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聊一部完全想不到会在内地上映的新片:
《因果报应》
之所以说想不到,是因为它确实是又一部好到值得参考,又实际很难参考的片子。
题材跟与现实相呼应的印度女性困境相关,故事框架不算罕见,一个平凡父亲只身为女儿复仇,但无论是血腥画面还是社会性表达,都尺度很大,是那种看前半段时会被瞒得很好,后续又能同时得到反转爽感和表达回味的片子,能拿到豆瓣8.7分的确不为过。
不出意料会是年度悬疑犯罪片最高分了,同类型里能让大家这么喜欢的,可能都得追溯到数年前《调音师》和《误杀瞒天记》这样的公认好片。
尤其是当我在大银幕上看第二遍的时候,更直观地体会到了它动作戏的尺度生猛和爽感,比如电影里砍头的那个画面。
这一次还发现了更多原本被忽略的细节,并在结局的反转再次感受到了头皮发麻的情感冲击。
加上它还有着不含糊的结局,坏人都受到严惩,好人无需入狱,我们不必再对着片尾的某些字幕发出苦笑,这些在院线悬疑片体验里已经很少有。
毫无疑问,这片依然适合大家去电影院看,即使看过的观众也能得到观影趣味。
也因此,由于目前针对这片的剧透式解读已经够多,我们这篇就尽量两种观众都照顾到,以尽可能不影响观感为前提,跟大家聊聊这片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一看再看。
——————微剧透线——————
一、
作为一部埋藏了巨大反转的悬疑片,《因果报应》最直观的优点,就是能够引观众在迷雾中看到最后,并成功串联起所有疑点,让前半段的错位都完成闭合。
看似简单,放到近年来看并不容易,这从它的题材选择上就注定了,玛哈拉贾到警局报案家里丢失了垃圾桶,实际是为女儿复仇,引出女性遭受性侵的困境。
这跟现实关联实在太紧密,观众很难不去渴望更新或者更深入的展现,否则一开始就很容易对故事产生恶感,拒绝往下看。
在这一基础上,类似的故事近年并不少,观众自然会期待被“骗”得更合理和更彻底,以得到更超乎常规的反转刺激,而这些都意味着对剧本更高的要求。
《因果》的导演(也是编剧)显然知道这两点,不仅在逻辑和细节上都做得更严密,更针对这两点给出了不错的解法。
首先是用了更新的手段去处理议题相关部分,故事里所有涉及暴力和性侵的部分,镜头都对准施暴者,几乎略去受害者的所有反应镜头。
包括在陈述案情时,也都是由玛哈拉贾来替代口述的,他嘴上描述的是自己如何被殴打,垃圾桶如何被抢走,本质都是在替女性完成报案和控诉。
这样的做法,让这一议题的关键点始终集中在加害者这里,跟近年不少国产电影里,将镜头对准女性受害者的陈旧做法相比,已是很大的进步。
同时电影还加入了超量的叙述技巧,能让观众在即使预知是什么主题的情况下,也想要看下去,甚至想看不止一遍。
比较明显的全局技巧,是电影选择了交叉叙事结构,乱序的时间线索制造了最大的骗局,让观众误以为故事是线性发生,一个普通的午后,玛哈拉贾目睹了妻女遭遇意外,然后玛哈拉贾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女孩在学校上课,玛哈拉贾报案垃圾桶丢失,就好像一切只是同步进行,案件也尚未发生。
实际是不同时间线的穿插交互,过去和当下被混淆。
为了达成这一点,电影先是做了前置悬念设计,到底是谁偷了垃圾桶?他又为什么一定要找回?
垃圾桶成为了虚拟的麦格芬,之后每次出现都是为了更新和修正观众的想象,比如在抢劫犯塞尔旺家里也有出现,强化垃圾桶真正主人的悬念。
同时电影采用了多个人物的内聚焦视角,让他们传递有限的真实,玛哈拉贾坚持要上报案件,每天待在警局,还会看女儿给他发的视频。
女儿在学校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塞尔旺回到家后对年幼的女儿十足宠爱,温柔处理女儿背上的伤口;警察为了能拿到玛哈拉贾的巨额报酬而制造假垃圾桶。这些信息的作用,都是在拼凑观众的虚假预期。
导演还刻意制造了信息断裂,玛哈拉贾在第二次打开手机看女儿视频后,女儿的剧情就暂时消失了,开始穿插父亲杀人复仇的举动,这些让观众很容易产生想象填补,加强对他女儿受害的既定印象。
由此始终牢牢牵引着观众注意力,直到最后那块反转的拼图被猝然揭开。
二、
聊完剧作层面的好看,再来聊聊故事底下隐秘且汹涌的表达。
这部电影的片名叫《因果报应》,很多人会觉得这其实已经点题了,但看完第二遍后,我更认同它印度语的原片名 Maharaja,也就是男主名字玛哈拉贾。
一个围绕女性议题来展开的故事,为什么反倒是男性名字更贴切?这就要聊到他在片子里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前面说过,在涉及议题的部分,导演选择把镜头对准加害者,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是传递了一层内在诉求,对于女性的困境,真正的焦点和解法,其实就在男性这里,现在应该去要求改变的人,有且只有男性。
谁需要改变?应该怎么改变?
答案就在电影里的男性角色身上。
玛哈拉贾和塞尔旺,在片子里被设置为了截然相反的对照组,他们的相似和相反,都是完全围绕女儿来成立的。
他们都处于底层,条件贫困,都一样地爱女儿,但会为了女儿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
玛哈拉贾选择尽有限的条件,给女儿尽可能好的教育和生活,女儿让他买一双同款鞋他就马上去买,不问理由,把女儿的需求放在首位。
而塞尔旺选择抢劫杀人放火,以让“女儿未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就是所谓对下一代的托举,这些举动都是无关女儿的意愿的,更多是出自他对于自身阶级的不满,出自对女儿未来的单方面规划。
而从他们跟女儿的关系里,也折射了他们对女性的真正态度,玛哈拉贾让女儿自主选择自己想学的科目,可见是以更平等的方式教导女儿。
塞尔旺看似对女儿很好,但对同伴强奸女性视而不见,最后会过度痛苦于女儿被性侵,选择自杀,可见他依然是被困在男性专制的旧制度、旧观念之下的,女儿作为“附属品”的本质有所减损,比作恶多端更令他痛悔,更无法被他接受。
这两种做法都在电影的细节里呈现了结果,玛哈拉贾让女儿有底气站在罪犯面前,说自己这一生不会被毁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继续生活。塞尔旺则导致了女儿腿部残疾,一些职业选择已经失去了可能性。
电影还为此加入了两个巧妙的设计,一个是蛇的隐喻。
蛇在电影里是作为印度文化里受崇拜的神灵而存在,它的每次出现都是帮助玛哈拉贾,引导他发现汽车小票,找到第一个罪犯,还暗示他警局里有内鬼。
这些意味着神对玛哈拉贾这类稀缺存在的护佑和祝福。
一个是血缘必要性的消解。
玛哈拉贾的女儿并非亲生,但复仇全都是为了她,可见他们之间的羁绊纯粹,只关乎人与人之间。
这样的刻画便是在表示,塞尔旺实际就是造成女性苦难的大多数,无论他是否爱女儿,对外呈现怎样的形象,都于女性群体无益,只会酿造更多的灾难。
而玛哈拉贾就是困局的解法,他身上凝聚了最原初的人性。电影里警察曾直接叫他“垃圾桶先生”,这样反制度反陈规的力量恰恰就和垃圾桶一般,朴素、刚硬,利于改善当下的不公处境。
电影借此呈现契合当下的两性表达,女性可以有自愈之力,可以推翻被视作物品的父权叙事,男性则需要寻求改变,付出实际行动。
所谓找回垃圾桶本身就是个谎言,垃圾桶从来都没有丢,找回“玛哈拉贾”这样的精神才是真谛。
或许是现实实在太沉重了,电影敢于提出这一点,我想已经足够让它在今年的院线佳作里占据一席之地,值得买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