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史话之谈古说今】第六十八篇:淅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孙诰戟(戈)背后的故事

文摘   历史   2024-04-30 06:33   河南  
编者按:淅川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余年的历史,其中,有350年左右在淅川丹阳建都;楚国42位君王,其中,有18位君王在淅川丹阳君临天下。特别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淅川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楚文物,分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和淅川博物馆,展现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本系列选取五十件淅川楚文物,以文化散文的笔法,讲述淅川楚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便推广和普及淅川文物知识。本系列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淅川县博物馆的大力支持,特表示感谢!
郑重声明:此系列为田野原创作品,转载和引用请征得作者同意,原创不易,请尊重作者!
 

(王孙诰戟M:84,现藏于淅川县博物馆)
戈作为中国特有的青铜兵器,不仅在古代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中国文化进程。 “武”字就是由“戈”和“止”组成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注释字时,引用了一段典故: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读作,收敛、停止的意思)兵,故止戈为武。’”意思是说,楚庄王说: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为了停止兵戈。其实字中的指的是脚,而脚是用来行走的、行动的,和戈会意,表示就是要行军动武。这从甲骨文中“武”字看得很清楚。楚庄王只是借题发挥,借的字形,讲究以战止战。不仅如此,古人还常常用戈来指代战争,延续到今天,我们依然会用到“大动干戈”、“同室操戈”、“倒戈相向”等成语,由此可见“戈”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王孙诰戟与王子午戟都是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的,都隶属于春秋晚期器物,共出土两件,一件存藏于河南博物院(M2:72),一件藏于淅川县博物馆(M2:84)。这两件王孙诰戟跟王子午戟一样都符合戈的特点,但主人在铭文中自命为戟。淅川下寺2号墓共出土了8件戈(戟),其中,5件有铭文,2件没有铭文,1件出土已经破损。王孙诰戟M2:84藏于淅川博物馆,因此被淅川博物馆视为是“镇馆之宝”之一。

(王孙诰戟M:72,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王孙诰究竟是谁?据据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出版的《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研究指出:王孙诰是王子午的儿子。因为在下寺二号墓出土了王孙诰甬钟这套大型春秋乐器,这套甬钟被列为是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另外行文表述),可见,王孙诰这个人物举足轻重。按照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研究,王孙诰是王子午的儿子,儿子为父亲随葬自己的器物,合情,也合理。不过,在历史典籍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王孙诰”这个人物。所以,也有考古专家研究指出,鸟虫文的“诰”字应翻译为“诏”字,“王孙诰”应为“王孙诏”,而“诏” 与“昭”是通假字,王孙诏就是熊昭,就是楚康王。不过,这种学说还没有被学术界认可。王孙诰究竟是谁?还有待于考古学家的进一步论证。
两件王孙诰戟的文物编号分别为M2:72(藏于河南博物院)和M2:84(藏于淅川博物馆)。藏于河南博物院的M2:72戈,援上部微弧,锋无收刹,胡较宽,内上方穿较长。通长27.4厘米,援长20厘米,胡长6.5厘米,重0.4公斤。胡的一面有错金鸟书两行六字:王孙诰之行戟。藏于淅川博物馆的M2:84戈与M2:72戈相比,形状、大小和铭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M2:84戈的援向一侧弯曲,铭文在胡的正面,重量为0.41公斤,比M2:72戈多了0.1公斤。据考河南省古专家分析:藏于淅川博物馆的M2:84戈因为援向一侧弯曲,表明为主人经常使用;而藏于河南博物院的M2:72戈因为锋无收刹,意思是还没有开刃,因此可能是一件专门用于殉葬的兵器。
王孙诰戟采用的是错金铭文,所以出土后字迹依然金灿灿的,非常清晰,这在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的8件戈中还是首次。那么,何为错金铭文?“错”就是“镶嵌”,“ 错金”就是用金子镶嵌的字,后来也泛指一切用金属装饰器物。“错金铭文”就是在预先铸造好的铭文槽内填以金线,然后压实磨光。这种工艺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方面出现的新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前铜器模铸纹饰的呆板,生动活泼,对于研究楚国历史和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撰稿:田野)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丹江湖畔
文学文化,原创直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