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水——看山看水看历史

文摘   2024-12-10 00:33   甘肃  

世事艰难各自忙,
我自悠然立山岗。

淡于名利心向静,

要学松柏看夕阳。

甲辰龙年冬月,适逢大雪节气,乘城乡公交回白水,邀友玉平登山揽胜。此日天清气爽,艳阳犹烈,无冻耳之寒风,无皑皑之飘雪,实乃出游之大好日子。


白水地理位置极佳,处平泾之中心点,312国道宛如青龙顺川而过,自古为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民间古迹,存量不少。极目远眺,巍峨太统之东来余脉,至白水村寺山头戛然而止。蜿蜒绵亘,以潺潺流泉为血,亿年石层为骨,密实黄土为肉,林木百草为毛,聚天地之精华,汇四方之风脉,纵横东西。寺山如龙头,昂首向天。晨阳初升,紫气徐徐而来,真吉祥宝地!

白水之泉以新庄泉、六月六泉、筛子泉、龙王泉,胡家泉,灵湫寺泉等六大泉池为主。用青石围圈固泉,即便历经旱季与地震之影响,嘀嗒声昼夜不停,流水量四季常旺。水质优良、清澈见底,富含微量元素,利于身体健康,民间称为神泉。千百年来,作为饮用水,极大方便周边群众生活之急需,功莫大焉。


九十年代前,每逢干旱之年,南北二塬年长者结队常来,用古老仪式拜雨、求水,传说多有灵验。

白水之山以龙凤山为尊,东川最高。两侧相连之山头略低,形似扁担,又好似莲花挺立,更显高大壮观。其又名胜利山,民间称呼大堡山。西北大地上,同名者何其多也。比如陇南大堡子山,有秦公墓葬群。又比如陕西大堡子山,有西汉墓葬群。风水宝地,不同凡响,出土文物,震惊海内外。其余乡村,名堡子山者甚多,不一一道来。


白水大堡山,山势雄伟,植被茂密。每年四月八庙会,享誉周边各地。山顶有庙有碑,庙以道教宫观为主,敲钟醒世;碑以纪念长征为题,浩气长存。传统风俗与红色精神并存,民间文化与时代发展共荣,齐建和谐,令人敬仰。

白水林木多在寺山之上,以西洼林场为最大。六十年前,众多青壮劳力,大小学生,背水上山植树。旱坡之上,缓慢生长,至今已有上百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股力量、那股精神、那股坚持,值得学习。


上山之路多年已少人问津,野草肆长,有如小树,绊脚难行。草丛之下,时有雨水冲刷塌陷之洞,须处处小心在意,以防掉进。


山沟多栽杏树,又称杏沟。沟有数里之深,行至中间,有一土梁,如坝似桥,连接两山,左右峭壁之上现大小不一之洞,用力目窥,不见其底。枯草堆里,野鸡灰兔飞奔乱窜;沟壑之间,喜鹊麻雀盘旋翱翔。酸枣枣树数量居多,与杂草为伍。一不注意,攀爬之间手脚皆被刺伤。


山之高顶,长长土梁如堡子,连接四方四正土墙遗址。说来惭愧,我等非考古专业出身,知识欠缺,不知为何年何人所筑。

若夏日进此沟,绿意盎然、幽谷静谧、清凉宜人、蝴蝶纷飞、鸟鸣悦耳、野花盛开、纯香溢远、泥土气息、瞬间嗅到。足下全为连片青草,头顶尽是蔽天枝叶,恍恍然如进世外园林,又好似一个羞答答之美人,风情万种,引游览探险者竞折腰。


躺平舒展身姿,令人心醉神迷,乐不思归。每至麦黄季节,少年学生为解一时之馋,不等杏黄,三五一群,七八结伴,组成儿童团同行。至林场登山攀树,以细长木杆敲打。杏如雨点,那顾落下打头。比谁拾杏多,唯眼疾手快而已。绿杏入嘴,咔嚓一声,个个呲牙咧嘴,酸水下肚,随即笑开了花。

白水林场山脚下,往西行数十步,为郭家庄与白水接壤之地,旧时十分荒凉,俗称乱雀(qiao)洼。小路边上,百米土中,层层白骨露野,面积大且数量广,非常阴森可怕。朗朗晴天,大人小孩尚且不敢独走。


民间传说,此地为红军在大堡山消灭匪兵之遗体所留骨头,有敌之营长混埋于此,又称乱人坟。时有子弹壳捡到。多年前改土,挖土机曾挖出一枪,残缺不全,为历史见证物。红二十五军大堡山战斗尤为激烈,史书可见。至今回想起来,耳旁犹响枪炮吹号声。

不断遇见,不断思索,不断感叹。白水大地,山水相伴,田野肥沃,万代宜居,历史璀璨,人文荟萃,传说丰富。以数十万平方米之寺山文化遗址为中心,以各村古老遗址为支点,自古以来,共同形成独特之地域文化。


有山水就跨过,有历史当记录,有信仰必没有白活。吾辈生于寺山脚下,长于涧沟河畔,如今常年累月务工,且耕且读,借点诗情,有些热血。年龄虽大,依旧壮心不已,进村爬沟,见物思情。杨槐落叶,乡愁如梦。不忘初心,坚守农村净土,谨以朴素之文字记录山山水水,点点滴滴。


农村青年,难同时拥有家乡与财富。离别妻儿老少,出外谋生,实属不易。斯文既成,聊表敬意,权当用本篇作陪,供异地游子观赏家乡之多彩画卷。但愿勾起儿时美好回忆,除却心中荒芜,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足矣!


白水情未了,笔动文魂爽。当继续传承关于白水之原初记忆,此为文化之肇始,亦是白水之源头,期未来美好。

我站在白水寺山之上

张开双臂

迎接瑞雪的到来


每一朵雪花

都代表了天地之间不离不弃的情感


每一朵雪花

都代表了家乡父老至诚至深的思念


寄一朵雪花

给外出的游子

盼你们平安归来


崆峒泾河民俗文化研究会
崆峒文化平台: 扎根乡土,传递乡情,守住乡愁,传播家乡好声音,是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愿与各位师友共同交流优秀传统文化、家谱资料及历史地方志。低头走路,关注平凡。草根视野,天下情怀。期待更多的老乡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