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谈古说今】第六十六篇:淅川楚国青铜兵器倗戈之谜
文摘
文化
2024-04-26 07:46
江苏
戈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出现最早的兵器之一。它起源于商代,极盛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因其具有钩、刺、啄、扫等攻击功能,被称为是“战车兵器之王”。到了汉代,随着铁器和战马的兴起,铜戈逐渐边缘化。在丹淅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铜戈,其中,有10件春秋中晚期的楚国青铜戈最为有名。探访淅川楚国青铜戈,不仅让我们亲身感受到春秋时期金戈铁马的激烈战斗,也让我们聆听了戈主人背后的故事。倗戈是淅川出土的众多戈中铭文最多的戈,1978年下寺2号墓出土,隶属于春秋晚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淅川下寺古墓群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和淅川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发掘。据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淅川下寺春秋墓》考古报告指出:淅川下寺古墓群为楚康王时期的令尹子庚、妻妾及其殉葬墓,其中,2号墓为主墓,也就是令尹子庚墓。在令尹子庚墓中,一共出土了8件楚国青铜戈(戟),倗戈是其中的1件。让我们先从这件戈的主人说起吧。倗戈,顾名思义,就是一位名叫倗的人的戈。那么倗又是谁呢?据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淅川下寺春秋墓》考古报告认为,倗是子庚的别名。子庚是楚庄王的次子,又名王子午,公子午。楚庄王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就是楚共王,次子就是子庚,三子是子南。子庚在楚共王时期任司马,楚康王时期任令尹;子庚死后,子南接替二哥子庚任楚国令尹,因门客事件被楚康王杀死。因为在下寺二号墓中出土了王子午列鼎,又有大量著有“倗”字的器物,所以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淅川下寺春秋墓》考古报告认为“倗”是子庚的别名。不过,该墓还出土了2件署有“王子午戟”铭文的戈,下文还要单独介绍。因此,北大李零撰文认为“倗”即“冯”,此墓为薳子冯,此戈为薳子冯戈。薳子冯是孙叔敖的侄子,在子南死后担任楚国令尹。当然,也有考古专家最新研究:“倗”即“庄”,此墓为楚庄王墓,此戈就是楚庄王生前使用过的兵器。具体“倗”是王子午、薳子冯还是楚庄王,但这件戈的主人叫“倗”无疑。倗戈援较长,上刃较窄,中脊隆起,胡较宽。阑侧2穿,栏上齿残,胡正面及内正背面有铭文24字:“新命楚王口,雁受天命,倗用变不廷,阳利口口口唯口。”胡正面及内正面部分铭文较清晰,其余多因锈蚀不易辩请。据淅川博物馆馆长黄胜琨介绍,戈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等四部分构成。戈头又分为四个部分:刃部称“援”,援末转折向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柲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柲的小孔称“穿”。戈的杀伤力主要在于援,上下两边都是锋利的刀刃,顶端是刀尖,具有砍、杀、钩等多种功能。柲就是戈柄。戈柄又分为长短两种,战车上的戈柄长,可以在冲锋时候横扫敌人,步兵的戈柄较短,便于灵活攻击敌人。在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中,长柲的戈全长达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长仅140厘米。春秋战国时期,两国交兵主要用战车,因此,军队的建制也是以“乘”为单位来计量。一乘包括由四匹马拉的战车一辆、3名车兵和72名步兵。战车上的三个人分别是驾辕、弓箭手和操戈手。战斗的时候,马车冲向敌人,战将手持长戈,扫、刺、钩、啄,在前面开路,步兵手持短戈,紧随其后,这种战斗方式曾经在春秋和战国时期非常流行,其重要杀伤力的兵器就是青铜戈。倗戈出土后,栏上齿残。由此可以看出,该戈是主人生前使用过的兵器。仔细端详这件利戈,仿佛看到了戈主人手持长戈,指挥千军万马,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撰稿:田野)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