人担任政府公职”可得出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第二小问进步之处,据材料一“‘公职是如此容易简单,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资格担任’;提出‘官职轮换说’”可得出否定了“绅士政府”重用富裕、精英阶层的男性白人的做法,为更多的公民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据材料一“把官职当作犒赏政治忠臣和功劳的奖品”可得出增强了政党的团结和凝聚力,有利于政府推行本党的政策。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题目要求围绕“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炼一个论题。
示例1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绅士政府”、政党分肥制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论题:美国文官制度形成具有阶段性。
其次,据材料并结合美国文官制度的史实分析阐述,答出形成的过程以及原因和影响。据材料一可知,美国建国初期,为巩固统治,华盛顿等总统多凭个人意志任命社会名流担任政府公职,建立起不负众望的“绅士政府”。官员的任用、升降等由长官意志决定,封闭了西部各州人民和平民担任政府官职的通道。1829年杰克逊当选总统后,美国开启了政党分肥制的施政。这尽管使部分平民获得了担任公职的机会,然而,平民并非能担任所有公职。这就背离了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民主和效率原则,并引发了政党互相倾轧、贪污腐败盛行等问题。据材料二“这就打破了政党分肥原则,逐步形成了以考绩制为基础的文官任用原则,正式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可得出1883年《彭德尔顿法》取消了分肥制,逐渐形成了以功绩制为基础的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据材料二,《彭德尔顿法》规定“建立一个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对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府公务人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可得出它有助于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参与竞争,有助于美国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最后总结,这种文官任用的阶段性,是适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调整革新,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但整体上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示例2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绅士政府”、政党分肥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原因和影响,可拟定论题:美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启示
其次,据材料并结合美国文官制度的史实分析阐述。美国文官制度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形成。分析其形成历程,可以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答出形成过程,如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先是官员凭意志任命,后出现政党分肥,《彭德尔顿法》才变成了以功绩制为主。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其可取的方面,可以从打破僵化的体制、调健全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人力资源管理等角度思考即可。据材料二可知,《彭德尔顿法》强调“结果”重于“规则”,放松规制有助于打破僵化的体制,突破繁文缛节,更好地解决自身发展时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去研究、思考、借鉴他们好的做法。既强调健全制度建设、加强规范,又要与时俱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理念、新工具,被美国政府借鉴并广泛使用于文官管理中,显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民经济增长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有益做法,以“优胜劣汰”的原则为指导,使官员能上能下、加强竞争,促进服务性政府的建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