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谈古说今】第六十一篇:淅川滔河下寨遗址创造了两个之“最”

文摘   历史   2024-04-21 16:57   河南  

淅川下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地处滔河与丹江交汇处。遗址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较为平坦。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库区建设,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对其进行了持续地、大规模地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揭露面积16000平方米。下寨遗址是部落聚集向邦国过度时期的人类居住地,发现了目前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的石家河文化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历史上还是首次,填补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同类遗存的空白。
钻探和发掘表明,遗址现存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8~2米,发现有明清、汉唐、东周、西周、二里头时代早期、王湾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和仰韶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以史前和东周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各时期灰坑、灰(壕)沟、水井、陶窑、墓葬、瓮棺等各类遗迹共计2800多个。出土银、铜、铁、陶器、石器、玉器、骨角器等各种质地小件1600余件,采集各种分析测试样本近2000余个(袋)。

仰韶文化时期重要发现是揭露环壕聚落一处,遗迹主要有灰坑、灰沟、壕沟、陶窑和墓葬。其中G30规模较大,宽约2.95~3.3米,现深约2.1~2.7米,沟壁较陡,横截面接近“V”字形,可称为壕沟。沟内填土可分为四层,第一、二层包含文化遗物相对较多,为沟废弃后的填埋堆积;第三、第四层基本上不见陶片、烧土等文化遗物,填土纯净,越往下含沙量越大,应为冲积、淤积而成,推测为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堆积。发掘和钻探表明,G30南部已经与滔河相连,现存平面大致呈梯形。G30外围还有一条与其平行且大致同时的小沟G31,宽1~1.5米。仰韶时期遗存主要分布于G30以内,北部基本不见。初步可以确定G30、G31是仰韶时期环壕聚落的界沟。出土遗物主要是小口尖底瓶、钵、窄沿夹砂罐、釜形鼎等,根据其器物形态,初步判定为仰韶文化中期。
石家河文化时期遗迹类型主要是灰坑和墓葬。灰坑有圆形、近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出土典型器物有红陶杯、横篮纹罐、横篮纹高领瓮、宽扁足鼎和擂钵等。

遗址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仰韶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墓地一处,发掘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117座。按墓主头向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大致朝南,共58座,时代为仰韶时代晚期。其中M72和M106各随葬陶器1件,其余墓葬出土玉钺、石钺共22件。钺的形制与灵宝西坡墓地同类器非常接近,含山凌家滩文化也有部分此类形制的钺。经科学检测,大部分钺都是蛇纹石。第二类大致朝西,共43座,其中28座墓葬随葬有陶器,陶器多放置于腰坑之中,且成组出现,组合为长颈小壶或圈足簋上放置一钵,钵底部有穿孔。M86、M89和M198除腰坑随葬陶器外,人骨附近还随葬有红陶杯各1件。从随葬品分析,其年代大致在石家河文化早期或略早。第三类大致朝北,共13座,7座有随葬品,其中有4座存在腰坑陶器和钺共存的现象。时代也应该为石家河文化时期,但是比第二类单出陶器的墓葬要略晚。其中M207长2.6米,宽1.5米,发现有葬具木棺的朽痕。棺内仰身直肢人骨1具,人骨左侧随葬玉钺、小石凿、玉环和小陶罐各1件。棺外东、西两侧放置罐瓮类陶器6件,泥器3件。此外,墓主盆骨下腰坑中也发现放置有陶器。这是目前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的石家河文化墓葬M207已经整体搬迁至室内,将进一步开展实验室清理和加固保护。第四类大致朝东,仅3座,未见随葬品。从层位关系分析应为仰韶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


王湾三期文化时期遗迹主要为灰坑和瓮棺葬,此外还有少量灰沟和陶窑。瓮棺葬共发现45座,除W1、W2相距较远外,其余42座瓮棺葬布局密集,均处于同一层面上,可视为一个“界面”。瓮棺葬皆以釜、罐、瓮类陶器为主要葬具,死者均为婴幼儿。此区域当为集中埋葬婴幼儿的墓地。该时期出土陶器主要有侧装扁三角形足鼎、釜、小口高领瓮、大口罐、圈足盘、束腰器座等,纹饰以篮纹为主。另外在灰坑H189内发现了骨头雕琢的近“C”形骨龙2件。较完整的一件长约2.7厘米,头、角分明,首尾相顾,十分罕见。

王湾三期文化末期至二里头时代早期遗迹种类单一,共发现土坑竖穴墓葬28座,多数集中分布于T1506、T1507、T1606、T1607、T1608、T1706和T1707几个探方中,布局比较密集,排列相对整齐,但头向不一。是一处经过完整揭露的该时期墓地。这批墓葬均开口在东周层下,打破王湾三期文化地层。有5座墓出土了陶器和石器,其中M7出土了陶豆、陶觚、陶双耳罐、石斧、石凿的器物组合,豆和觚具有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特征。其它墓葬出土单个壶形器或单耳罐,颇有王湾三期文化遗风。M7出土的觚和豆与二里头遗址同类器近似,可以确认是来自典型二里头文化的因素。但泥质灰陶双耳罐、单耳罐则显示了与丹江上游陕西地区夏时期遗存的密切关系。而随葬石器的传统,很可能来自江汉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中原、关中南部和江汉平原西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色。

西周时期遗存较少,发现灰坑21个。形状有近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出土遗物主要是形态各异的鬲,另有豆、盂、罐、瓮等残片,时代在西周晚期。其中H380内出土完整的雄性黑熊骨架1具,比较罕见。
东周时期遗存基本遍布整个遗址。遗迹有灰坑、灰沟、水井、小型土坑竖穴墓和被破坏严重的陶窑。出土遗物主要为鬲、盂、罐、豆、盆等陶器,属于楚文化性质遗存。

汉代遗迹主要是为长方形灰坑,数量众多,排列整齐集中,类似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的形制,但皆未见到人骨、随葬品的痕迹,不具备墓葬的基本要素,而且填土比较纯净,极少出土遗物,其性质有待进一步分析。
东晋至隋唐时期遗存主要是砖室墓30余座,随葬品有青瓷盘口壶、假圈足瓷碗、陶罐、铜镜、银发钗、铜钱等,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下寨遗址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自古是三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遗址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内容和呈现的较为复杂的文化因素,是研究边缘和交汇地带文化的极好个案。通过连续四年的发掘,初步弄清了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建立了遗址的文化序列和编年,基本上确定了仰韶文化中期、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和东周时期的聚落分布范围,为完善丹淅地区的文化序列和开展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下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时代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墓地,在中国考古学历史上,还是首次大量发现石家河时期墓葬,填补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同类遗存的空白(本文根据百度百科曹艳鹏、楚小龙文章及淅川考古工作资料整理)。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丹江湖畔
文学文化,原创直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