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镇寺山文史初探

文摘   2024-12-01 08:20   甘肃  
在白水,有一个山叫寺山,过去的时候,因寺庙众多而得名。名可名,非常名。


从相关资料记载得知,明正德九年名为泉水镇,天启二年更名为泉驿。清顺治十年更名为白水镇,历史悠久,民间所说白水古镇原因源于此。1949年设立白水区,管辖9乡44个村。1965年将花所、白水,大潘三社合并为白水公社。2002年8月29日,白水撤乡建镇。

回忆过去,九十年代前,白水集市是东川最热闹的集市,那时白水一带南北二塬集市很少,群众多来白水跟集置办货物。因此白水街道做买卖的、摆摊的非常多,甭管在哪里卖不掉的货,都可以来白水卖掉,可谓销货的好地方。


从地理上看,白水村紧挨着寺山,靠近寺山头,站在寺山顶,天气晴朗的话,向东望去,在目之所及的最远处可以看到矗立的泾川县城楼房。

寺山顶向西望去,二十里铺的电厂清晰可见,高耸的烟囱仿佛就在眼前。北边的小芦河、大芦河、潘涧河谷分列在北塬,好似庞大的塬面分开的豁口。银光闪闪的电力铁塔布满山腰至北塬面顶,源源不断地把宝贵的电资源输送到庆阳等地。坐落在泾河川的白水镇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依靠规模化、科技化使其成为平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标杆。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培训、农旅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园区。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寺山西北方向,就是大堡山,山体如锥形。长征期间,这里是徐海东大将指挥红二十五军在崆峒区唯一战斗过的地方。曾有远古观象台遗迹,山顶庙宇相连,香火旺盛。既有历史传承,也是民俗信仰之地。

向南望去,史家沟村的中钟山和刑家沟的烽台山矗立在涧沟河南岸不远处,是古代军事信息传递的重要见证。向西南远眺,天边高耸入云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老爷山。


寺山脚下裸露在外的石质层高度从数米到十多米不等,从地理学上讲,这是中生界白垩系地层构成,显示出数亿年间变化的历程。涧沟河北边台地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坝墙遗址,尚存在数段约十多米,保存相对较好。三十多年前从白水五社坝头开始,坝墙一直延伸到白水一社,长约1000多米,坝墙高度在2.5米到3米多之间,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坝墙底部宽度约1米多,腰部宽度约0.8米。抗日战争以前,白水一年一度骡马大会就在白水郭家巷与坝墙内外,陕甘宁蒙豫晋乃至东北商人前来交易售货,各类山货、皮毛棉布,珠宝盐糖,各类杂耍,美食小吃应有尽有,由民国驻军一个连负责维持秩序收取税费,据说当年小孩经常在摇骰子的桌子下面捡到钱。

今后,一定要保护好500年前的珍贵遗产——坝墙。走家入户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法,立牌以警世人。这是平凉独一无二的存在,见证了涧沟河的水文历史,见证了白水人民改善生活环境、斗天斗地斗水的奋斗精神,见证了白水村的历史发展和大小轮廓,是明代韩王所遗留的工程遗产之一。


站在在寺山顶,可以瞧见东南西北,西看平凉,东望泾川,南览崇信,北观北塬。山根下的古丝绸之路和川中间的312国道一览无余,车来车往。遥望当年,白水驿和白水马莲铺骡马驮队络绎不绝,驼铃声远,数十家店坊昼夜繁忙。皆因白水镇的白水村和马莲村处于交通要道之中心,泉多水甜,水源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商贸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完全可以满足大量骆驼的喝水需求。再加上窑洞数量多,住宿方便,白水街道当时已有100多家商铺,可以满足饮食之需。

自古以来,寺山如一面高墙阻挡了从西而来的寒流,伴着泾河之水和涧沟河。两河在当川汇合,好似泾渭相聚一般,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浇灌川地最离不开的便是泾河之水,它是平凉人的母亲河,更是白水人的母亲河和幸福河,如同一道长长的白光,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曲折向东流去。良田万亩不亚于什字塬。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鱼群成堆,改善生活,使人民安居乐业,耕读传家,晨出暮归,属于典型的田园乡村。


自古以来,寺山像守护神一般守护着白水人,是白水的风脉所在,是白水人的精神信仰依托所在。据碑石记载,白水寺山庙宇修建于北宋年间,更远则已经无人所知,清代白水驻军刘军门重新复修。寺山脚下是灵湫寺建筑群,寺山头是慈云寺建筑群,内有地藏王菩萨大殿,由白水五社蒋文奎老会长管理。上山之路呈之字形,以长条青石铺就而成,庙会享誉西北储省,称小崆峒。寺山上下以及大沟佛教会庙宇建筑群,各挂一口千斤大钟,为大明成化年间陕西陈氏兄弟铸造而成,声音至今洪亮远扬。寺山大沟亦有藏传佛教建筑白衣庵,外是房,内为窑洞相连一体,常驻喇嘛,为崆峒山派下来人主持修建。白水佛教会一度达200余人,有史白头,秦灯银,秦三林,车京东近十个老会长。庙前有两个铁塔,六米多高。大沟庙岭之上,菩提树高大繁茂,至今留在老人记忆里。按照历史记载,元代之际,元蒙政权特邀请藏传佛教领袖八思巴的叔父至崆峒宝庆寺,统一管辖西北乃至四川教务。白水一带喇嘛教庙宇当为元代以来逐步修建,香火旺盛。我这两年进村入户调查白水乡村文化的时候,多次从不同村庄的老年人口述中得知,白水以北的杏林到白水南杨涧皆有藏传喇嘛庙。喇嘛救治病人神奇故事以及喇嘛坟,喇嘛所栽古树的故事,传来已久。

白水寺山西侧不远处有一高凸之处,地名叫鳖盖墚,在大堡山的东侧。远远望去,如同鳖盖故名,整体南北方向,鳖头高扬,向正北。如果站在泾河川里,望寺山头到大堡山,形状则像一个巨大的鳖,大鳖上有小鳖,甚为奇妙。小时候,我们在此地种过胡麻,走地里一来一去得两个小时。此地也比较神奇,这么高的山上独有此一个好似鳖的“横梁”存在,偶有陶瓷碎片,难道这里也曾是古代达官贵人的风水宝地?鳖盖墚往西,地势下凹,过200米处,缓坡爬上即为东川第一高山大堡山,又叫龙凤山。大堡山为道教场所,主神为真武大帝。我们知道真武大帝为北方主神,北戴斗极为崆峒,崆峒山主神是真武大帝,宋徽宗时崆峒管理天下宗教事务。那么大堡山的神位如此之高,真不愧有小崆峒之美誉。

自古以来,白水为南来北往之交通枢纽,有平凉二城之美名。沿着寺山向阳一面,窑洞遍布,上下有四五层整齐排列,当为白水最早的居民住宿地。


白水民间传说众多,有四白鹿,四白狼在寺山之说法。也就是说华夏古老民族羌族、戎族部落中的一支曾在白水大地上长期生活过。古人认为只有天子体察民情、政治清明,白鹿才会出现。那么这个天子会是黄帝吗?好比我们现在有驻兰办、驻京办,方便公务路过休息。数千年前,车马劳顿,黄帝会不会在经常路过的交通要道修建行宫?也极有可能。


白水寺山堡子规模宏大,底部宽度6米多,高度八米有余,工程浩大。我多次登上寺山,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粗略估计堡子范围内面积约有上万平方米。寺山堡子墙体底部统一为黄色、褐色,浅灰色三种颜色的土夯筑而成。再确切说的话当为五色:白灰色、黄土色、黑褐色、焦红色,青灰色五种颜色的土夯筑起基。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难道这里曾经是远古祭祀中心?这种修筑方式为平凉川里独一无二之存在,十分精细,疑为大型方国都城遗址。具体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是防潮效果绝对一流。通过我用手机指南针测量,一面墙体为正南北方向,一面为东西方向,其余两侧为深沟高崖。

寺山堡子东南侧,有一处高大墙体,临崖而立,下方为登山之路,古人选择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好似远古时期的瞭望塔,登上最高处,眼界十分开阔,凡川道有动静,尽在眼中。从另一方面来说,上万平方米的堡子,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泾河川里难得一见,所以民间亦有传说为早期共国之都,有山有泉有林,水火不缺,完全可以满足特大型部落居住生活。后来不知因为某种原因,可能从白水寺山(白水曾名水泉镇)移到泾川水泉寺,或者两处皆为共国之重地要塞。


说起白水寺山,月氏道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平凉地区志已经将月氏道定在白水附近,据考证白水寺山台地为月氏遗址(见《崆峒区汉代县城辨析》一文)。月氏本意为玉石,月氏族人是最早的丝绸之路开拓者,而丝绸之路最早是贸易玉石的道路。白水一带正好在泾川和平凉正中间,位于从汉代高平进入长安的古道上,这里有月氏人熟悉的路线和环境。在白水寺山台地,曾出土彩陶瓷缸、席纹印模、蚌饰品、贝壳和玉片,远古时代贝壳曾作为货物交换的中介物。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将玉石加工为薄薄的玉片难度较大,玉片的出土可以作为月氏道在此地扎根的有力佐证。

1956左右,寺山上遗址和庆阳南佐遗址同时期进行初步地表浅性探测,含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商周文化。文化堆积层厚达3至5米,厚度远超过苏家台遗址和东沟遗址。有灰层、白灰面遗迹,较为明显。面积达三十二万平方米,1963年立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山上遗址分布于寺山堡子东边及其周围广大区域,随处可见的陶瓷碎片印证了这片地方不朽的文明史。如果以后进行全面深度考察探测,或许遗址面积可达百万平方米。

寺山堡子西侧一沟之隔处有一小山,形状宛如埃及金字塔,我把它命名为平凉最美的黄土金字塔,朋友们有空可以前来白水旅游观光。

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期待加强寺山绿化工程,不但要栽起来,还要让树苗活起来,长起来!造福子孙后代。


白水大地,文化灿烂,独特深厚。无论是周代墓葬群、秦代墓葬群,还是汉代墓葬群、宋代墓葬群,珍贵遗迹比比皆是,历史传说丰富多彩,它们承载着白水的历史记忆。我们既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保护,这是对家乡的情怀与担当,为的是留住一份乡愁和历史责任。让白水人人都成为文化遗迹的宣传者和守护者,为乡村文化振兴和富美白水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还是那个土山

寺依旧叫那个寺名

窑洞洞依旧深幽幽的


时过境迁

我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想看看,又想问问

家乡的山山水水

你们还好吗


从远古仰韶时代算起

五千年来,你为何至今默默无闻啊

在寺山看天,白云与蓝天共舞

在寺山看地,古道与高速交相辉映


白水,一个多么文静的名字

白水,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

白水,一个多么美丽的身影


只有白水之水

如同那甘甜的乳汁

才能让我狂躁的心灵

不再饥渴

……

编辑:白水口述历史文化宣传员

热线:18293355020

崆峒泾河民俗文化研究会
崆峒文化平台: 扎根乡土,传递乡情,守住乡愁,传播家乡好声音,是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愿与各位师友共同交流优秀传统文化、家谱资料及历史地方志。低头走路,关注平凡。草根视野,天下情怀。期待更多的老乡爱家乡、回家乡、建家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