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绍兴城内三山的名人雅集

旅行   2024-10-19 09:00   浙江  



塔山原名怪山,又叫飞来山。

越中多有传奇,地有怪山,人有怪才。

明朝嘉靖年间,徐渭、沈链、萧勉、陈鹤、杨珂、朱公节、钱鞭、柳林、诸大绶、吕光升号“越中十子”。徐渭是年纪最小的,但才华出众,这个号称“越中十子社”的文人团体经常在飞来山上雅集聚会,吟诗作赋。
徐渭的七律《飞来山三首》,显示了对此地的由衷情结,因为他常常在山上登塔遥望时,仿佛便有神思倏然飞来。其一云:“一巾漉酒糟糊半,酣牛醉马凭人唤。记得前身牧马时马蹄长苦孙阳乱。齐山解飞久不飞,我为灵鳗歌式微。沧桑旧伴相思甚,一别千年胡不归?”其二云:“枕书小睡门开半,客来就榻弹书唤。携壶醉客相轮尖,饿鹳窥餔搅云乱。僧厨沸酒百蚊飞,双枣沉茶紫茧微。酒罢书横依旧睡,梦为蝴蝶别花归。” 其三云:“春风吹落花过半,伯伦去矣凭谁唤?百壶五屐上浮图,眼花红雪青天乱。我一闻之飒欲飞,鹏翼不轻风力微。犹胜恶雨槌诗脊,竞拗芭蕉盖帽归。”这一个“飞”字同“飞来山”呼应起来,展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塔山应天塔 骆海淼 摄
陈鹤自少时即博览奇帙名帖,曾得奇病,乃自学为医,七年而愈。他工诗善画,水墨花草最为超绝。他的七言绝句风格与人不同,自得悠闲之趣,如其《花间杂咏》:“流云影乱欲凝空,杨柳丝柔不曳风。调入春林人不见,乳莺啼出万花中。”还有《题画》:“饭牛归去趁东风,柳色山光绿映红。世事兴亡在何处,夕阳江畔笛声中。”
徐渭
1521-1593年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自称“南腔北调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戏剧创作有杂剧集《四声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四个独立的戏。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越中杂识》记载,蕺山,在卧龙山东北三里,产蕺(草)。越王尝吴秽后,遂病口臭,乃采蕺食之,以乱其气。

晋王羲之宅在焉,后舍为戒珠寺,故又名王家山。今有右军祠。山有蕺山书院、大观亭。此山随之又名“戒珠山”。

当年王思任发起成立“枫社”文学团体,许多名流济济一堂。他们在蕺山上经常举行诗会,影响甚为空前。他与张岱交往密切,还被其尊称为“年祖”,对张岱的影响很大。王思任有一句名言:“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他这样的个性,一方面赢得友朋的敬重和喜爱,一方面也招致了不少猜忌怨恨。张岱说他“少年狂放,以谑浪忤人”。
蕺山文笔塔 张志远 摄
张岱著名的《陶庵梦忆》中有《闰中秋》一文,记述了当时蕺山诗会的盛况:“仿虎丘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夜深客饥,借戒珠寺斋僧大锅煮饭饭客,长年以大桶担饭不继。命小傒岕竹、楚烟于山亭演剧十余出,妙入情理,拥观者千人,无蚊虻声,四鼓方散。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夜半,白云冉冉起脚下,前山俱失,香炉、鹅鼻、天柱诸峰,仅露髻尖而已,米家山雪景仿佛见之。”看吧,由王思任统领的“蕺山诗会”,完全可与袁宏道笔下的中秋“虎丘诗会”媲美呢!
蕺山书院 图源:绍兴文旅发布
作为文学家的王思任,正是蕺山的蕴藏养育了他的一身文胆。他曾为蕺山的“状元亭”题联:“山间淑气催桃李;蕺里书声出院墙。”此院即刘宗周主持的蕺山书院,是王思任极为赞赏的,两人似有灵犀,连结局也是一样的,在明末清初之际绝食自尽,以此慷慨殉国。
王思任
1575- 1646年
字季重,号遂东,又号谑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文学家,礼部右侍郎,进尚书。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先后任翰林提督、太常寺卿、詹事府詹事等。他性格洒脱自放,曾议论讽刺时政,与其他上官有矛盾,其经历跌宕起伏。最后在绍兴城破后,绝食而死。
王思任著述较多,存《王季重集》15卷,内分《避园拟存》 《杂文序》《时文序》等。


府山又称种山、卧龙山,以盘旋回绕、形若卧龙而得名。越大夫文种葬此,又名种山。

康熙戊辰,翠华南幸,驻跸于此,易名兴龙山。旧时府治据东麓,故俗称府山。

张岱在绍兴的故居是龙山北麓的“快园”,于此居住了24年,他的《快园道古》也在这里问世。“快园”现为绍兴饭店,面山枕流,环境典雅。此处原为明初韩御史别墅,后因韩氏快婿诸公旦在此读书而称“快园”。
绍兴饭店 赵强 摄
《陶庵梦忆》之《龙山雪》曰:“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这是一次发生在雪景中的龙山雅集,别有一种风味与情趣。张岱的记忆历历在目,龙山这个地方可以说凝缩了张岱一生的故乡情结。
府山飞翼楼 张志远 摄
明代萧良干《龙山八景》曰:“云门一望,镜湖千顷,珠山烟火,蜃口楼台,种墓遗迹,岳碑遗庐,古井清流,孤亭新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还提到了龙山上的其它景点:雷殿、蓬莱阁、瑞草溪亭、庞公池等。这个“梦”永存在他的心灵中,是“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无法消灭的历史记忆。
张岱
1597年生
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
张岱青年时游历苏、浙、鲁、皖诸名胜,后来侨寓杭州,清军南下时,入山著书。明亡,他避乱剡溪山(在今绍兴嵊州)中,杜门谢客数十年。
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以“小品圣手”名世。张岱崇老庄之道,喜清雅幽静。他精通小品文和诗词,最擅长散文,其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石匮书》等著作。

转载自绍兴文旅发布
来源:绍兴古城

兰亭书会
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交流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