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企业家精神

财富   2024-12-15 07:00   浙江  
  • 文 / 严晓星 郑诗亮

  • 来源:复旦商业知识

  • 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金庸是不世出的武侠小说家,也是极其成功的报业巨子。后者当然与他卓越的经商天赋分不开,但体现在金庸身上,可能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换言之,他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性的洞悉、对世界大势的把握、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共同造就了他的文学与商业帝国。
如今分析金庸的经商天赋,每每追溯到他十五六岁时与同学合编出版的《献给投考初中者》,这本书畅销十年,为几位合作者带来不菲的收入,出发点不过是金庸与同学发现他们的弟弟妹妹们投考初中,需要复习材料而已。抗战期间, 他一度投身自己毫无经验的农场经营领域,据说还赚了钱,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数年以后,在抗战末期的重庆,金庸还曾办过一本《太平洋杂志》,第一期立即脱销,第二期只是因为印刷厂不同意赊账而没能出版。若非时局忽变,可以想见这必定是一本能够打得响、站得住的杂志。
金庸在中年时离开左翼阵营,重新创业,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明报》就发展为中国香港地区举足轻重的报纸,随即又成为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都重视与争取的对象,这与他的企业经营之道是分不开的。
首先,谨慎与务实,是金庸经营企业的基本原则。
金庸从小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也许对他的人生成长影响巨大,养成了他极其谨慎的个性。有一个例子,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示金庸的个性,那就是他开车,从不超车。当他买了一辆跑车之后,朋友戏言:“这回你总要超车了吧?”他答:“那当然。遇电车,必超车。”这样的个性投射在经营上,就是金庸晚年回顾时曾提到的,《明报》从来不作商业上的投机与冒险, 建明报大厦,也没有贷很多款,更不会因为冒险而将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我们必须意识到,他的个性与经营之道,与他的家国理念也是相通的。他对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这样走一步看一步的谨慎做法,表示出了由衷的赞同,显然不是政治投机。
民国时代,《大公报》标榜“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以书生论政而对朝野产生巨大影响,一直是出身于《大公报》系统的金庸的理想,他创办《明报》,可以说不无这方面的动机,而事实上,后来他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明报》之所以成为后来的“知识分子的”《明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创办之初,他就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武侠小说带来的流量不能浪费, 所以将其他报纸的连载一一结束,在《明报》开始连载他影响最大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续集《神雕侠侣》,成功地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读者。而在《明报》的定位明确之前,为了生存,它也曾徘徊于市民口味的定位之上,甚至一度接近所谓的“黄色小报”。当金庸意识到娱乐业的兴起必定会带来市民的高度热情, 又创办《明报周刊》,开启了香港娱乐刊物的新时代,也给《明报》集团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说,务实,始终是金庸成功的基础品质。

其次,重大关键时刻,金庸有决断力,从不放弃历史给予的机遇。
回望《明报》的发展史,通过发表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时评,到成立十周年之际,《明报》已站稳脚跟,成为香港报界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1982年起, 金庸与《明报》将关注重心放在香港回归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上,又再次精准地拿捏住了时代“脉搏”。
再次,重视人才的招徕、培养与使用。
金庸对人才的重视,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人才鼎盛,是《明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香港稍有影响的作家,不是曾经供职于《明报》,就是《明报》的长期作者,已经成为当代佳话。金庸对《明报月刊》主编的选择,尤为精心。《明月》创刊之初,是他自己亲任主编,数年后选择了学者型作家、编辑胡菊人接手。胡菊人后被他人挖走,他设宴饯行,馈赠厚礼, 主打感情牌,大大方方。此后,又聘请董桥接手《明月》,成就了《明月》的新时代。香港重要财经类报纸《信报》创始人林行止,原名林山木,也出身《明报》。他原本只是负责送件的工作人员,为金庸所赏识,正好当时要创办《明报晚报》(简称《明晚》),需要财经类人才,于是金庸出资送他去英国留学,学成归来成为《明晚》的顶梁柱,也为后来开创《信报》基业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这样说:只有金庸这样的大才,才能有自信、有能力使用和驾驭这些人才,造就了《明报》报业的辉煌。
最后,管理上,金庸常以纸条的形式发布指令,与下属沟通交流。这一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避免了传达走形与理解偏差,有一定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神秘感,体现了《明报》在引入现代管理制度之前,金庸“英明独裁” 的基本管理状态。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金庸已经意识到,完全靠自己的“英明独裁” 作为《明报》集团运转的指针,将会存在巨大的风险,也不可持续,因此筹划对《明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事实上,从70年代开始,金庸的妻子与林山木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林山木出走,已可见个人与家族对企业的掌控的不稳定性,因此,金庸的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场改革必定会触及金庸本人的权力,也会触及金庸家族与创业旧部的权力与利益,困难重重是可以想见的。在第一波努力很快失败以后,金庸仍然不懈推进,换人再上,最终历时七八年之久,在80年代末完成了这一脱胎换骨的改革。此时金庸已六十五六岁, 他能在自己衰老之前,完成《明报》的最大改革,体现出不可低估的明智与魄力。为数年以后,他出售《明报》,退隐江湖,埋下了伏笔。

六君子塾是一个面向所在公司规模超过20亿的企业家的高端学习及交流平台,命名源于当年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的“人大六君子”,著名管理学者、《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专家组组长彭剑锋教授倡议发起,旨在“成就新一代企业领袖”。创办六君子塾,既体现“人大六君子”40年孜孜不倦潜心经营管理理论建树及实践贡献,又体现他们对更多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所秉持的大爱之心。我们希望能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领袖和产业引擎,帮助它们从十亿走到一百亿,并向千亿进军。

欢迎索取招生简章

华夏基石e洞察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的官方公众号,彭剑锋、黄卫伟、吴春波、洪天峰、施炜、肖知兴、田涛等是其主要撰稿人。我们努力提供具有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深度剖析最佳实战管理案例,零距离互动答疑解惑企业各种管理问题,提供咨询解决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