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性寒味咸,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气,缓解身体上火等症状。螃蟹中含有精氨酸,可参与身体内的能量代谢,促进机体能量平衡,有助排出体内毒素。养筋活血:螃蟹具有养筋活血的功效,可以通经络,对于改善身体损伤、淤血、腰腿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有一定效果。增强体质:螃蟹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包括钙、铁、硒、锌、氨基酸等。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促进组织细胞修复,有助于增强体质。 |
一、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养筋活血、增强体质
螃蟹别名螯毛蟹或青蟹,性寒味咸,归肝经胃经。其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元素,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养筋活血及增强体质等功效。
1、清热解毒:螃蟹性寒味咸,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气,缓解身体上火等症状。螃蟹中含有精氨酸,可参与身体内的能量代谢,促进机体能量平衡,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2、养筋活血:螃蟹具有养筋活血的功效,可以通经络,对于改善身体损伤、淤血、腰腿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3、增强体质:螃蟹中含有优质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包括钙、铁、硒、锌、氨基酸等。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促进组织细胞修复,有助于增强体质。
二、食用方法
煮粥:高压锅煮好粥,将螃蟹剥壳,刷洗干净后切成四块,用刀侧身将螃蟹大腿和小腿拍打几下,使其外壳裂开。瘦肉切成片备用,在煮好的粥里加入螃蟹和姜丝,10分钟后将瘦肉和冬菜放进去,最后将香葱和香菜放进去,搅动几下即可关火。
盐焗:将螃蟹用淡盐水养半小时,把脐部扒开刷洗干净,用绳子绑好。在锅里铺上一层海盐,放上螃蟹,铺上盐,小火烧20分钟,放凉即可食用。
【基原】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肉和内脏。
【异名】螃蟹、河蟹。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胃经。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血,利湿。
【应用】
1.跌打骨折筋断:螃蟹,焙干研末,每次9~12g,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
2.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
3.妇人产后枕疼: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使用注意】外邪未清,脾胃虚寒及宿患风疾者慎用。
【按语】
蟹是秋令美食,生烹、盐腌、糟收、酒浸都各具风味,洗净、熟透为宜。且性味咸寒,忌与柿子同食,常以姜醋蘸食,既增鲜味,且减寒凉。食蟹中毒者可以紫苏叶30g、生姜250g煎汁温服,或捣服生姜汁均有功效。海螃蟹、梭子蟹功同河蟹。
【参考文献】
1.《名医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2.《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1、适宜人群:跌打损伤、骨折、上火、身体免疫力低下者
2、禁忌人群: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者
3、不宜同食:雪梨、香瓜、柿子
雪梨性寒,螃蟹味咸性寒,有微毒。二者皆为冷利之品,同时食用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加重脾胃虚弱。香瓜与螃蟹都属于寒性食物,同食会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螃蟹和柿子同食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影响肝肾功能。
秋天,鱼、虾、蟹、牛羊肉等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成了“贴秋膘”的热门食材,但不恰当“贴秋膘”,特别是摄入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内脏、蟹黄等)可能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此外,螃蟹一定要吃熟的,“醉蟹”“生腌蟹”等没有经过充分加热烹饪,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风险较大。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的人:螃蟹中富含蛋白质与胆固醇,大量食用后不易消化,且易加重病情。血脂异常的人群尽量不吃蟹黄。肝肾疾病需要控制摄入量。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尤其是在急性期,尽量不吃高嘌呤的蟹类。 发热、感冒、腹泻的人:过量食用易对胃造成刺激,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婴幼儿及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较差,不宜多食螃蟹。
⚠️注意⚠️
提示:请勿个人随意用药,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