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失 望 了

体娱   2024-11-15 22:05   浙江  

正文

今晚聊一部新片——

《胜券在握》

聊这部之前,我必须得先提一条这片点映时豆瓣的高赞评论——

刘循子墨比陆川少走十年弯路,第二部就拍出了自己的749局。

当然这部片肯定没烂到749局这种程度,但这句话依旧是合理的,因为它表达的其实是创作者从一个很高的起点骤然跌落的过程。

导演的前作是《扬名立万》,讲了一个暴风雪山庄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难写,但《扬名》写得很好,算是当年的黑马剧本,它最终成绩也很好,豆瓣7.4,票房有9个亿。

《胜券在握》是他的第二部,这部和《扬名》风格有点像,从大公司奥传司对员工的裁员讲起,通过员工和公司的缠斗讲了一个悬疑暗黑的喜剧故事,连编剧和演员大都是《扬名》的原班人马。一些地方跟《年会不能停!》也很像,甚至还能看到白客在里面客串了一场戏。

这在看之前没法不让人期待,没想到看完后却是《扬名》的那一套在这部完全水土不服,既不好看,也不好玩,论深度讲得不够,论爽感燃不起来,哪哪都差点劲。

这就是我说那句评论合理的原因,不是说它多烂,而是在这部里,我们能看到一个导演灵气逐渐消失的过程,曾经惊喜的剧本只有想当然的空洞,曾经讲究但适配的镜头调度在这部里只剩没必要的泛滥。

比起电影里企业和老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更好奇的还有,这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正文

这片子并不是一点优点没有。

它有自己真实的地方,比如白胜(邓超饰)与奥传司斗智斗勇最终终于得到与董事会谈判的机会,他在董事会发表了一番演讲,讲述了他们这些老员工陪着奥传司发家又被奥传司无情抛弃的故事。

但故事本身没有打动在座董事,是白胜团队做出的技术让奥传司股票疯涨这件事打动了他们,最终他们同意了邓超的请求。一直到最后这群上位者也没有被情感打动,对于利益的追逐是这个片子勘透的地方。

还有在白胜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他作为最终与公司打擂台的人,在前面我们照样可以看到他的自私、恐惧和犹豫,他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好人,走到最后的每一步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导演自己有分享过,说这片讲的不是现实主义的故事,他想做出一个抵抗残酷现实的梦。

所谓的“不是现实主义”并非完全不考虑现实,它想最终做出对抗现实的表达,就一定要从现实的基础出发,用荒诞或者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或者是批判的问题。

这片的呈现方式就是这样,它把现实用了黑暗、悬疑的极端效果给重新包装了一下。

比如说职场里面的歧视、裁员、领导层之间的内斗,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像一场暗黑游戏,所有人都面临着无处不在的明枪暗箭。

而揭开这些非现实的氛围,片子的核心矛盾讲的依旧是最普通最落地的现实矛盾:人情和利益的矛盾。

这种现实和非现实的纠葛是片子的表达,却也成了它最大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下这个矛盾的两方。

它设定了两组公司,一个是大公司奥传司,它辞退老员工,白胜进行反抗,假装手里有一个足以帮对家压倒奥传司的核心技术,于是奥传司管理层决定让他在奥传司内部成立一个小公司泡泡公司,让他从企业内部招聘员工,专门用来做这个技术。

泡泡公司,就是矛盾的另一方。

前者代表利益,是被批判的;后者代表人情,是被认同的。

但无论哪一方,电影写得都是不成功的。

就奥传司而言,它在内部设定了一个小矛盾:有期权的员工和公司之间的矛盾。

那些被辞退的员工,大部分都是有期权的,也就是公司初创时老板许下的承诺画下的分成的饼,白胜就是因为手里有这八百万的期权才决定在辞退时和公司对抗。公司不顾人情辞退他们的原因,自然是不想兑现当初的承诺。

剧本又进一步聚焦,把大公司的恶转移到一个领导层身上:张见。明面上是他擅自修改董事会的辞退意见,故意辞退有期权的老员工;私底下,他与白胜还有着个人的仇怨。

所以电影里极力渲染张见作为反派不择手段的恶,却把他作为董事会棋子的可怜一面写得很弱,即便有一幕表现董事会成员把一切责任都推卸到张见身上,但张见直到白胜离开前都未受到任何处罚,他依旧是电影里唯一去着重塑造的反派。

这样一来,整个就业市场和所有人面临的被辞退的困境,就被简单地写成了董事会甚至是张见个人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人情的问题。至于更现实更深入的政策、市场,以及无人遵守的律法和标准,这些更大的困境甚至连暗示都没有。

自然它的解决方式就是用白胜代表的人情味去对抗奥传司的利益化,整个矛盾就变得非常窄,轻飘飘没有任何力道。毕竟,哪个普通打工人手里握着八百万的期权能在这组矛盾里共情?

这就聊到了矛盾的后者,人情的那一方,也是导演说的“抵抗残酷现实的梦”的地方,这部分的问题主要在于主创想当然地制造了一个乌托邦。

电影聊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但仅仅局限于提出来,然后用“人情味”三字充当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

比如职场里的女性歧视,三名优秀女性有着不输男人的能力,却只能在职场中被安排买咖啡。本以为后续是这三名女性在泡泡公司里大展拳脚,结果唯一一处略有展现的戏份竟然是白胜为员工画饼,三名女性听得感动崇拜不已,当一旁的程序员质疑白胜时,三个人齐刷刷扭头瞪着程序员,即便为了喜剧效果,这种写法也是相当不合适不舒服的。

还有就是白胜从头到尾都在利用这些员工,最后甚至还出卖了他们。但因为白胜曾帮过方方一次,曾经理解过强尼对女儿的爱,曾经让程序员哈雷去做自己的东西并说出了哈雷所做东西的全名,因为这些曾经出现的人情味,哪怕他一直在欺骗他们,他们也选择继续相信他,与奥传司打擂台。

这在一个大家只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工作就已疲惫不堪的环境里,就是非常想当然地幻想。

而且在这个幻想里,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剧本上忽略了,那就是奥传司——白胜最开始参加的初创公司——同样是因为人情味起家的,但是它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人是怎么一步步变坏的?电影只写了变坏的结果,却没有写这个过程。

所以它给出的“因为人性而导致的失败”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再一次相信人性。那所谓“抵抗现实的梦”的泡泡公司是不是又是一个奥传司的轮回?

最后泡泡公司的快乐和谐像极了职场中的泡泡,一戳即破,这种悲观或许是导演的本意,但片中既然将其作为一场对抗残酷现实的梦,就观感而言这场梦就是没有力道的。

而且电影在结尾乌托邦的处理里是泡泡公司把这些在自己业务范围内最有能力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一起挫败了大公司,掌握着在整个亚洲都领先的技术,因为人情味的存在也没有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一切都是最美好的。

即便已经预知了不去讲现实主义,即便是用荒诞的方式批判和幻想,它作为一个故事,一个切实讲给我们普通打工人这么具象的群体看的故事,也一定是要让情绪能够落到普通人身上的。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年会不能停!》的结局同样悬浮,它依旧能打动人,因为它合理化了所有环节,让我们能够代入普通人视角,相信结尾近乎想象的成功。

最后参与年会现场唱歌反抗的并非只有舞台上的主角,还有在年会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潜入的普通打工人。我们聚集着共同的不满和愤怒,那首歌是为所有人唱出来的,这种共鸣是它能打动我们的地方。

但是这部可以吗?不可以,从八百万的期权那里大部分人就无法代入了,这注定不是一部拍给普通打工人看的片子。

整部片子里我唯一认同的只有一句话,是周望高和白胜喝多了后周望高说的一句话——

等赚到钱了,就去过好日子吧。

音乐/

配图/《胜券在握》预告

《年会不能停!》


3号厅检票员工
帮你捅破电影和生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