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重量级的重映——
《海上钢琴师》
这片在影史上的分量不用多赘述,1998年上映,IMDb评分常年8.0分以上,烂番茄观众评分高达92%。豆瓣9.3,top250榜单的第13位,自2019年内地上映后,如今时隔五年重映。
但是,尽管这部片光环诸多,这样一部已经上映了26年的,早在视频网站上有大量高清资源的老片来说,观众为什么还要走进电影院看一遍?
因为在电影院里,不只是换个环境二刷一部电影,更像是一场有仪式感的内在审视——因为片子所让人思考的,关于自我,关于选择,关于自由,这些时常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再浮现的问题,只有在电影院这一超越日常的情境中,才更接近于内心的声音。
而当影片结束,观众从影院回归自己的现实生活,就像是从海回到了岸,仿佛与电影主角1900同乘了航段。
这篇文,聊聊这段旅程中,被触发的一些思考。
正文
一.
什么是自我的边界?
电影的主角,1900,因出生在1900年而拥有的名字,他从婴儿时期起便被遗弃在邮轮上,随后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长大。他的身份、知识和对世界的理解都局限在邮轮这一空间里。
电影里有许多镜头,是1900透过船舱玻璃去看外面的世界,他和外部社会之间,就被这一玻璃隔绝。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被投向世界的”,我们的身份和存在是环境塑造的结果。于1900而言,邮轮上的生活、海上流动的空间、音乐的氛围一起构成了他的自我感知。
「海上钢琴师」,便是他对自己的认同。而音乐的表达,是他巩固自我认同的方式。
他的自我认同,是稳固的。在他跑到头等舱弹钢琴,被船长指责不守规矩时,他说“去他的规则”(fuck the regulations)。在他被所谓的发明爵士乐的大师嘲讽问“你就是那个屁股不朝向大海就不会弹钢琴的人吗?”,他坦然道“这个众所周知”。
他将自己牢牢钉在给自我划定的边界内,他的音乐亦是。他对周遭的人事物进行观察,从中得到瞬间的灵感,那是一种只属于“此时此地”的创造。
所以,在商人找他灌录唱片时,他拒绝让商人带走那张黑胶唱片,他直接说“我不会让我的音乐离我而去”。他的这一拒绝行为,原因在于他对自我边界的执着,对外部标准的抗拒。
他将音乐视为私密且不可复制的表达,将音乐录入唱片,意味着他的自我表达将被定格、复制、传播到陆地上的世界,即一个在他边界外的陌生空间。
电影的结尾,当邮轮即将被炸毁时,1900选择与船共存亡。对于1900而言,步入陆地的生活无异于背叛自我,这一选择,是1900对自我边界的彻底抵抗。
二
有限,还是无限?
电影里,1900面对的选择是「是否要上岸」,即是否要成为社会框架中的一部分,他为此呈现出一种未完全社会化的恐惧。
他所恐惧的,是岸上的「无限」。他说,城市那么大, 看不到尽头,没有尽头的街道是上帝的钢琴,不是凡人奏的,他不可能在无限大的琴键上演奏音乐。
岸上的「无限」,是无数的街道、无尽的选择、无穷的未知。
相对的,邮轮上的「有限」,是88个琴键,是每次只载客两千人,是船头到船尾的距离。
「无限」,是自由的象征。但自由的本质中包含着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和不可控。过度的自由会让人迷失方向,因为没有明确的参照系。
「有限」,是安全感的来源。明确的边界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个体在其中获得对自我的明确认知。
1900身边的人,都一再提醒他,他离美好的生活,只有「一步之遥」的距离。表面上,1900的选择似乎很简单——只要他踏上陆地,就能开启新的生活,能拥有名和利,以及其他「无限」的东西。
然而,这「一步之遥」的困境,是他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样的,这也是人类共同的困境。现代社会赋予我们看似无穷的选择,像是有选择的自由,但又不真正拥有。每一种选择背后都隐藏着约束和风险。我们离想要的东西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却难以跨越。在无限中,受着不可见之物的困扰。
在无限中,个体实际上被各种欲望、规则和他人的期待所束缚,走向了「无限中的有限」。
在有限中,个体接受自己生命的有限,在此范围内去自在做自己,这是「有限中的无限」。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呢?是去追求无限的外部世界,还是深入理解并认同自我?
三
1900真的存在吗?
回看整部片,1900一直存在于他的朋友Max的记忆和讲述中。他没有出生证明、国籍或身份证明,游离于社会之外。他从小对钢琴无师自通,有着无上的创造力。品质隔绝世俗,无欲无求。
这样一个超越常理的人,他真的存在吗?
我们先从他所处的环境开始聊。
维吉尼亚号邮轮,是一艘从欧洲驶向美洲的船。镜头特意拍了船头的英国国旗,而这艘船上的人们,大多是去美国寻梦。他们对着远方的自由女神像高喊“American!”,对着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屏住呼吸。
这艘船就像是一艘从传统社会驶向现代社会的船,船上的人们是那个年代的大多数,欣然告别旧社会,奔向一片承载无限机会的新世界。
而1900,是唯一拒绝下船的人。在这一语境下,1900像是与拥抱美国文明相对的,坚守欧陆文明的那一方。
电影里,美国文明与欧陆文明有一次直接的对抗,即那场钢琴对决。
爵士乐的发明者,一位黑人钢琴师,来与1900比拼。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非裔社区,可以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
那位钢琴师,神态自负,言语傲慢,呈现出一种重名利的商品文化。而这正是1900所抵抗的,他一直以来弹奏的是古典的抒情乐,比起爵士乐在那个时代的潮流属性,抒情乐是一种更为积淀的音乐,而非商业化创造。
就像在这场对决对市场向的主流文化的拒绝,他拒绝岸上的高楼大厦与喧嚣的街头巷尾。
他对陆地生活的排斥,是一种对“现代性”的警觉,他看到了机会与繁荣背后的危机——现代文明的进步是否真的带来了人类内心的自由与幸福,还是让人类逐渐迷失其中?
然而,虽然1900赢了那场对决,在船上亦不断创作自己的音乐,但这艘船,还是被时代所抛弃了,固守这艘船的1900也迎来了悲剧结局。
这一悲剧似乎早已在最初便埋下。1900在邮轮这一现代工业奇迹上出生,名字直指20世纪的开端,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世纪,也是战火纷飞、文明震荡的年代。
1900,名字所承载的对新世纪的向往,最后如寓言般在炮火中湮灭。如同人们对20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信念被战争所摧毁。
回到问题,那么,1900真的存在吗?
我的答案倾向于,他更接近于一种精神的实体化,这一精神,代表的是真正的自由、富有创造性地生活,以及在广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这种精神力量,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消逝,且成为一种奢侈的理想。
写在最后
尽管1900最后不再存在,但因为Max记得他,他的故事仍会被讲述。
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记得,那么1900就在。
祝你我,走出电影院后,在茫茫陆地之上,也能找到自己的那艘船。
音乐/
配图/《海上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