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文化的多元魅力

文摘   2024-09-30 11:07   甘肃  

《崆峒文化的多元魅力》

崆峒山,这座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名山,因广成子而闻名遐迩。然而,崆峒文化的深厚底蕴远不止于此。

崆峒文化中,崆峒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起源可追溯到崆峒山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战争时期,崆峒先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掌握了攻防格斗之法和技巧。后来,广成子为崆峒武术注入了“阴阳有藏”等哲学观念,使其不断发展演变。崆峒武术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崆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历经千年传承,独树一帜,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五大武术流派。

崆峒山还拥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这里是佛、道、儒三教和谐发展且相互融合的圣地。传说中,除了广成子,老子也曾在崆峒山中修炼传道。秦汉时期,山上便已有道观出现,至李唐时期达到鼎盛,佛、道两家在此共建八台九宫十二院,寺庙宫观众多。山上的“三教洞”“三教禅林”,将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的塑像陈列一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

此外,崆峒山的神话传说也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山上的望驾山、棋盘岭、饮月石、朽木桥、舍身崖等景点,都流传着动人的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不仅丰富了崆峒山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对这座名山充满了向往和遐想。

在崆峒山的历史中,还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武术人物。如赤松子,他是神农时的雨师,与广成子居崆峒山讲修炼之术;唐时的伍符,居崆峒山三年,伏气丹田,日行五百里;北宋的僧人法淳,率僧众与西夏军激战崆峒山,保护了人畜和御书院,被仁宗皇帝赐号“志护大师”;元代的黄居士,弃官入崆峒山,得纯阳真人修道要诀,内功修炼不凡;明代的道人王全真,善饮不醉,行走如飞,还擅长医术;近代的道人韩元觉,精通短打擒拿,善使黑虎出洞鞭和飞镖,轻功尤为出色。还有武当武术的创始人张三丰,也曾来崆峒山交流道家修行经验,探讨武术。

崆峒文化,以其多元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和领略。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先人的智慧。无论是崆峒武术的刚柔并济,还是宗教文化的和谐共融,亦或是神话传说的神秘奇幻,都让崆峒山成为了一座令人敬仰和神往的文化名山。我们应当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崆峒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王杰明,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至今。甘肃省一级围棋教练,围棋业余5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崆峒泾河民俗文化研究会
崆峒文化平台: 扎根乡土,传递乡情,守住乡愁,传播家乡好声音,是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愿与各位师友共同交流优秀传统文化、家谱资料及历史地方志。低头走路,关注平凡。草根视野,天下情怀。期待更多的老乡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