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案例 | “幼儿园怎么什么都不教,就让孩子玩?”这个游戏案例就是对家长最好的回应!

教育   2024-10-10 12:04   四川  


编者按

EDITOR'S NOTE


滑滑梯是深受孩子喜爱的游戏之一,我们最常见到的游戏方式,是孩子登上高处滑下,享受速度。那么除此之外,孩子们在玩滑梯时还会产生哪些有趣的问题和想法呢?在这所幼儿园,一个小小的滑梯竟然帮助孩子获得了科学经验,并激发起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个常见的材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老师又提供了哪些支持呢?答案在这里!


*注:案例选编自四会市第四幼儿园 中班 胡芳菲《滑梯有电》)





缘起/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孩子们在户外玩滑梯时经常被“电”到,对此他们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和兴趣:以前滑梯是没有电的,为什么突然间就有电了呢?被这个“电”电到会不会受伤呢?除了滑梯还有什么地方会有电呢……面对这个新奇的事物,孩子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他们的探索发现……




01


 滑梯有电!


在户外活动时间,许多孩子都聚集在滑滑梯处,婷婷第一个爬上滑梯,双手扶在滑梯两侧,嗖的一下滑了下来,突然她大叫起来,“啊,怎么感觉被电了一下?有点痛!”大家顺着声音看向婷婷,只见她头发乱七八糟地向上竖起。



见状孩子们兴奋地跑了过去,有的摸摸婷婷的头发,被头发电了一下;有的争抢着跑上滑滑梯,学着婷婷的姿势从滑梯滑下来,而从滑梯滑下来的幼儿都被电到了,头发也都不同程度的飞了起来,一时间操场里响起了孩子们的尖叫声和讨论声。

“啊!好痛!我也被电到了。”

“我也被电到了,但是我觉得一点都不痛。”

“我不想玩了,我害怕。”


在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被电的感觉时,婷婷疑惑道:“怎么会这样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开始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


“是不是滑梯的电闸没关,漏电了。”

“我知道了,肯定是前天下雨,那个闪电劈到了滑梯上。”

“不对不对,我滑下来的时候毛衣会‘滋滋滋’地响,会不会是我们衣服上的电?”


最终大家也没能讨论出一个结果。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婷婷又开始加入玩滑梯的队伍中。第一次,她尝试一只手扶着滑梯滑下来,此时她扶着滑梯的手被电到了。第二次,她没有扶着滑梯,而是将手放在大腿上滑下来,这一次她的手没有被电到了,但是屁股还是被电到,头发也飞起来了。



第三次,在婷婷排队玩滑梯时,手不小心碰到了排在前面的静涵,两个人都突然叫了起来“啊,你电到我了!”婷婷迅速缩回自己被电的手。此时静涵也扭过头回应她“你身上也有电!你不要碰我!”短暂的小插曲之后,婷婷双手环抱在胸前,然后躺着从滑梯上滑下来,这一次她的屁股和身体都被电到了,头发吸在了滑梯上,发出劈里啪啦的声音。


第四次,婷婷尝试趴在滑梯上往下滑,这一次她的手和肚子被电到,头发也飞了起来,她站起身拍拍毛衣上沾着的小碎屑时,毛衣也发出了劈里啪啦的声音。第五次,她蹲在滑梯上,双手环抱往下滑,这一次,只有头发飞了起来。第六次,她蹲在滑梯上,双手抱住脑袋往下滑,这一次,只有一点点头发飞起来。


通过六次的实验,婷婷终于发现了一些小窍门“你们快来看快来看啊,我成功了!”她大声呼唤着大家,接着快速地跑上滑梯又示范了一次,蹲在滑梯上,双手抱住脑袋往下滑。“哇!这下‘电量’变小了很多诶。”其他孩子一边感叹一边开始模仿。



教师思考


生活中一些偶然的发现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生发精彩游戏的契机。在此次户外游戏中,孩子们惊喜的发现滑梯有电,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滑梯为何会有电?又该如何减少电量?”等问题,为此孩子们展开了大胆的猜想和反复的实验。经过六次的实验,孩子们发现当身体某处与滑梯接触时,都会产生“电”,在玩了滑梯后与他人接触也会电到他人。这些科学结果都是孩子们自发探索获得,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经验,同时也让其获得了成就感,激发其持续探索的热情。




02


 关于电的秘密!


在经过了上次游戏后,孩子们对于滑梯产生的“电”依旧兴趣不减,于是我们就此展开了“有趣的静电”的科学课,孩子们明白了静电的原理,接着他们迫不及待地继续开始了游戏实验。其他材料是不是也会有静电呢?


于是在今天的游戏中,梓彤提议玩滑滑梯时带上摩擦起电的实验工具(尼龙包装绳、梳子、毛衣、塑料棒、碎纸片),孩子们纷纷拿起相应的工具来到滑梯处,只见梓彤一只手握着尼龙包装绳一只手扶着栏杆爬上滑滑梯,在她滑下来那一刻原本耷拉着的尼龙包装绳突然飞了起来。她惊喜地说道:“这个绳子和我们的头发好像呀,都会飞起来诶。”这时婉华也刚好从滑梯上下来,她伸手想要摸一摸尼龙绳,结果婉华一伸手靠近,尼龙绳就自己往婉华的手边移动靠拢。婉华大笑,跳起来说到:“啊,好好玩!你们快来看呀!我的手能让它飞起来。”



婉华的声音引来了更多小朋友的尝试。慧琳拿起一个尼龙包装绳就去玩滑梯,当她滑下来,发现整个尼龙绳都飞了起来,她兴奋地拿着飞起来的尼龙绳转着圈让大家来看。这时梓彤突发奇想拿着梳子用毛衣不停地摩擦之后,将梳子靠近尼龙包装绳,想要测试梳子是不是有静电,结果发现尼龙绳也轻微的向梳子靠近,但是短短几秒之后就垂下去了。



“咦,它怎么飞不起来了?”梓彤疑惑地说道。“是不是电不够了呀,它刚刚飞了一下就掉下去了。”婉华回应道。“那我再去滑滑梯上试一试。”梓彤一边说一边向滑梯走去。


只见梓彤拿着梳子坐上滑滑梯,第一次滑下来后她立马跑过来将梳子靠近尼龙绳,结果尼龙绳还是轻微飘起了几秒钟就垂下去了。见状梓彤并未放弃,而是又拿着梳子连续滑了两次滑梯之后,将梳子靠近尼龙包装绳,这一次尼龙包装绳轻轻飘起靠近梳子但也未能持续几秒。就这样梓彤一直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直至她连续滑了八次滑梯之后,再将梳子靠近尼龙包装绳时,尼龙绳往梳子的方向高高翘起,梓彤和梓渝高兴地拍手尖叫,婉华也在旁恍然大悟道:“原来拿着梳子多滑几次滑滑梯,电会变大呀。”“是呀是呀,尼龙绳和梳子都会有静电哦。”梓彤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在发现了尼龙绳、梳子会产生静电后,孩子们又开始尝试使用其他工具继续探索。志航登上滑滑梯后,右手放在滑梯边沿,左手拿着玻璃棒,从滑梯上快速滑下来,然后用玻璃棒尝试吸附起盘子里的小纸屑,发现小纸屑在盘子里动了动,有的还吸在了玻璃棒上。见状孩子们更加兴奋了,开始四处寻找材料进行实验,他们有的拿起材料区的塑料铲子、有的拿起教室里的毛绒娃娃便登上滑滑梯进行实验,不出意外绝大部分材料都有明显的静电。


正在大家玩的不亦乐乎时,志航突然想去上厕所,在上完厕所后他习惯性地洗了洗手,并且顺势将手上的水往衣服上擦了擦,又用湿答答的手挠了挠头,便又去玩滑梯了。玩了一会儿之后,志航突然发现他玩了几次滑梯,手都没有被电到,头发也没有飞起来了。


于是他将这一现象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难道水有神奇的魔法吗?”志航不解地问道。盛权半信半疑地学着志航用水打湿手,将水往头发、衣服和裤子上擦,果然从滑梯上滑下来静电减少了很多,头发没有竖起来。他俩不禁感叹到:“这也太厉害了吧!”


一旁的芷曦听到了走过来说:“当然啦!我妈妈说现在天气干燥,要多喝水,擦香香,这样皮肤就不会缺水有静电了。”芷曦一脸自豪的回答。大家闻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这样终于不用怕被电到了。知道了这些方法后,孩子们对于静电的探索愈发地深入,除了户外滑梯以外,他们更是将其带入了生活中,偶尔穿脱衣服产生的静电时,孩子们也会认真的和身边人解释,真正的将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生活各处。


教师思考


在发现了孩子对于静电的兴趣后,我及时组织他们开展了静电科学实验课,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而这也激发了孩子们更浓烈地探索兴趣。在户外活动时,他们通过多种材料进行静电实验,进一步感受到了静电的原理和力量,在探索中发现了怎么样摩擦产生静电,怎么才能产生更多的静电,并且在偶然中找到了缓解静电的方法,而这些科学经验在之后的时间也被迁移到了生活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促进了其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为其之后的科学探索打下基础。





基于孩子兴趣开展的游戏,往往才能激发孩子持续且深入的探索,此次游戏是孩子在户外玩滑梯时,无意中发现滑梯有电,继而引发了一系列持续性的探索。在发现滑梯有电后,孩子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不被滑梯电到”,经过多次讨论以及长达八次的实验,孩子们逐渐感知到“摩擦生电”的原理,并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减小电力”。


在真正了解了静电原理后,孩子们出现了更多的游戏玩法,他们从教室里拿来尼龙绳、梳子、毛绒玩具等多样材料,分别去探索他们是否能够产生静电,在了解材料特性的同时,对于静电的科学原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次的游戏中,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坚持不懈的进行实验只为验证一个猜想,他们自发地探索,创造新的玩法,在感知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同伴交往的能力,培养了主动探究、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习。


孩子是游戏的主体,而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在孩子们发现了滑梯有电时,有的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很强,认为带电的东西是很危险的,要保证安全,所以不能玩滑梯了,有的孩子则是认为该游戏非常好玩,想要继续探索。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随意介入,只是作为观察者、倾听者,允许孩子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辩论,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探索,而随着孩子们探索的持续,他们开始思考滑梯为什么有电,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滑梯上的电,孩子们逐渐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进来,开始享受游戏。而到了游戏后期,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逐渐浓厚,为了促进他们游戏的深入,我组织孩子开展探索静电的科学活动,而者也成为了他们开展新游戏的契机,后期他们对于诸多材料展开了探索,并且还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了减少静电的方法。所以,把握介入的契机,最大程度给到孩子游戏自由,这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


此次滑梯有电游戏故事并不是结点,而是一个起点。接下来我将会利用回顾环节将此次游戏中遗留的问题抛给孩子,群策群力,倾听孩子最真实的声音,从中分析他们的游戏需求以及在下阶段游戏中可能需要的材料。滑梯有电的原理孩子已经明白了,但是后续的摩擦生电的活动并没有停止,游戏还会持续延伸下去……


更多精彩案例就在建构篇——《看!我搭的 !》和自然篇——《叶子上有洞!》两本获奖案例集中!




读懂儿童新书推荐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特别说明:本文所有图片未经读懂儿童授权严禁盗用,违者必究。)

✦ 温馨提示:更多高质量的获奖案例,老师们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图片 | 四会市第四幼儿园

   改编 | 李芸芸

审核 | 小白



读懂儿童
幼教有问题,就来读懂儿童
 最新文章