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青铜器——㝬簋

旅行   2024-11-08 21:40   浙江  


㝬簋


收藏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别称  

胡簋


著录  

张天恩《陕西金文集成》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


年代 

西周厉王十二年(前866)


形制  

簋内底铸大篆铭文,12行,124字。簋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千克。


解题  

㝬簋是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簋是商周时代常见的炊具,主要用于盛放饭食,后与鼎演化为配套的专用礼器。《礼记·玉藻》载,周天子用九鼎八簋,为最高礼仪等级。“㝬”是西周第十代国君周厉王姬胡的名字,《史记·周本纪》载:“夷王崩,子厉王胡立。”㝬簋是周厉王为祭祀先祖、祈神降福而作,亦被称为王簋。


㝬簋铭文为周厉王自作的一篇祝词。其大意为:我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以配皇天,我任用义士献民,祀先王宗室,作此宝簋,告慰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赐降多福、长寿和智慧。在此,周厉王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形象。他遵循常规,“经雍先王”(雍,张政烺释为“拥”,拥护先王政令),以“义士献民”(孔晁“献民即义民,乃殷之世家贵族也”)追念远祖,作宝簋纪念近祖“皇文列祖考”(张亚初认为“祖”前加“皇、文、列”为敬辞,与秦公簋“严龚寅天命”相似),从而“各前文人”(感通前世文德昭明的祖先。“各”,作“格”,与宁簋“其用各百神”同义)。

㝬簋  铭文


事实上,周厉王是一位嚣张跋扈的统治者。他在位时,“礼乐崩坏,诸侯力政,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王逸正部》)。周王室国库亏空,他与民争利,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他暴虐专政,国人只能“道路以目”。周厉王的暴政最终导致“国人暴动”,周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周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的理性精神和谨严的生活秩序,逐渐形成了以“礼乐”为基本形式的统一政治制度与行为规范,这是影响到西周金文大篆书法的重要因素。㝬簋铭文为厉王自作,书写和制作自然异乎寻常。首先,㝬簋铭文字体是西周中期金文工整规范的“篆引”的延续和发展,其线条的排列组合已逐渐向抽象的符号转化。出于文化的本能,加之礼乐精神和政治秩序的需要,此时的金文以文饰、规范之美取代了早期大篆的曲直变化,使“篆引”的排叠转引作为一种法则,成为体现“王者之风”与教化含义的书体。其次,㝬簋铭文的字形、篇章行列讲究整齐的形式美,但小细节仍然追求精致的变化。其点画饱满,笔势圆润,结体上紧下松。各部分安排精严,轻重、俯仰、疏密、正斜均有避让。为了避免相同字雷同书写,则以增减部首方式体现变化。如第一行“㝬”与第五行“㝩”(张亚初认为“㝩”是“康”的或体与假借字)。再次,铭文中不少残缺字,但异于锈蚀泐损的状态,如第五行“㝬”、第八行“帝”、第九行“宪”、第十一行“祷”。器底铭文光洁而无修饰残痕,可见是浇铸前字模已有缺坏。最后,㝬簋铭文有明显的修饰意味,是修饰字范的工艺手法使然,可以说是书写与修饰工艺相结合的范例。如“王”字下端肥笔,来自斧钺的象形,代表尊贵的王权。“㝬”“皇”“朕”也是如此。“天”“大”“夫”“文”“夜”“立”等字下垂线条均修饰作对称状态。铭文中多次出现的“朕”字,左、右手相向的拱奉之形,是突出厉王地位的修饰方法。“献”“廷”二字上部转曲也受此影响。这些特点,客观上为通篇铭文增强节奏感、调节气氛发挥了作用。

㝬簋  拓片


总而言之,礼乐文化的秩序精神是西周金文大篆演进的底蕴,与“篆引”特征相表里。㝬簋铭文已经展示了它的成熟风韵,再现了那个时代对书法的集体理解。它以书法艺术的形式,成为统治者可资利用的政治学价值,表现周人的统一意志和礼乐文化精神。我们欣赏和临习㝬簋铭文书法,要以工稳典雅的“篆引”为线索,根据较清晰的字形立论,透过表面的残缺看到真实的原貌,将它的形式构成和周人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进而找到周人趣味和寄兴之所在。  

(王   祥)






             楷

“土办法”修复“国宝铭”

赵会科 | 文

 行               

                              廴              


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58件殷商至唐书迹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主题性学术性、艺术性引来全国书坛好评。


人们在欣赏其中宝鸡出土的西周晚期厉王器㝬簋等青铜重器铭文的题跋、临写、创作作品和解题文章时,却鲜有人知眼前被誉为“簋中之王”的商周时期最大青铜簋出土及用“土办法”由40余块大小不等的铜器残片修复而成的感人故事。


这还得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兴农田水利设施谈起。


㝬簋   铭文 (局部)


1978年春,关中宝鸡周原大地,漫野葱翠,绿意盎然。


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决定在冯家山北干渠南侧齐村西南建造一座150多亩的陂塘,待天旱时灌溉用。全公社各大队投工投劳,组织推土机械加快工程进度。5月5日凌晨2时左右,推土机被硬物阻挡,当司机加大油门猛力推时,“喀嚓”声和乱迸的火光星子,其下意识认为撞到了大石头。司机及时停车跳下去,透着车灯光,却看到湿土中有几大片黑乎乎泛着翠绿色的东西。周原遗址自西汉美阳县(今扶风县法门镇)出土尸臣鼎以来,出土青铜器上万件,具有数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铭文多、标准器多的特点,“青铜器之乡”名播海内外,群众大都有这类常识。司机见此情景,便激动地喊道:“把宝推出来了!”霎时,四周群众纷纷围了上来。工地值班干部闻讯赶来,把拣出的部分大片青铜器残片收集起来,放到指挥部。过后,有人散去,有人依旧在那里寻找残片。硕大的青铜宝贝,碎片分散多处。



㝬簋   铭文 (局部)


据当时在扶风县图书博物馆工作后首任周原博物馆馆长的罗西章先生回忆其发现过程:“齐村陂塘出土文物后第二天清晨,我骑自行车赶到工程指挥部见到铜器残片,经细察,所有残片都是新茬,说明这件铜器原是一件完整器物。并把残片进行拼对,发现缺失太多。经寻问分析,除个别小块混入泥土的可能外,其余均被在场下康村群众拣走了。我接着骑自行车赶到下康村,联系大小队干部住在村里,与当晚在工地劳动的农民座谈、宣传国家有关文物政策法令、介绍文物重要价值、承诺付给捐献人略高于铜价的奖励费等措施,用了不到半月时间,共征集大小不等铜器残片30余块,连同保管在指挥部的较大铜器残片共40多块全部带回县图书博物馆。‘三夏’工作忙完后,直到7月中旬回馆才安排时间对青铜器残片进行拼对修复。” 


谈起文物修复,改革开放初期文物考古事业发展刚起步,各地特别是市县基层文物修复人才、硬软件设施几乎“一穷二白”,彼时国家对文物修复、管理工作标准要求不高。



㝬簋   铭文 (局部)




罗西章说:“针对推成碎片的㝬簋,我提出把‘土办法’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盲目修复和二次伤害文物的简易修复方案,经馆领导同意后,用架子车把全部残片拉到城关公社农机修配厂,与氧焊工李义民师傅共同研究了具体修复方案及注意事项。”


两个“门外汉”脑子里摸索着进行,“土办法”在修复青铜国宝中派上了用场:


首先,自力更生力克青铜器整形问题。罗西章说:“因为铜器和陶瓷器不同。陶瓷器遇到压力和碰撞时,破碎而不变形。但铜器遇到压力和猛力碰撞时,在破碎前严重变形。修复时若不准确整形,就不能将残片拼对在一起,更不能焊接。要整形,没有专用工具,只好在铜器残片两侧衬垫上木板,用虎头钳夹住,再用锤子慢慢地、轻轻地敲打校正。事实证明,这既能达到整形目的,又不损伤铜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有时遇到一些角度变化大,形状不规则,实在难以整形的残片,还自制了一些简易工具。终于用了半月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了这件青铜簋整形任务。”



㝬簋   铭文 (局部)

其次,用“分段点焊”的土办法解决铜器碎片拼焊接块难题。罗西章说:“在焊接整形铜器片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各个焊接片绝对准确度,否则就会与四周其它残片拼对不到一起。为了避免返工,只好先把一块块残片点焊在一起,然后再与四周残片进行拼对,确认无误后正式焊接。即把前头青铜片焊接好再接着焊接后头时,由于热胀冷缩及铜片本身年久锈蚀等原因,使前头已焊接好的部位从另外地方炸裂。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后经实验,采取了‘分段点焊’土办法,就是前头点焊一下,然后在中间点焊一下,又在后头点焊一下;如此反复多次,由于点焊面小,时间短,热量失散快,不等铜片暴热,又挪动了点焊位置,最终将焊点连成一线,直到完全焊完,再未出现炸裂现象。”


20世纪70年代罗西章(左一)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右一)吕骥探讨青铜器修复及校音等学术问题


7月下旬至8月初,正逢酷暑,他们在氧焊机下挥汗如雨。每当焊接好一块铜片后,成功的喜悦早把酷热、辛劳冲到九霄云外了。铜器修复用了20多天,残片全部焊接完毕。


最后,打磨填充焊接铜器凹凸不平处。罗西章道:“把铜簋焊线上高低不平的地方用手提砂轮和钢锉锉磨平整后,查看到铜簋腹部还有面积约3至4平方厘米大的缺孔五六处,方座一侧还缺长约15.6厘米一大段铜片。这些缺口本应用青铜补铸,但无铸造条件,只好用环氧树脂加上适量水泥填补。”


修复好的铜簋,经测量高59厘米,两耳之间距离75厘米,口径43厘米,最大腹围136厘米,簋耳长43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重量达60千克,估计比未残破前要轻2至3千克,因为环氧树脂比青铜轻得多。


20世纪70年代罗西章先生向群众宣传讲解窖藏出土文物照


罗西章说:“用现在技术和修复要求看,这件铜簋修复存在着不少问题。然而在当时条件下,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人们赞扬。”时任陕西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先生不止一次说:“修得好,修复的人有胆略,肯动脑子。”


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小组专家把㝬簋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纳入第三批94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中,现藏于宝鸡市扶风县博物馆。㝬簋腹底铸铭文12行,124字,含合文1字,重文1字。作器者“㝬”,学者考证出是西周第十代君王周厉王姬胡的名字。铭文乃周厉王十二年自作的一篇祭祀祝词,以西周流行的“王曰”形式起句,同时出现“余”“朕”“我”三个第一人称代词,多用四言句式,杂以二、三言和长句式,类同《诗经》语言,言辞恳切,明快简洁,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大意是:我虽为小子,但昼夜尽心经营先王事业,始终不敢安逸,拥护遵从先祖古训,施惠于四方。任用贤达开明之土,调协先王礼制。㝬制作奉祀祭享的宝簋,以祭告先祖和文德先贤安乐和顺;祈求往来于人间帝庭的先祖神灵降予众多福禄,与文德贤士,共同保护周王室、王位和自身,完成上帝所赋予的嘉美使命。宣导㝬进行远大谋划,以长久祭祀祈求㝬高寿长命,永久在王位,作人间的砥柱。



㝬簋   铭文


《㝬簋铭》与《㝬钟铭》《五祀㝬钟铭》并称为“厉王三铭”,与《虢仲盨铭》《噩侯驭方鼎铭》《翏生盨铭》《禹鼎铭》等内容,记录了与《史记·周本记》《国语·周语上》等传世文献有关周厉王“专利”“弭谤”暴政不一样的历史形象,向世人展示了其南征淮夷、北伐猃狁、东讨宿夷的励精图治一面,让我们用今天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眼光看到了一个勇改弊政、但遭国人反对而失败的悲剧者形象。


《㝬簋铭》书法风格属于开阔庄重、雄强坚实一路。篆形取势以纵势为主,行距相对字距较茂密,纵横有致;篆构整饬中寓婉通,引书虽因字布势,大小长短微变,略参差错落,但通篇“篆引”秩序更加理性规整;神态古质里显遒壮劲婉,曲直线条中含装饰对称,可上袭《大盂鼎铭》遗风,下开周宣王时颂簋、颂鼎、颂壶等“颂器铭”与秦公簋、秦公镈诸秦铭之先河。丛文俊先生评言“㝬簋虽有界格以就秩序,但小大各从其形,阔狭自成规模,是以字形参差,篇章变化,其美尚在其后史颂所作诸器之上”。我们可体味到《㝬簋铭》从文字内容到书写章法风格,是周厉王祈望遵循复兴先祖礼乐制度的具体体现,充满着庙堂文化秩序气象,是西周晚期金文最为成熟的形态之一。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青铜器展厅一角


可以说,在宝鸡经过罗西章先生抢救性发掘和修复的青铜器成百上千,《㝬簋铭》是其与氧焊工李义民师傅用“土办法”修复地一件最重要的国宝级铭文,老一辈爱宝护宝、修复国宝的精神永远值得后学弘扬铭记。


如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较早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部,专门负责对藏品进行保护处理和修复,通过器物修复项目立项,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高校联合,正在对1971年11月宝鸡渭滨区茹家庄桥梁厂西周墓葬出土的伯作方座簋等38件二级及以下损坏较为严重的青铜器物进行采样、分析、校形、补配等科学化地保养修复。


欣欣然,百年复兴梦,今日即成真,吉金进博馆,德道入心中。钟鼎有铭,铭者自名而文明于后世者也!


真可谓:宝地吉金文,篇篇堪史书,上苍若有意,篆迹警后人!


“青铜器之乡”,宝鸡实至名归焉!




转载自中国书法报

兰亭书会
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交流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