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引领实践 探索智慧教育——2024学年正达骨干讲坛

文摘   2024-11-06 18:43   上海  


搭建平台,发挥骨干力量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分享智慧,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11月4日,本学年首场正达骨干讲坛在多功能厅如期举行,马伟赟、宋娇、楼冬姣、管海燕四位骨干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

正达骨干讲坛是汇聚优秀教师实践成果与专业思考的宝贵平台,旨在通过学习骨干的实用经验,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实现彼此赋能、共同成长。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以“探秘我的身体数据”项目为例

马老师以“探秘我的身体数据”项目为例,分享了信息课程如何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围绕“数据与编码”主题,融合信息、数学和体育的知识与技能,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身体数据的四大任务,让学生实现“用数据讲故事”,提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他介绍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步骤:利用数字设备采集数据,使用在线文档和Excel工具汇总全班数据,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可视化呈现数据,形成身体数据报告,讨论制定健康小处方。该项目体现了跨学科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为教师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促进深度阅读,提升阅读素养

——阅读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宋老师将关注点投向了阅读教学,分享了阅读圈教学法。阅读圈由一组学生阅读同一故事,每位学生承担一个角色,组内成员根据角色任务有目的地自主阅读、讨论和分享。阅读圈清晰的角色分工使学生能从独特视角挖掘文本,涉及提问、概括等多种策略,能有效提升阅读素养。阅读圈的实施方式包括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将学生合理分组并分配角色,制定详细阅读计划,小组合作阅读与分析交流,以及对阅读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等。


宋老师结合《哈莫林的吹笛手》的语篇教学,展示了如何利用角色卡支架,对阅读圈角色进行有效训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是意义建构的活跃过程,学生在过程中不是一张白纸,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会不断把文本中读到的内容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而阅读圈恰恰能把意义建构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巧用冲突,激活思辨课堂

楼老师聚焦如何利用冲突为思辨课堂注入活力。她先通过一张“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后练习专题训练表”,发现教材设计了多种思辨问题,体现对思维的有意培养,但情境单薄,训练较少,教师需捕捉开发新的思辨资源。



楼老师从“设计认知冲突、寻求异常冲突、创设情感冲突”三个方面,交流如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质疑能力,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她以语文教材中《草船借箭》《精卫填海》《小马过河》等课文具体介绍了如何找准冲突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他们在思考与讨论中学会独立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挑战面前不屈不挠,如何在争议之中寻求创新,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


SOLO分类理论应用在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管老师结合大量实例,分享如何将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分类理论应用于数学作业设计中。SOLO理论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分别对应不同水平的思维能力。



管老师认为,在制定作业目标时可结合SOLO分类理论,站在单元的中观层面,对上有对学科课程目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对下关注到每个课时的作业目标。作业的设计也需符合SOLO理论,要结构有序。可以从“开口大、想法多”的练习,过渡到“联系紧,多维思考”的习题,再到“关联紧,结构密”的操作型练习,实现作业的难度递进,分层进阶。

聚焦热点,直面难点,

找到课堂改变的突破点

最后,孙校长对骨干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老师们娓娓道来,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有的聚焦热点问题,有的直面难点问题。给大家带来了内容和研究方式的双重收获。骨干优质课的共同之处在于关注课堂的改变,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分享中找到实际工作的突破点。”

正达讲坛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流场,更是促进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加速器。希望通过骨干的引领,更多老师能加快知识迭代,在智慧教育的路上飞速成长!




文字:史征路

图片:信息组

编辑:周根珍

审核:薛向红

上海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
公布学校活动动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